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摆在那里,胜过千言万语。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东西。
相对指标更萌彰显业绩。
精英探索未知,长远打算,拥抱改变,跟各个阶层都有交往,爱学习,爱讨论想法,普通人恐惧未知,缺乏自控,拒绝改变,只跟本阶层交往,爱娱乐,爱讨论人和东西。
成功是成功之母。
没事编程玩,等于锻炼身体,何必花大量时间练琴。
精英的最高境界是没有情绪。
参加比赛就是为了赢。还要赢得漂亮。
星巴克的ceo说,对卖咖啡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给人一个停留的地方。卖鞋的说,对卖鞋不感兴趣,对提供最好的服务感兴趣。
跟人增加亲近感的小技术,眼神交流,肢体触碰,暴露自己的一个小弱点,或者找情感话题。克林顿竞选时说爸爸酗酒弟弟吸毒,支持率明显上升。
读书笔记要经常看,原书可以不看。
有活动最好安排在自己的主场,早点到,先买单获得主动权。
40万拍电影1000万做广告,这就是宣传。按这个尺度花钱。
真正的休息是放松一下伸个懒腰,聊个天
没有激情的承诺,是责任;没有承诺的激情,是冲动;没有行动的思考,是空想;没有思考的行动,是蛮干。
“享受”了随机性的第三组平均成绩是18分,轮换着练习的第二组14分,而连续按同一个动作猛练的第一组只得了12分。
不但学习内容应该随机安排,学习的地点,学习时候的环境,最好也能随机化。
自我实现的预言,首先应该从体验入手,如果没有体验,仅仅树立一个目标,可能意义就不大了,甚至会适得其反。因为如果如果只有意识上树立了这个目标,而潜意识上却是自卑的,那样就只会感觉到巨大的压力,不会有正向的结果。体验,要给自己制造机会,体验那些积极的预言,可以通过回忆,体验当时的感觉,比如要经历一场考试,可以冥想曾经成功的画面,你曾经达到的高度,就是你能达到的高度。 过去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验怎么办?那也没关系,你还可以去接近那些有类似体验的人,在他们身上学习。你想要什么人生,就去和什么样的人接触,他们的体验会很容易地感染到你。这是扩大自己体验的一个重要方式。
恢复。
无知的人总是薄情的,无知的本质就是薄情。
作为人,何为正确?
所有的人脉都是建立在你自身的价值之上,都源自于你自身的价值输出。人脉是你能帮到的那些人,而不是那些能帮到你的人。持续的给予价值,是更新、积累人脉的唯一方法。
美国最赚钱的银行,我们只做可持续的事。一致,可预测,可重复。不孤注一掷,不冒过多的风险,不会做只在短期内有意义的事
把我宝贵的“注意力”,时刻盯住我的“成长”,提高我的认知能力。
出租司机等下雨
执行力
双赢
做有用之人
把注意力放在成长率上
养孩子最重要的是保护他的好奇心求知欲
持续地试图别变成蠢货
站在风口,猪都能飞
不是说说而已
控制情绪要转移注意力
情绪稳定比能力强弱重要多了
战术往往是单次博弈,战略往往是多次博弈。
必胜非勇,可胜可不胜才是真勇
给自己留空间,还是给自己刨坑
不容易感知到的机会,才是最重要的机会
有的人想赢得争论,有的人想赢,他们不是同一个人
做对了99件事,做错了一件事,就可能陷入到全部的失败中
一周总结:这周讲的是需求三定理。
需求第一定理:需求用需求曲线反映,需求曲线一定倾斜向下,表明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比,当除价格以外的其他改变时,需求曲线会发生移动。
延伸:没有绝对的需求者,也没有永远的供应者,就在于值不值得去供应,在于你对价格动不动心。
需求第二定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需求弹性会变得越来越大,也就是选择或应对办法越来越多。没有永远的必需品,也没有永远的奢侈品,就在于值不值得去找替代品。
延伸:税负、意外的分担,这些买卖双方共同分担的,不同的是双方所占的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掌握资源优势者,会想办法应对,降低分担比例。
需求第三定理:好东西运到远方。当远方因为大额附加费的存在,好东西的实际价格与普通商品的价格相差无几。这里的好东西和普通商品指的是来自同一地方。
本周小结
1.没有绝对的需求者,也没有绝对的供应者,关键在价格;
2.没有永远的奢侈品,也没有永远的必需品,还得看弹性;
3.没有唯一的受益者、受害者,税负、效益层层分摊;
4.好东西到远方去,新疆卖到外地的是好瓜而不是烂瓜。
德国社会学家卢曼说,信任起源于重逢,没有重逢就没有信任
为了纠正主观偏差,你应该更好地对待别人,比你预期他人对待你的还要好上百分之20。 鲍林
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说:把顾客的神圣不满作为指明方向的北极星,“我们的职责是提供卓越的顾客体验,这是全世界人人渴望的东西”。
纽约时报》专栏作者纪思道说:驯服我们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书籍。《汤姆叔叔的小屋》是废奴运动兴起的原因之一,《黑美人》帮助我们改变了对待动物的方式。2017年,在世界一片混乱的情况下,我想说,我们不仅需要无人机,也需要大鸟、诗歌和哲学。
你以为管理方案是啥?管理方案不是写在纸上的PPT,管理方案的最终目的,是要优化这家企业内部人和人之间的合作状态。我们的介入和工作,就是把他们的意见要出来,整合起来,让每个人觉得自己都有贡献,都觉得是自己的主意,还乐意去执行,这不就是最好的结果吗?
