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漫步青春#征文活动,作者:裴小艺,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布
我心安处便是吾乡
人们常说一个孩子最快乐,天真烂漫的日子是在读书之前,读书之后仿佛一切都变了,从此生活中不是只有玩耍,还有“诗和远方”,可是人还是那个人,孩子依旧还是个孩子,或许变得不过是每个人的心态。面对着升学的压力,父母的唠叨,我们都变得盲目了,大部分的孩子对未来的要求就是好好学习,努力考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好研究生,找个好工作。我们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方向,我们是茫然而不知所错,过快而失生活本色。有时候,确实该慢下来驻足思考,想想现在,想想未来,想想......
低头看书太久,我们在思考怎样解开数学难题,怎样写出化学方程式,怎样背出长篇的文言文,怎样写完一堆的作业。我们绞尽脑汁地思考,这个思考的过程确实需要很慢很慢的节奏,但是思考的内容确实不经意间加快了生活的步伐,因此这样的思考包含太多理智的成分,却很少夹杂感性的要素,没有真正的让大脑放松,有诸多的短浅,过多的功利,从而不能发现生活的美好,使未来更明确。真正的驻足思考,思考的是当下的不足未来的方向,感受的是生活的喜怒哀乐,品位的是生活的五味陈杂。不为规划,只为休息;不为完美,只为精致;不为功利,只为心安。
因为生活有诸多无奈,沉思时,不知不觉就会陷入脑中所幻想出来的虚像中,有人沉陷与此,不可自拔,付之于行动,逃离喧嚣,归隐“田园”;有人感受虚像的美好,得有片刻休息后,及时醒悟,奋发向上,只为美好变为现实的那一刻。心累时,可以找一个山水花草皆有意境极好的地方,随地而坐,两手托腮,陷入思考,夕阳西下,阳光暖暖地护着你,让你感受岁月的静静流逝,生活的恰到好处。恍然惊醒时,记得拿上自己的东西,充满活力的向前走去,不要偏执地纠结,不要妄想着逃避,不要再回头拾起你所留下的不快、不解,因为还有许多事情在等着你去做。
古今中外有太多仁人志士,郁郁不得志之后,思考后的选择是归隐山林,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貌似他们的心安之处便是此地,可又有多少人真的甘心于此,既是这样当初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或许因为社会经济背景与当今有太多的差距,我们不能衡量这个行为的对与错,但是这样的行为放在当下,自是不能被人理解。背负着责任不能允许我们做出这样的行为,只能不停地前进,不停地奔跑,既然我的此生将会受此之累,那何谈让大脑思考,休息片刻,这样的自我麻痹不要也罢。可奔跑太久,幡然醒悟时不知自己身处何地,何从何去,这时停下来想一想,或许答案就在不远处。古今中外又有太多的人怀抱“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抱负,这是天生带有操心命的人。他们没有放慢生活的步伐,他们奔跑从未停止,为何他们竟无丝毫劳累放弃之感?他们的思考为何又与常人不同?确实实每个人都在变化,变化成为不同的“人”,或许最主要的就是心态变的不一样。他们这些人将理想作为彼岸,在从此岸走向彼岸的这条路上,他们偶尔驻足停歇,想想自己走过的路,想想自己从未走过的路,不停地转换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适应社会的变化,他们总能找到前进的原因与动力,因此始终是快乐满足且心安的。
这两类人思考的内容与方式不同,做出的选择不同,有些将自己的生活节奏彻底变慢,有些人保持原有却稍显较快的节奏继续走下去,因为他们一步步明确自己的路,这样的步伐也会不一样。思考后不是逃避,而是以成熟的心态看待所有的事情,学会面对,学会理解,学会适应,这是思考的初衷。我们需要慢,因为我们不成熟的想法已经跟不上这样快节奏的生活,因此,我们期望休息,期望停步,期望回归原始。每一次的思考包含着太多成长的因素,我们需要这样的思考,需要这样的变化。思考后学会转换心态,理解社会发展变迁,感受生活美好之后,那么无论走在人生的哪一个拐角,我们都会找到自己的熟悉点,找到自己的归属,找到自己心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