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胡兰 窦桂梅 语文建设杂志 2024-04-28 16:32 北京
(本文约5617字,阅读大约需要16分钟)
【摘 要】本文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围绕跨学科学习中学习主题确定的问题,结合实践案例,从学习主题的独特意蕴、选取源头、成功标准、确定程序等不同方面,阐述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中学习主题的内涵与确定路径。
【关键词】跨学科学习;学习主题;意蕴;确定路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提出以学习任务群作为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其中,跨学科学习作为整合程度最高的任务群,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有着独特的育人优势。义教新课标出台后,笔者深入参与了大量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案例的研制和完善工作。本文聚焦该任务群设计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学习主题,从其意蕴、选取源头、成功标准、确定程序等不同方面,阐述其内涵与确定路径。
一、跨学科学习中学习主题的意蕴
义教新课标“课程理念”部分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学习主题对语文学习任务和任务群设计中其他要素具有引领作用。
那么,什么是学习主题?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阐释,如话题说、问题说、大概念说,等等。笔者基于“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将学习主题定位为:将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的“主题”,与源自教材的单元语文要素,或从生活中提炼的语文学习进阶要点,创生统整后形成的复合型表达。学习主题是对学习内容、工具、价值的高度概括与高质凝练,应该形式简、意蕴深、功能丰,富有综合性。[1]学习主题能够对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进行统筹、对情境进行勾勒、对学习任务进行定向,同时也是设计学习活动、学习支架和进行学习评价的依据。
跨学科学习中,学习主题还有着独特的价值意蕴。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核心在于问题的解决,该任务群的目标定位,必须兼顾语文学科本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几个方面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还要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觉使用多学科思维方法的意识和习惯,具备运用多学科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跨学科学习中,学习主题还要兼顾问题解决的相关要素。
由此,以价值性“主题”为纲,以语文要素或语文能力进阶为跃升点,以问题解决为落脚点,学习主题就能够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中更好地发挥关联生活、协同学科、发展素养的作用。
二、学习主题选取的源头
1.源于课程文件
义教新课标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部分,从不同的学段提供了学习主题方向:第一学段以观察记录和活动体验为主,第二、三学段在此基础上逐步增加了参观、调查研究等,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梯度。学习主题的选取要回归义教新课标等课程文件,并以此为基础,选择与学生人文精神发展、语文学习进阶、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等相关的内容。
例如,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四年级的师生,从义教新课标第二学段“选择自己发现和关心的日常语言、行为、校园卫生、交通安全、家庭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研讨,尝试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与同学交流”的要求出发,结合第二学段“梳理与探究”的目标“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确定了“进行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方向。结合真实情境,把校园卫生改进点具化为推进垃圾分类,将学习主题确定为“校园垃圾分类的小课题研究”。学生分小组确定小课题研究方向,通过调查采访、做实验、统计数据、搜集资料等方法,梳理垃圾分类的现状并展开讨论,明确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并面向社会、学校、家庭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
2.基于教材
统编语文教材中,丰富的单元类型为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中学习主题的确定提供了丰厚的土壤;题材多样的选文,也为基于学习主题的教学内容重组提供了空间。特别是从三年级开始,教材中编排的综合性学习单元,更是提供了可供深度加工的素材。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提炼、整合,结合跨学科学习中学习主题的特定要求,就可以形成基于单元或者重组单元的学习主题。
