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真实案例:同事姐姐有个15岁的儿子,正在读初三,前段时间疫情严重还没开学的时候,她儿子每天在家就知道蹲在房间里打游戏,叫吃饭也不吃,还经常熬夜。
她几次三番劝说儿子,儿子依然我行我素,她怒极直接把孩子打游戏的手机抢过来,想强制没收,谁知道儿子像红了眼的仇人,追上她,不仅抢回了手机,还踢了她一脚。
她说起这件事时哭得稀里哗啦,直言自己心都要碎了,每天工作回家还要操持家务,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而孩子居然能对她动手。
这样的“白眼狼”其实生活中还真不少见,前段时间上新闻在便利店对妈妈大打出手的男生,就仅仅是因为正在玩游戏,手机被妈妈递过来的零钱挡住了屏幕。
父母们肯定很不解,自己明明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孩子,怎么会养出一个“白眼狼”?为什么自己那么努力、那么用心地教育孩子,孩子反倒还一大堆问题?
在《高情商养育》一书中,作者徐婧英用十几年的教育咨询和育儿经验告诉我们,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就要从亲子关系的核心矛盾入手,找到孩子的隐藏需求。
她认为,未成年孩子出现的种种问题,根源都是在——呼唤爱!
“他们在呼唤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呼唤父母发自内心的理解和接纳,呼唤父母有力量的支持和信任。”
01 父母给的 VS 孩子想要的
孩子怎么会缺爱?很多父母父母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已经竭尽所能,把最好的一切给了孩子。比如自己在外面努力工作、拼命赚钱,让孩子住上好房子,读了好学校,穿着名牌的衣服和鞋子,过得不比别的孩子差,孩子还有什么不满足?
有这样想法的父母,不妨认真读一读下面这个故事:
一只小白兔去河边钓鱼。第一天,一无所获;第二天,还是如此;第三天,小白兔刚到河边,一条大鱼就从河里跃了出来,冲它喊:“你要是再敢用胡萝卜当鱼饵,我就扁死你……”
你看,连大鱼都会对小白兔的鱼饵不满,都会抗议,我们扪心自问:自己给的,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吗?
孩子最想要的难道是大房子、好学校、好鞋子吗?显然不是,孩子当下最需要的是父母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全然、纯粹的爱。
如果父母给的不是孩子想要的,会形成一种需求错位。
一方面,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会通过别的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尤其是当得不到正面的肯定和鼓励时,会不惜用各种负面行为如逃课、不做作业、沉溺于游戏等来换取父母的关注。
另一方面,父母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会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完全侵入孩子的生活,帮孩子包揽一切刷存在感,后果是剥夺了孩子的自主独立权,让孩子养成依赖性格;另一种是会边照顾孩子边抱怨生活,自怨自艾,让孩子也受到这种情绪影响,将孩子越推越远。
不管怎样,二者之间的误解肯定越来越深,矛盾肯定越来越多。
有些父母可能会说,要是我不出去赚钱,怎么能够养活孩子、送孩子上学?其实,并不需要非此即彼的取舍,只要我们在陪孩子的有限时间内,把握这两个原则,就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心。
·耐心听孩子说,别急于反馈。很多时候,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都是因为“我觉得你不懂我”,孩子自己还没说两句话,父母就劈头盖脸说了一通。其实,好的沟通都是听出来的,善于听孩子说话,听明白孩子的需求,不急于作评价、下结论,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
·好好说话,说正向的话。向孩子表达我们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不要总把“我是为了你好”“你怎么不长记性”“我早就知道会这样”等等这些指责、否定的负面语言挂在嘴边,即便孩子没做好一件事,也尽可能温和地指出问题,和他一起解决。
02 发自内心的理解和接纳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爱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
什么叫理解?即能够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去体会,去反馈。
不少父母在面对成年人时能做到换位思考,而在面对幼小的孩子时,常常摆出家长的权威姿态,颇指气使。
比如家里来了陌生客人,父母会不顾孩子的感受,让孩子给大家表演一下唱歌、弹琴等才艺,也不管孩子愿不愿意。试想,如果我们在公共场合,周围全都是陌生人的情况下,突然被点名起来唱首歌,是不是也很尴尬、很不情愿呢?
推己及人,换位思考,我们才能够理解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而理解之后是接纳,那什么叫做接纳呢?允许孩子有情绪、尊重孩子的选择。
《高情商养育》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件事,让我受益匪浅。
作者徐婧英带她13岁的儿子去台湾旅游,报的是跟团亲子游,车上有不少家长和比儿子年纪小一点的孩子。路上,导游为了活跃气氛,提议每个孩子表演一个才艺,其他小朋友都一一表演了,而她儿子却一直不愿意当众表演。
而她作为妈妈,并没有为了面子强迫他,在面对其他家长的质疑时,她还说:“我知道他有分寸,所以我比较尊重他,我在等他准备好了。”
她知道青春期的儿子很敏感,也知道他性格有些内向,所以愿意等他,等他慢慢长大,结果儿子也理解妈妈的苦心,对她表示了感谢。
当父母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理解和接纳,愿意等待孩子慢慢成长,而不是催促、强迫、给压力,孩子会感受到我们的温暖,愿意对我们敞开心扉。
03 有力量的支持和信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很多父母发现,孩子小时候还会和自己叽叽喳喳说话,到了十二三岁就什么都不愿意跟自己说了。他们以为这是青春期叛逆心理在作怪,殊不知,之前愿意说,之后不肯说,背后常常是因为父母对于孩子说的,给与了过多的评判、指责和否定,让孩子失去了对父母的信任。
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就像心里被扎了根刺,会让孩子觉得“一定是自己不够好,父母才不爱我,不相信我”,渐渐地,孩子就会产生低自尊心理,自卑、自疑、自弃,影响自己的发展。
信任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书中讲到了一个心理学上的案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到一所小学给孩子们进行“预测未来发展测试”,并将未来最有可能取得优异发展的学生名单告诉教师。
而事实是,这个测试的优异名单其实是随机选的,没有任何依据。但是,在名单公布8个月后,罗森塔尔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都普遍提高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效果?罗森塔尔认为,首先因为老师相信了这份经过“权威测试”的名单,对名单上的孩子产生了期待与信任,而孩子们也感受到了这种信任,无形中有了压力、有了动力,最后取得了所期望的进步。
这就是心理学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也叫“期望效应”。可见,真诚的期待、全然的信任会成为孩子发展的动力。
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于孩子的期待与信任,直接决定了孩子对于自己的期许和肯定,影响着未来一生的走向。
高情商的父母养育孩子时,要把握好这3大方向: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和全然的爱,发自内心的理解和接纳,给予孩子有力量的支持和信任。
最后,用作家刘墉曾说过的一句话和大家共勉:
当孩子觉得自己被看重、被了解、被关爱、被需要、是有价值的,他自然会感动、会感人;这份感动是一股了不起的力量,会唤起孩子的爱和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