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张先生在家里的阳台上泡茶、喝茶、闲聊。
他说,刷到某一个朋友的视频(我的朋友)感觉挺丧的。我说,他的视频绝大多数都是很丧的,不明白为什么要那么丧呢?在别人眼里,他的日子还是令人羡慕的。张先生说,一个人发比较丧的朋友圈,大都是发给某一个关注他的人看的。就像孩子,哭,也是哭给一个人,想得到一个人的关注才哭。
可能他的话也是有些道理的吧!难道某些成年人的精神需求,还停留在婴儿时期?
如果丧给一个人看,或者哭给一个人看,大概是年轻人干的事儿吧,也大概是心智年轻的人干的吧,或者是没有深刻思考的人干的吧,然后求的某人的关注。因为这些人的精神还处在外求的层面,还没关注到自己内在真正的需求。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遇人便讲自己的难处,倒不是自己境界有多高,而是很早就明白,你再难,别人不会给你一分,也不会因为同情你,给你额外的回报。反倒,不幸越讲越不幸。
不幸不顺的事情只发生了一次,而你每讲一次,这件事在你的精神世界里又重复发生一次,且精神世界里的灾难要比现实世界里更残酷。因为,精神世界里添加了你的想象。所以,我们说,学会说话只需要两年,而学会闭嘴则需要半生,有人一辈子也没学会闭嘴。
总结一句话:多看点儿书,多挣点儿钱,少想点没用的,好起来的从来不是生活,而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