例如,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六年级的师生,结合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单元“难忘小学生活”的内容,设计了“参与毕业典礼策划案招标会”的学习主题。在该主题的引领下,学生通过调研毕业生对毕业典礼的期待、梳理毕业典礼的策划思路、分组认领策划任务、参与策划招标改进方案、确定毕业典礼策划方案的系列学习任务,不仅落实了教材的要求,完成了毕业典礼的设计,也为小学阶段的学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3.育于地缘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域差异为跨学科学习提供了开阔的视野,也为学习主题的选取提供了多样的素材。结合家乡、地域独特的民风民俗、风景名胜等挖掘学习主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站在家乡的土地上,深入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自豪地向别人介绍家乡独特的风土人情,这本身就是厚植爱国情怀的过程。
例如,广东省中山市实验小学三年级的师生,根据当地逢年过节进行“醒狮”表演的习俗,确定了“为‘醒狮’文化代言”的学习主题。通过做好规划,明确代言所需要具备的条件;采访、查阅资料,梳理探究“醒狮”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内涵;通过表演、绘画、制作、讲述等形式展示“醒狮”文化,迁移运用,完成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将收获写成代言文稿,并在真实场景中讲解,完成“代言”的任务。
4.成于校本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其本身就是实践性课程,引导学生在研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展生动活泼的学习。[2]很多学校都有校本课程,这些课程本身就是学校多学科、多部门联动研发的成果。生成于校本课程的学习主题,学生往往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或亲身体验,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联系生活经验。
例如,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每年都会举办“校园生活日”活动。这一天就像一个盛大的节日,不同年级、班级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布展,展示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收获。三年级的学生学习了课文《方帽子店》,又阅读了《世界第一的帽子》《米莉的帽子变变变》《乌仁额吉的帽子》等书籍,产生了研究帽子的兴趣,为此他们设计了“校园生活日——开展‘帽子’趣味论坛”的学习主题,通过趣读、趣探、趣谈、趣做、趣SHOW的系列任务,完成了论坛的布展,成为校园生活日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5.取于学生
儿童的生活,是学习主题生成的又一源泉。儿童在生活中产生的真实困惑,可以成为研究的课题;在生活中产生的强烈兴趣,可以作为深入体验的路径;在生活中产生的学习体验与收获,可以作为其展示的素材。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习主题就有了活泼泼的儿童气息。
例如,北京市延庆区第二小学四年级的师生,针对每天校园午餐时发现的有学生“挑食偏食,只挑喜欢的食物吃;缺乏对身体需求的评估,吃得过饱或饭量不足;边吃边玩,餐后肠胃不适”等问题,确定了“设计班级午餐改进方案”的学习主题。在这个学习主题的引领下,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午餐菜谱的营养配比,清晰地认识到改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通过给菜品起有趣的名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宣传菜品,使吃饭变得有滋有味;通过制定班级午餐公约,坚持完成“均衡饮食打卡表”,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这样的过程,正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学习主题的成功标准
好的学习主题要能够统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情境[3],让学生和教师能够受到其召唤,更好地完成跨学科学习“选题、规划、实施、总结”的全过程。我们以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六年级师生确定的“做长征文物最美讲述人”学习主题为例,尝试描述成功标准。
1.彰显价值引领
语文课程特定的功能和学科内容,决定了它在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4]好的学习主题应当富有教育意义,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方面起到引领作用。
“做长征文物最美讲述人”这个学习主题,紧扣伟大长征精神,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受到精神的洗礼,磨炼品质,培育责任意识,抒写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融为一体的梦想。
2.推动语文进阶
开展跨学科学习,要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从学习主题中能否看出体现语文的活动、语文的学习方式、语文的实践成果,则成为第二条成功标准。简言之,学习主题要实现语文学习的进阶。
关于“做长征文物最美讲述人”这个学习主题,首先,统编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涉及长征精神的课文和阅读材料,仅六年级就有《金色的鱼钩》《七律·长征》《飞夺泸定桥》等文章,这些学习材料的重组为整体建构以“长征”为核心的学习单元奠定了基础。同时,担当“讲述人”的角色定位,涉及资料研读、讲稿撰写、当众演讲等听说读写活动,为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最终产生丰厚的语文学习成果打下基础。
