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天气凉爽,带孩子出去散步。老师提到了两个问题,其一,户外活动有助于儿童成长,依据苏霍姆林斯基的大自然教育思想。老师举例说,像种植庄稼一样,棉花、玉米种植的密度不能太大,每棵苗之间要有生长空间和营养面积,苗间空气要流通,日照要充足,否则,庄稼不会茁壮成长,会直接影响产量。这时我想到了妈妈去地里间苗,就是这个缘故。
学习亦是如此。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有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需要呼吸新鲜空气,需要接近大自然,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对学习有持续的兴趣,使学习富有成效。
老师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幼小衔接的想法。
新生一年级孩子刚从幼儿园到学校,他们的行为习惯、注意力很难坚持一节40分钟"手背后,脚并齐"的课堂模式,老师要关注到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和认知特征,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产生自由活动时间和空间,改变课堂形式,可以阅读课外书、可以组织参加小组活动、可以到室外观察自然等等。不能让孩子一踏进校门就对学校、对课堂产生抵触情绪,造成对学习的冷漠态度。又谈到现在幼儿园有小学倾向化行为(现实不易改变),小学一年级的课程也十分简单,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的阅读上面,比如,一年级的数学课程本来就十分简单,不用花大量的时间按部就班的去重复知识点,这样学生也会失去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减少数学课课时,增加孩子的阅读课、实践课。
我十分赞同老师的两个提议,决定在新生一年级的课堂形式、课程、课时的安排上做尝试、改进。
今天,我又温习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老师的提议有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再次感受到"阅读"有多重要。
苏第七条建议中提到"要教会所有低年级学生阅读,使他们学会边读边想和边想边读。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是否会很好的阅读"。教学经验也告诉我们,爱读书的孩子学习成绩不会差,会阅读的学生处理任何事情,都要快、顺利些,各方面都很优秀)。
苏第十条,关于困难学生的工作中提到:"愈是困难的学生,他在学习中遇到似乎不可克服的困难愈大,他就必须要阅读,阅读能教他思考,刺激智力觉醒"。而我们往往认为,学习困难的学生,就把课本上的知识学好就可以了,这样做是不对的,会形成"死学",终究是学不下去的。 苏23条建议中再次提到,阅读是困难学生智力教育的重要手段。
苏第21条"教学生观察,教学生细看"提到,"低年级学生需要进行观察,如同植物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这里,观察是智能的极重要源泉,学生理解和记忆的东西越多,他们越需要看到周围自然界和劳动中的种种关系和相互联系"。是啊,大自然本来就是人类知识和思维的源头,所以要带孩子多出去走走,走近自然,走入生活,孩子会见多识广,更加聪慧。
苏第31条"为了不造成负担过重,必须有自由活动时间"中提到,"学生每天长时间紧张的学习是一种力所不及的繁重劳动,归根结底会损害体力和智力,造成对知识的冷漠态度,是一个人只有学习而没有智力生活"。我们努力要做有头脑、会思索、有智慧的老师,在教学中会给学生创造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苏第38,39条就是专门写给准备担任一年级教师的一些建议。
我还有一些思考就是,一年级的老师不要急着去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赶教学进度,把教会学生学会考试作为本学期的最终目标,应该关注到学生习惯的养成:文明礼仪、阅读习惯、上课习惯、书写习惯、注意力集中力的培养、记忆力的培养、语言表达的训练等,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园活动做有意义的育人工作,幼苗不茁壮,何来谈收成!
感谢老师给的提议和给予的思考。
建议老师们再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