关于读书,我的口号是:NO Document NO Read.
这句话是从no document no do改编来的,原意是我们在审计过程中,如果不做记录,就相当于没做工作。访谈是没有用的,你自己知道是没有用的,你要让看底稿的人也知道你做了哪些工作。
在开始正文之前先讲个最近发生的小故事,反面说明一下no document no do.
客户A最近要发债,由于监管趋严,其承销商B出于完善内部流程考虑,希望能对我们会计师就A的财务状况进行访谈并让我们对访谈记录签字留痕,作为他们的底稿。B的项目负责人将访谈记录发给我询问我的意见,我看了访谈记录,发现很多问题已超出我们会计师发表意见的范围,于是我跟对方沟通将问题限定在我们的范围之内,对方同意了。但是另外一个问题来了:按照公司规定,如果我们参加第三方的访谈,必须拿到A的授权,并且需要B签相关豁免函。授权拿了,豁免函签了之后,问题又来了:在访谈记录上签字,我们没有先例。我相信任何会计师和律师对签字这件事都比较敏感,首先你要对你的签字负责,再然后你也不知道这一签后面会给你带来多少事。于是我咨询了我们合伙人,合伙人又咨询了technical,最后结果是不能签。document=do.会计师也算是最懂得保护自己的行业之一了。
言归正传,前面我们说到读书笔记和读书就像咖啡伴侣和咖啡一样不可分离,那么怎样做好读书笔记呢?《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从“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五个方面阐述了应该怎样做读书笔记。其中选书和购书阶段的读书笔记,就我个人而言,觉得用处不是很大。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我们有多种渠道选书、购书。比如从手里读的书中选书,我读的写作方面的书籍(《成为作家》《文心》《写作者回事》等)都是《从零开始学写作》这本书中提到的,所以我们能从一本好书中发现很多好书可能。我们还可以从豆瓣、亚马逊等多个渠道找到相关书籍,这些网站都会自动识别你最近的读书类别,然后推荐相关的书籍给你。(“看你的首页推荐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这话一点不假,哈哈哈哈)所以,我们重点介绍后面三个阶段的读书笔记记录方法。
一、抛弃你以前错误的读书思维
首先,改变你的读书思维。我们大部分人读书都是以消遣为目的,读完一本书之后,别人再问你书中讲了什么,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哪里,你支支吾吾什么也说不出来。这就要求我们从翻开第一页开始就要带着目的。“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时,思想输入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我们读书,重要的不是读什么书,而是读完之后是否能将书中内容内化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你可以在读书之前问自己以下问题:
1、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我是否有相关的经历与经验
2、通过读这本书,我收获了什么,能与别人分享什么
3、读完这本书,我将怎样将书中内容用到日常生活中
带着这些问题,还有什么书中内容是你内化不了的呢?
二、读书步骤的正确打开方式
现在回想下我们之前是怎么读书的?一本书,打开从头至尾读完一遍了事,最多可能划划重点记记笔记,然后就将笔记连着书一同放回书架上吃灰。偶尔有一天想起来,觉得是个盖泡面的绝佳好物。而这本书告诉我们,读书应该分三步:通读——重读——标记。
①通读:一边阅读,一边把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
②重读:读完一遍之后再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仍然觉得好,就把那一页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③标记:再重新读一遍折起上下两角的几页,如果第三次阅读后仍然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
接下来,再读一遍③中的内容,把最后还是无法舍弃的内容抄在读书笔记上就可以了。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样比较浪费时间,有这个时间可能两三本书都读完了。但是我们在前面就说过,读书重要的不是你读了几本,读了什么书,而是你有没有将书中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并为自己所用。你读三本书吸收到的内容可能都不及你做一本好书的笔记收获的多。
三、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葱鲔(wei,第三声)火锅式”指的是在记读书笔记的时候摘抄和评论要并存,就像这道菜中鱼肉和大葱的关系一样。按照我的理解其实就是咖啡伴侣和咖啡的关系。干嘛起这么拗口的名字,讲真第二个字我不查百度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读。
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摘抄)
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评论)
作者建议我们在摘抄的时候每次换行都要留一行空白,而每个段落之间留两行空白,便于日后重读、插入文字和更正修改。为了方便我们辨识出哪些是摘抄,哪些是评论,我们可以用不同的符号代替。比如O代表摘抄,☆代表评论。我在读这本书时就充分实践了这个方法,下面是我读书笔记里的一段记录:
O 好主意不会凭空出现。
☆ 与斯蒂芬的观点一致。斯蒂芬在《写作这回事》里谈到,“缪斯确实存在,但他绝不会飘到你的书房,然后把创作的仙尘洒满你的打字机或是电脑。他住在地下,是个地下室住客。你得降到他的位置,以后还得给他装修出个房间居住。你必须亲自完成这些苦差事。”我们不能等好主意出现,而要在好主意出现的时候我们能做好准备迎接它。
四、重读笔记、积极输出,提升自我
我们在做完读书笔记之后一定不要将它束之高阁,放在角落吃灰。要时常拿出来品读和回味,这不仅有利于你在书写的时候信手拈来,而且过了一段时间重读,你可能又会有不同的体会,因为你的经历相较以前又丰富了。而且,一本好书,就算再好,你可能也不太愿意再花精力重新读一遍,这个时候读书笔记的价值就体现了,你只需重读一遍读书笔记即可知道书中的思想精华。
“为了激发创意,可以找过去的读书笔记重读一遍,或是浏览自己的书架盘点、比较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这些途径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将同类型书的读书笔记放在一起,你可能会创造出一篇各种思想碰撞下的精彩文章。“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在重读中,将思想精华内化,形成自己独有的知识体系。
读书是与感兴趣的书对话,是上班路上的自我充实,是每次去书店时的期待,是睡前温馨的陪伴。也就是说,在爱书之人的眼里,读书就是生活的全部。
为了将书中知识内化己用,现在就打开你的读书笔记本吧!因为我们的口号是:NO Document NO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