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拼命维护女儿,王老太太最终为何答应送康姨母入慎戒司
慎戒司是什么地方?其实,就是一座监狱,一旦被送进了那里,女人就等于被判了无期徒刑,还是强制性的,除非皇帝开口赦免,否则再也出不来了。
在那里,需要服一辈子的苦役,一年只能见亲属两次,死了之后,尸首才会被抬出来,交给家人安葬。
慎戒司受内务府所领,原只用来处罚看管皇亲国戚的女眷,后来业务扩大,那些权贵人家中犯了大过错的女子,虽罪不至死,却再不能叫现身人前,便统统送去此处。慎戒司可不比寻常流放女眷的庵堂,一旦进去,非有皇命,终身不得再出来。
那里便如一个活死人墓,位于皇城一处极偏僻荒凉的角落,不论外头曾闹出多大丑闻风浪,所有是非都随着人一道进去,就此掩埋无形,再无可探听。
服一辈子的苦役,舂米,浣衣,劈柴,吃的都是粗茶馊饭,还要被女官打骂,再也见不到天日,听起来就让人觉得生不如死,然而,这样的结局不比剧版里顾廷烨一刀刺死康姨母要更为痛快一些?
在原著里,康姨母根本没有继续作妖的可能,由于毒害盛老太太一事,盛长柏坚持要把康姨母关入慎戒司,彻底断了康姨母出来为非作歹的可能性。
以盛家王家康家的力量,还没资格把康姨母送入慎戒司,需要宁远侯府出面,而把人关入慎戒司,有个要求,那就是等婆家娘家全部同意。
康姨母,可是王老太太的心头肉,王老太太一直护着康姨母,包庇着她,舍不得让女儿受半分罪,她作为王家的一把手,她若是不同意,盛长柏就不可能把康姨母关入慎戒司。
那么,拼命维护女儿,王老太太最终为何答应送康姨母入慎戒司?只因王老太太不得不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康姨母这次捅的篓子太大了,已经到了王老太太再也庇护不了的地步,若是王老太太一意孤行,强行庇护康姨母,只会害了更多的人,造成更加恶劣的后果。
牺牲康姨母一个,保全王家、盛家和康家所有人,已经算是最好的结局了。
01.康姨母毒害盛老太太,已经得罪死了盛明兰这个宁远侯夫人;
在盛家、康家和王家这些女眷里,论地位和权势,的确是盛明兰最高。
顾廷烨成为宁远侯后,盛明兰已经是正一品诰命夫人了,加上顾廷烨是皇帝面前炙手可热的重臣,而王家的王舅父只是个普通官员,还不是京官,连皇帝都见不到,跟顾廷烨和盛明兰根本无法比。
更何况,这件事情本来就是盛家占理,是王家犯的错更大一些。
康姨母作为王家的嫡长女,是毒害盛老太太的主谋,而王家的另一个女儿王氏听信姐姐的教唆,对婆母起了不孝之心,在婆母的点心里动手脚,也犯了大错,两个女儿搅和了进去,事情一旦闹大了,王家的名声也就完了,王家的子孙必然受到牵连。
明兰是出嫁女,受影响最小;盛家是受害者,受影响次之,但因王氏的缘故,自己免不了一个‘糊涂失察’的罪名,要受人指摘嘲笑;康家大些,但难保康连襟不会断尾求生,一纸休书解决了康王氏。
谋害亲长,是何等重罪,王家两个女儿都牵涉其中,一个是糊涂执行,另一个更是主谋策划,居心恶毒,从此以后王家父子的官声会怎样?说不得,连王老太爷供奉在奉贤殿名臣祠里的牌位都会被撤下。李阁老不就是因儿孙不肖,过世二十年后被撤了牌位么。
王老太太自然知道其中利害,为了保住康姨母,逼盛明兰退让,拿王氏的子女说事情。王氏的儿子盛长柏和盛华兰对盛明兰都挺好的,很疼爱这个妹妹,一旦王氏要是被定了罪,盛长柏的前途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盛华兰在婆家的日子将更不好过。
王老太太试图拿王氏的子女要挟盛明兰,让她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放过康姨母一马,盛明兰怎么可能答应?