他甚至说,不要简单批判,你一定要相信那些行业领头人。他们拿到的信息肯定比你多,处理信息的能力比你强,他们的认知不是现阶段的你所能赶得上的。即使不理解,也先执行,在执行中理解;要盲目坚信,立即行动,在行动中形成认知;不要怕死,早死早超生。不行动,是最糟糕的,行动才有可能证伪,坐而论道,没有任何意义。
是构建一种协作的秩序,重点是秩序。上下班打卡,是管理你的时间秩序,工作有KPI,是为了管理大家的目标秩序,等等。但是傅盛说,这个时代,管理不是执行管理,也不是组织结构管理,而是你比别人更理解一件事情。
管理的本质是一种认知管理。
傅盛还有一个洞察也很有意思。
他说,腾讯这些年发展得这么好,股价这么猛涨是为啥?
大家知道,是因为腾讯采取了开放策略,那开放挣到了什么呢?不是人家的钱和业务,而是别人的认知。
你想,原来腾讯不开放,什么都自己做,结果就是腾讯在每个领域都不得不与当时各个领域最先进的认知去竞争,所以非常困难。后来腾讯开放了自己的生态,投资了一大批公司,结果是啥?是他做什么业务,都不是跟自己公司里的产品经理去聊,而是和这个行业里有顶尖认知的高手去聊。
比如,马化腾会跟刘强东聊电商,跟王小川聊搜索,跟猎豹的傅盛聊国际化,结果如何呢?
结果腾讯市值从300亿美金涨到了今天的2000多亿美金。
所以,腾讯用这种开放的生态策略,本质拿到的不是投资挣来的钱,而是投资挣来的认知。对腾讯这样的笨重的大公司都有效的策略,对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当然就更有用了。
富兰克林在学校的教育还不足以让他写出完整的句子,但他通过刻苦练习,成了一名出色的作家。
他在16岁的时候。通过模仿英国期刊《旁观者》上的文章练习写作。
他先是把文章的大意记下来,然后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再把自己写的和原文对比,找出差距;他把杂志上的散文改写成诗歌,再把诗歌改写成散文,以此提高自己的词汇量,锤炼遣词造句的能力;他还会把原文打乱,尝试重新组织文章的结构,然后再和原文对比,看看自己的思路是否足够清晰。
很遗憾,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捷径的。你们要走窄门,不要走宽门。因为“引到死亡 ,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我推荐过《硬球》一书。这本书中提到,要是让别人支持你,就不要给人恩惠,而是让他们来帮助你。
你可以帮忙把一个选民的女儿送进名牌大学,但他很快就会把这件事忘记。他只记得自己还有一个女儿,你没有帮忙。但是,如果这个选民花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支持你竞选,他就会支持你到底,因为他在你身上投入了那么多。
就像马基雅维利所说的,伟大的事业就像伟大的战争,只要作出了牺牲,就需要进一步作出牺牲。
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说:对一个人的未来最具决定意义的是一个人的出生,其次是运气,个人努力相比之下是最不重要的。极为正确:一个落后土族部落成长的孩子能成为中产阶级的概率,绝对不会和一个发达国家的大法官之子差不多。有个比喻话糙理不糙:一个被栓上的狗,它的活动范围是由栓它的绳子决定的。
绝境当中,一个人真正拥有的核心武器,根本不是资源,而是认知。所以,成长就是认知升级的过程
最坏的结果跟你内心的恐惧,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恐惧往往比事实严重得多。我们恐惧的往往就是恐惧本身,不敢面对所谓失败。其实绝大部分失败是没有什么严重后果的。
有些人能从不拒绝的过程中感受到控制感。不拒绝他人的请求,实际上是为了获得对他人的控制。
此时的不拒绝,源于个体内心对控制的渴望,这实际上是一种以退为进的主动。
我们想要成为怎样的公司?”答案建立在三条原则上:第一,人在能自己控制自己的生活时最幸福;第二,人能“思考、充满活力、发挥创意、表达关怀”;第三,最好的人类组织应该像志愿团体,没有外人管理,而是由参与者相互协调管理。“晨星西红柿”
对领导者而言,工作关键不是吓唬人,而是向下属提供帮助,真正解决问题。如果下属做事情是出于害怕,那就很难或者不可能真正推动创新。
