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印象中,科学家都是穿着白大褂,埋头实验室,用高精尖的仪器,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创造新的理论和方法。工程师都是带着安全帽,在纸上设计,在工地或者工厂里把设计变成成品。
看起来,这是两类完全不相干的领域,做个不相干的事情,两者完全没有交集。但实际上,很多科技创新都离不开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通力合作。
工作的原因,和高校的科学家,和企业的工程师接触都比较多,发现两者都有鲜明的特点,都有优势和短板。
科学家明显更擅长基础理论研究,能够沉下心,花很长的时间,在一万种可能里,找到能走通的技术路线。但科学家往往专注于创新,关心基金申报,重视论文和专利等产出,不关心也不了解商业需求。
工程师明显更擅长工程实现,往往比较功利,追求以较低的成本和较快的速度,将合适的技术商业化。但工程师往往擅长技术应用,关心技术成熟度、成本和商业利益,关心KPI考核,不了解基础科研,遇到复杂挑战束手无策。
曾尝试过在企业里面做0-1的技术创新,但探索未知所需要的时间成本、经验积累和理论支撑是企业不具备的。加上企业结果导向考核方式,基本上好做的都已是红海,不好做的,也很容易跑偏,最后拿不到很好的结果。
也曾和高校合作做1-10的成果转化,但成果转化需要对市场有充足的感知、需要技术成熟,需要资金支,这是高校不具备的。加上当下的高校考核体系,基本上绝大部分成果无法转化,导致大量含金量较高的智力成果闲置,优质研发资源空转。
国家曾鼓励科学家去创业,但绝大部分没有什么好结果,因为商业的逻辑和学术的逻辑完全不一致。
国家也曾鼓励大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但很多时候,企业也是把高校做失败的事情,重做一遍,ROI并不高。
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就需要鼓励科学家和工程师一起搞CP,最好还有一个懂技术懂市场的企业家去做媒人,把产学研+资本市场等创新要素整合起来。用最高的效率来创造商业蓝海,创造新的增长点,而不是都去卷加班、卷搞关系、卷低成本。
在二战前期,地球上科技最领先的不是美国,而是纳粹德国。当时的德国,产学研做的非常好,很多高校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工业生产力,还孵化出了很多改变世界的黑科技。甚至当时还有很多专门做科研成果转化的机构,运营的很好。
造轮子不是浪费,重复造轮子才是严重浪费,找到第一个造轮子且造的好的,帮助其把轮子装上汽车并跑起来,何尝不是一个有价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