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这样描述西安慈恩寺大雁塔:
慈恩寺大雁塔,在今西安城南八里,唐时则长安城中之进昌坊也。今寺中唯一之唐代建筑,厥唯大雁塔。现存塔为武后长安中(公元701-704年)所重建,宋明清民国以来,历次重修。
平面正方形。第一层方约二十五米余,塔七级,高约六十米,立于方约四十五米余、高约四米余之台基之上。塔身壁面以砖砌为瘦长之扁柱及阑额;下四层分作七间,上三层五间,柱上施大斗一个,无补间铺作。每层正中辟圆券门。此塔与玄奘塔及香积寺塔同属一型,盖所谓“东夏刹表旧式”,即模仿木构形状者也。
大雁塔现在已成为西安市内著名古迹及标志性建筑,其市徽中央即绘有此塔图案,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也是目前少数可供登临的古塔之一。大雁塔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亦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大雁塔始建于唐永徽年间,原名“慈恩寺浮屠”或“慈恩寺塔”,是玄奘(三藏法师)为收藏从西域取回的佛经、佛像及舍利主持修建的,按印度窣堵波形制进行设计。当时,塔共五级,高约60米,砖表土心。虽不可攀登,但“层层中心皆有舍利,或一千两千,凡一万余粒。”之后50余年间,砖缝中草木丛生,终致塔身损毁。
武周长安年间(701年—704年),在原址上更拆改造为十层砖塔。此塔建成后,频遭战乱破坏。五代后唐长兴二年(931年),对塔再次修葺并降为七层,平面呈正方形,由塔基和塔身两部分组成。其后,今西安周边历经数次大地震,致塔顶震落、塔身震裂。
明代万历二十三年(1604年),在修缮时塔外围被完整地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层,故唐代塔体基本结构得以保持,而其造型则显得更为宏伟,即现今所见的大雁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64年对大雁塔进行过一次整修,基本维持原有风貌。
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砖塔,由塔基、塔身、塔刹組成。全塔通高64.7米,塔基高4.2米,南北约48.7米,东西约45.7米;塔身底层边长25.5米,塔体呈方形锥体;塔刹高约4.87米。第一、二两层各有九间,第三、四两层各有七间,第五至八层各有五间。塔内建有木梯,可拾阶登顶。每层四面均有劵门,供凭栏远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