Facebook 副总裁 Julie Zhou 从25岁就开始管理产品设计团队,她也分享了自己七年来学到的四个管理经验:第一,吸纳不同领域的人才,打造多元团队,她说:“真正成功的管理者必然拥有一个强大的团队。主管要广纳不同领域的人才,打造一个多元的环境,并能从每个员工身上学习自己不足的知识。”第二,告诉员工“为何做”比“如何做”重要。Julie 举了一个例子说明:假如你被指派去提升网站20%的加载速度,你会废寝忘食地完成它吗?相信多数人不会。但如果管理者说,“完成它后,全球5亿用户都能因此少花5秒钟等待”,是否让你更愿意去做呢?第三,发现了不适合的员工,请他离开才是最好的办法,管理者应该花更多时间在对公司有贡献的人身上。第四,别害怕决策没办法让所有人满意,太多的顾虑只会拖延进度,甚至被贴上烂好人的标签。
只有自由的意愿才能激发每个人的潜能。由专家设计你的人生是一件荒唐的时。所以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是给每一个人充分的自由。
里根
心理学家克莱格·奈特发现,在隔间里放至少一张照片,或者一个盆栽的员工,工作效率会比其他员工高15%。那些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装扮工作空间的员工,比那些在枯燥乏味的空间里工作的员工效率也更高。
梅耶说,他发现控制电影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发奖,如果他给这些电影人奖杯和奖项,这些人就会拼死制作出他想要的东西。
银行只贷款给有钱人,真正的爱情也只会降临在不缺爱的人身上,这是一个悲伤的事实。
从术到道再进入势,这背后的设计,就是为了帮助大家在商业的系统世界里,不断提升自己的高度和见识。从留言里看得出,有同学喜欢术、有人喜欢道、有人喜欢势。要成为一个成功的CEO,取势、明道、优术,这几个方面都要全面发展,不能偏废
TED演讲有个很强硬的规定,就是演讲不能超过18分钟,无论你是500强CEO,世界首富,还是有故事的医生,都是平等的18分钟。
用户想要的东西,很多时候只是说说而已,它是为了满足用户对另一个自我的想象;用户需要的东西,才是他/她真正愿意为之付钱的,它是用户真实自我的刚需。
在自己实际去学习,并学好(实际上学海无涯)英语之后,发现了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这么说是因为,这样显而易见的道理被许多人忽视,甚至鄙视。就是,只要你想,你就可以说一口地道的英语,像英语国家的人一样英语
手艺,
湖畔大学曾鸣说,什么是企业的战略,包含三个部分,一是科学的部分,有规律,二是艺术的部分,有创造,三是有手艺。企业家要有目标,找到具体的路径,天天做,重复做。手艺是什么,就是反复做,天天做,然后从中积累出来的认知,只有功夫到了才有。无法言传。用武志红的话说叫穿过身体的知识。
而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就因为他们先做后想。
用钱投票,让我想起罗胖问过薛兆丰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的想法千奇百怪,可是行动往往非常一致。”因为说话不用负责啊,行动是要付出代价的。
任何来自外界的支持,都不会因为你可怜,你哀求,你口头表达决心。
只有当你做了该做的事,而且是为了最坏的结果在做事,你的决心才会被看到,外界的支持,才会到来。
在平时的商业合作中,我就经常跟同事讲,你不要抱怨合作伙伴对合作的事不认真。真正的原因可能是,我们也不是太认真。
我们越认真,做好自己那份事情,对方才可能认真。
通过让自己变得更好,才能让自己的环境变得更好。这就是半个多世纪前的“奥兰海战”,给我们今天的启发。
说潮汕人做生意,都是自己拿二对方拿八,但是最终潮汕人却出了很多生意大家
双赢策略是做生意的标准。一直以来,李嘉诚总是说,他跟别人合作,就算能拿五成,也只拿三成,这就是最真诚的双赢。这样,每个人都愿意跟李嘉诚合作绝对不会吃亏。想一想,如果一直靠这种双赢策略,生意将生生不息。最后生意将越做越大。
