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典起源
新郑是黄帝故里,是轩辕黄帝的出生、建都地,人文始祖黄帝在新郑建立有熊国。自2006年(农历丙戌年)开始,原由河南新郑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炎黄文化旅游节”升格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黄帝祭典
”三月三,拜轩辕“的由来
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轩辕黄帝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是华夏子孙的共同祖先。史料记载,河南新郑市在黄帝时期称有熊国,现有黄帝文化遗迹二十多处,是黄帝出生、创业、建都之地。轩辕黄帝在这一带修德振兵、抚万民、度四方、融炎帝一统天下。
春秋时期,郑国名相子产更是让这一民间活动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兴起了三月三登具茨山(位于新郑市,系黄帝活动遗迹)朝拜轩辕黄帝活动,并形成民俗延续下来。
大约5000年前,黄帝通过联合其他部落统一了黄河流域,奠定了华夏文化的基本格局。位于黄土高原南部的黄帝陵,是传说中黄帝的衣冠冢,1961年被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中华第一陵”之誉。
民间自古以来就广泛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拜轩辕”的谚语。新郑作为轩辕黄帝故里,在战国《竹书纪年》和汉代《史记》等正史中均有明确记载。春秋时代的历史典籍中就有三月三登新郑具茨山(俗称“始祖山”)朝拜黄帝的记载,唐代以后渐成规制,盛世由官方主拜,乱世由民间自办,年复一年,绵延至今。
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他作兵器,造舟车弓矢。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中国后来能巍然屹立於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分不开的。黄帝还以他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据说黄帝活了118岁。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只剩下黄帝的衣冠。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於桥山,起冢为陵。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
作为炎黄子孙,对于拜祖大典本来只是一个仪式感很强的事情而已,代表了对中华始祖的敬畏之情。可是恰巧自己正好是那位幸运的人,同样和黄帝同为三月三诞辰的一员,就觉得自己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又是一年三月三,今年的三月三使用的是直播进行拜祖大典,这天早上开始下起雨来,一切大典仪式正常进行。记得往年,天空中会出现彩虹,预示着今年人们生活风调雨顺,吉祥安康!而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大家都在恐惧中多了几分期待,期待彩虹再次出现,期待今年能够平平安安的度过。可是不曾想,中午开始狂风大作,呼呼的风刮到玻璃窗上,雨滴打在玻璃窗上,住在十六楼感觉有点害怕。这也是近几年,觉得刮风最厉害的一次。大家的心里都咯噔了一下!难道今年真是灾年吗?
在我看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虽然狂风大作,不过就像我们疫情发展的这两个多月一样!我们从恐慌中,一步步走来,看着那些前行的英雄和天使们,我们更加笃定阳光总会到来!因为我们中国人的团结与奋进,更是那些逆行的医护人员,让我们疫情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以控制!我们的彩虹不在天上,而在身边!
黄帝庇佑,中华团结,疫情当前,全民参与!这就是我们中华儿女的精神,这也是我们上下五千年的中华传统!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中国为全世界展现了我们的实力!中国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