王老夫人顺着盛紘的视线看过去,知道此时关节在明兰身上,便装出一脸慈爱道:“好孩子,我知道你孝顺,想为祖母要个说法。可你太太到底抚育你十几年,你忍心见她不得好死?还有你大哥哥大姐姐,骨肉血亲,你执意要将事情闹大,又叫他们如何自处?”
不过,还没等到盛明兰跟他们撕破脸皮的时候,盛长柏回来了,外孙回来了,王老太太反而更处于下风,只因盛长柏是一个大义凛然、公正严明的人。
02.盛长柏要是出了事情,盛家绝不罢休,只会鱼死网破。
盛长柏来了之后,先说了亲娘王氏的罪行,摆明了不会一个盲目护短的人。
当王老太太质问盛长柏就不担心自己亲妈犯了罪影响自己的前程的时候,他一句“自然不能。在路上我已草拟了一份辞呈,预备述职之日便递上去”,不仅惊呆了王家,更是让盛紘再也坐不住了。
盛长柏,是盛家的嫡长子,是盛家的希望,而且,他也的确不辜负父母的期望,第一次参加科考就中了榜,之后仕途顺风顺水,政绩斐然,前途无量,眼看着盛家就要在他的手里彻底振兴了,康姨母干了坏事,却要毁了他的未来,毁了盛家的希望,盛紘焉能坐得住?
盛紘此人,是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在他的眼里,感情也好,亲情也罢,王氏这个妻子、盛老太太这个嫡母,都比不上盛家的前途重要,因此,盛长柏这句话实际上掐准了盛紘的软肋。
想他这辈子本份为官,诚恳为人,内宅基本摆平,儿女大多出色,既不盘剥压榨百姓,也不参与党争夺嫡,更不轻易得罪一人,这么谨慎了几十年,好容易混到今天,眼看盛氏兴旺可期,却出了这么档子事,要毁了最器重的长子仕途,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盛紘出面了,拿康王氏干的其他坏事和王舅父的前途说事,明确告诉王老太太,要是康姨妈不为此付出代价,大不了鱼死网破,盛家王家一起玩完。
盛长柏要求把康姨母送入慎戒司的时候,也告诉了王老太太一个道理,那就是倘不将烂果子丢弃,那些剩余完好的,也保不住。
王舅父为了给康姨妈收拾烂摊子,严重影响到了仕途,作为王老太师的儿子,官职还没有盛紘高。
康姨母的女儿给王老太太的孙子做妻子,不仅飞扬跋扈,不尊重婆母,而且一直没有生儿育女,影响到了王家的香火。
“这些年来,舅舅不断替姨母收拾烂摊子。不论外祖母如可苦心教导,姨母依旧我行我素,刻薄庶出儿女,虐待妾室通房,在内宅动辄打骂动刑,草菅人命……这回已不是姨母头回下毒了罢!”长柏看向王舅父,“为着替姨母善后,舅舅多少次豁出脸面去求人,走路子,使银子,做了多少不该之事,依舅舅资历,早该调任京官,可这十几年始终在外任打转。”
“不单舅父,还有佑表弟。元儿表妹之事,我也听说了。”长柏更进一步,“虽说我大堂嫂文氏也是数年才得娠,可也因有旁的子息。而外祖父一脉单传,拖耗至今,外祖母已十分对得住姨母了。”
最终,王老太太不得不妥协了,不得不放弃已经无药可救的康姨母,以求保全更多的人。
美国人泰曼·约翰逊认为:“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养不教父之过,作为父母,不舍得严格管教儿女,等到儿女大了,闯了滔天大祸,社会替你教育的时候,就不会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了,那个时候,哪怕你牺牲自己的生命,也救不了犯了大错需要为此付出代价的儿女。
与其溺爱儿女导致儿女不辨是非,走上绝路,还不如从一开始就好好管教。
END.
今日话题:你对王老太太这个角色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