如果我的企业正在垂死挣扎,但此时碰到一个大单,签下就能让企业起死回生,而对客户却没有价值,我是否还能遵循内心的善意和价值观?说到这想起查理芒格的故事和大家分享,有个老板想把自己的公司卖个查理,报价13亿美金,而查理经过一番调查后发现该公司值20亿,于是他告诉这个老板说你的公司值20亿,并坚持以20亿的价格成交!这就是查理芒
今天的课程让我深刻理解了我妈打小对我灌输的理念:一个是信誉第一,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影响自己的信誉,说到做到。一个是吃亏是福,因为没有付出,永远得不到回报,不要在意眼前的一得一失。
香港首富李先生的经商特点,其中有条让人印象深刻: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只拿六分。
我在读大学时曾问一位法学教授:中国的诉讼制度一般是二审终审制,可是如果终审之后,当事人觉得还有冤情怎么办呢?古时候的人还能够到京城找皇帝告御状,现代的人难道只能冤沉海底了吗?
他的回答有三点,我今天印象还很深。
第一,那确实就没有办法了。法律上所有的救济手段都用尽了,这就是所有当事人必须接受的结果,这就是人类社会实现正义的努力的尽头;
第二,实现正义,在某种意义上,和做买卖一样,整个社会要考虑成本和收益。不可能为了个别的正义,无止境地支付社会成本;
第三,你们这一代学生,小半辈子的时间都在考试,你们的世界中往往只有“是非对错”这一个维度。而事实上,整体的社会福祉,比具体的对错还重要得多。
能超越对错,是你进入社会的第一把钥匙。
梭罗曾经写道,在每一千个试图砍断魔鬼之叶的人手里,只有一个人能砍在它的根部。
写文章,是为了给读者提供有用的内容,而不是自说自话、拼凑数量。学英语,关键是“用”,不要高估短期的效果,也不要低估长期的效果。“笃信”很重要,自己将信将疑,就不会沉浸其中,效率也高不到哪儿去。
“主动积极”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
"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
“知彼解已”的沟通,“综合综效”的合作;
“不断更新”的创造。
我相信,会走向成功人生的彼岸。
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
很喜欢这句话: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严格要求自己,尽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到极致。就像罗胖所说,要劫就劫黄纲,要嫖就嫖娘娘。不断让自己变得优秀,养成一种习惯,也就内化为了一种本能。
瞬間茅塞頓開,原來所謂的人脈是這一回事啊!
想想在公事上認識的好友,之所以無法深交,我想我知道答案了,因為我是帶著「索取」這個想法去交朋友的。在還沒「給予」之前,我先想了該如何「索取」。
感謝劉潤老師今天這些金句,相信未來我會少走很多冤枉路了(少喝很多酒了哈)。
只要你有生长力,哪怕今天你非常小,可能未来也是你的。
针对小企业,最具效率,成本最低的方式,就是买一个专业人才测评软件。几百道题一做,立刻把人给“扒光”,心理、品德、性格,人岗匹配等问题充分体现出来。
沃伦·巴菲特说:“价格,就是你付出了多少;价值,就是你得到了多少。”
就是站在更高的高度上,去看整个产业链,集中资源去整合最有价值的环节。甚至,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产业链”上。互联网经济的跨界与颠覆,不就是通过取消中间环节来实现产业链的再造,以获取优势?
李嘉诚给长江商学院钦定的座右铭是:“取势、明道、优术”。
所谓从“产业链”入手看问题,就是一个“势”的判断,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趋势错误,做的再正确也没用。
“价值链”分析呢,则是一个“道”的理解,用视野高度来清晰“价值”的产生和应用。
“核心竞争力”呢,某种程度上更接近“术”的范畴。
最后,才是“优术”环节。“品牌”、“研发”、“培训”等等都是“术”的层面,为“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