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曾国藩我想都不会陌生,晚清著名的名臣之一而且还是平定太平天国最重要的功臣,他的功劳有多大呢,以他的功劳本来可以得到王爷这个爵位的,可是在吴三桂造反之后就不敢轻易的给汉人王爷做,就算是这样也给了一个一等毅勇侯,就是侯爵当中的一等爵。
这么一个人都会想一定从小就特别牛吧,可是恰恰相反曾国藩是一个特别笨的人,在他小时候是真笨。刚才我们讲他28岁考取进士,但是他考取秀才,23岁才考取,前后考了七次才考取。而且他老爹也笨,他老爹叫曾麟书,一辈子到43岁的时候才考取秀才,考了十七次,还不如他儿子呢。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笨人,到最后位极人臣的地步到底是依靠着什么做到的?
对于曾国藩在我看来他的一生就是做减法的一生,他不是在资源和能力上做减法,而是在在他的视野和目标上做减法。
他生下来就浑身长癣,这种病一旦发作,有点生不如死的味道,挠出来浑身都在淌血,但关键是有的地方你挠不着。每当难受的时候,他就蹲在那个装着盐水的水缸里头,用那个盐水蜇它,免得去挠了。基督教神学里头有一个分支学科叫疾病神学,说一个人的成圣之路往往是跟一种疾病相关的。
这个病让他远离了一些,对于普通人很难远离的东西。
1.不能喝酒
2.作为一个湖南人,却不能吃辣的,只能吃一些清淡的食物。
3.不进女色,就他那如蟒蛇一般的身体,被女生看见可能会转身跑掉。他官越做越大,但是应酬越来越少,应酬要出去就是要喝酒,就是要各种花天酒地,他是没办法去接触的。所以他的日程是非常简单的,也是非常固定的,日记一天不落。
这样的一个人却能每天写日记,而且每次他写完以后重新写一遍存档,最后才会让我们看到他的家书是如此的完整,可是无论是谁都不会有这么多时间去用于日记和家书,这就是天生
带给他的一次减法,让他只做一件事然后做好它。
在曾国藩青年时期他就是一个正宗的儒生,儒生在当时是怎么样的一套教育,只要在上者仁义,感化下面的人;下面的人每一个人各守自己的本分,比如说文官你就要死谏,武将你就要死战,那这个世界就会变成朗朗乾坤。
可是对于这个世界来说这种扭曲的观点,几乎不可能在这世界上生存,可就偏偏曾国藩只相信这一套处事方式,而且要求家人如此要求官僚如此要求皇帝还是这样的一套方式。
这样的一个曾国藩可想而知官场注定混不好,就比如咸丰皇帝上台以后,按照惯例让文武百官说说他的缺点,一般来说都是随便提一下皇帝不要太辛苦了,这样的客套话。可是曾国藩直接一封奏折,写了皇帝三个毛病。
第一说他是小事精明,大事糊涂。你说任何有一个智商的自尊心的人,他受不了这么评价吧,对吧?紧接着第二条,说他徒尚文饰,就是你只喜欢搞那个表面上那一套。第三条,说他刚愎自用,出尔反尔。
这样一说结果咸丰皇帝当场就想命人杀掉曾国藩,结果周边人就给拦住了,说你看求直言也是你老人家自己说的,你这个时候再杀人,就不好了嘛,拼死给拦住。所以这曾国藩算是捡了一条命。
可是在我看来这也是在做减法,用儒家思想贯穿始终,肯定会避免行动力的缺失,而且做事明确有预期,可是最大的错误在于这套方法只是理论,可是曾国藩没有思考具体实施的可行性,仓促的放窄视野和减少目标,直接导致正值青年的曾国藩闯的头破血流。
可是这个出现转机,因为父亲的去世他只有回家丁忧守制,在外官场不待见他,在家却是老大,一旦心情不舒服经常就骂,而且脾气经常就发作。那个时候也没办法,对吧,封建大家族,父亲、母亲都不在了,他是大哥,长兄如父嘛,说什么是什么,在家里耍威风,别人也拿他没招。
后来他几个弟兄,什么曾国荃、曾国华、曾国葆,就找个借口都跑了,就剩一堆弟媳妇在家,继续欺负弟媳妇。你能够想象吗,一个大哥在家欺负弟媳妇玩,那个心态确实已经很不好。
可是就在这两年间曾国藩又一次做减法,这一次经过思考用过往的头破血流,总结出一个道理,但是看结果不看过程,不评判别人的错与对,把自己放到最低的位置上去与人相处,这样的减法一做,立即整个人就变柔顺,变成好相处的典型。
有个例子说明他的减法做到什么地步,当他重新出山当官的时候,给所有他将来要打交道的,从督抚大员,一直到各地的那些武将,武将没地位的,写信,叫惠乞指针,什么意思?就是你指导指导我,我这次该怎么办。你看,这身板一下子就放下来了。
他第一站到的是湖南的省城长沙,然后就拜会大小所有的官员。
而且在打下太平天国时,其实恭亲王政府一直是指着一笔钱的,因为大家都听说,说这个洪秀全在南京城里,就是天京,积攒了金银如山,只要把天京打下来,这笔钱就有了,用于办各种善后的重建。
可是上报上来说没有一分钱,这时候就让曾国藩查,说钱哪儿去了。曾国藩当时就主张,说不要查,说我们的士兵整点钱不容易,由他去吧,与政体人心有妨碍,这种事,何必非得追缴这笔钱呢?他就过去了。
这就是一个人的转变,从别人给予的简单到自己思考的简单,这里面有多大区别,我们都说要做减法,可是我们真的会做减法吗?
难道就是听到别人的想法好就去照做,那不是变成东效西颦,只能学到一个表象,只有经过思考经过社会检验,结合自身找到适合自己的减法,要减去什么是门艺术,多多思考多多提取意见,留下对他人无妨害,对自己有利,这样才是作对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