3.促成跨学科联动
开展跨学科学习,要通过规划使多个学科自然而然地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来。好的学习主题应该具备较高的多学科包容度。这种包容度,不是通过“摞”的方式,仅做量的积累,而是要为学生提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空间。也就是说,学习主题要触发多学科参与。
结合“做长征文物最美讲述人”这个学习主题,师生从丰富的长征史料中选取了“长征文物”这个独特的切片。学生为了完成讲述的任务,就需要对长征文物的造型特色、制作由来、功能价值、精神内涵等进行调查,搜集资料,开展跨媒介阅读。为了丰富讲述的形式,学生还要制作文物模型、绘制长征文物产生的地图、搭配合适的音视频等。这样的过程会让学生调动多学科经验,并在亲身参与和体验中更好地理解长征精神。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跨学科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让学生愿意参与、主动地开展学习,是跨学科学习成功开展的保证。因此,在设计学习主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言之,学习主题要有趣。
在“做长征文物最美讲述人”的学习主题引领下,为了更好地完成讲述任务,学生参观了博物馆,以了解长征故事;制作了长征文物模型;撰写了讲稿;开展了讲述活动。学生始终处于浓郁的学习氛围之中,并且在一个又一个子任务的完成中拾级而上。这种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不仅始终以兴趣引导学生成长,而且让学生在不断完成挑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四、学习主题确定的程序
学习主题关系到整个任务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在比较中推敲、斟酌,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调试。下面就以包头市钢铁大街第四小学师生“制作‘那达慕’盛会体验攻略”为例,说明学习主题确定的程序。
1.找准立意
学习主题的确定,首先要在厚植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上下功夫。包头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辖地级市,是沟通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交通要冲。热情好客的师生特别希望能够向全国各地的朋友介绍当地的风俗。于是,形成了1.0版的学习主题——“游壮美亮丽内蒙古,做民俗风情体验官”,表现出热情好客的草原少年们强烈的爱祖国、爱家乡,推动中华民族团结的意愿。
2.通盘统筹
学习主题的确定,要统整单元目标、内容、评价等要素,要有全局意识。在本案例的研究中,针对1.0版的学习主题,团队论证的过程中发现,内蒙古的风景、民俗涉及的内容过于宽泛,“体验官”的任务看不出属于语文学科的学习收获,整个学习主题需要进一步聚焦。于是,教师结合当地每年都会举行的“那达慕”大会,以及学校开设的相关特色课程,将原来的“民俗风情”细化为“‘那达慕’盛会”,将原来不够明确的任务改为“体验攻略”,就形成了2.0版的学习主题——“设计一份‘那达慕’盛会体验攻略”。对比1.0版的学习主题,这一版更加清晰地聚焦了问题解决的核心——设计体验攻略。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学生需要学习制作其他攻略的方法,这是对阅读能力的培养;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数学、艺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参与,跨学科的思维也能够得到很好的训练。
3.实践反哺
开展跨学科学习,学生要在做中学,教师要在做中研,学习主题也要在做中完善。经过充分论证预设的学习主题,随着学习任务的完成,会出现很多具体的问题,这就需要根据实践进行动态调整,并用实践中教师与学生共同生成的智慧来反哺和完善学习主题。包头市的老师们在实施2.0版本学习主题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设计”一词不准确,与这个关键词搭配的是“方案”。但为了达到“为来参加‘那达慕’盛会的祖国各地的人们提供欣赏‘那达慕’盛会的方法和指南”这个目的,最终的产品应当是攻略本身。于是,老师们调整了动词,形成了3.0版的学习主题——“制作班级‘那达慕’盛会体验攻略”。在实际制作攻略的过程中,学生寻艺术之道、品美食之味、赏建筑之采、闻天籁之妙、悟民族之礼,深入了解草原人民衣食住行、艺术体育等方面的习俗,使跨学科的元素有效融入,同时,最后形成的攻略属于语文学科的成果。
学习主题在跨学科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其形成也需要语文教师拥有紧跟时代步伐的胸襟、关注社会热点的视野、体察学生兴趣与需求的用心。当我们的老师能够坚守“儿童站立课堂正中央”的教育哲学,不断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并对每学年、每学期的课程规划进行系统设计,有效的学习主题一定会越来越多,更好地服务于儿童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窦桂梅.学习主题引领下的学习任务设计与实施——依据新课程标准,用好现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J].课程·教材·教法,2023(10).
[2]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8).
[3]窦桂梅.用好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落实新课程标准——再谈学习主题引领下的教材单元任务设计[J].小学语文,2024(1).
[4]申宣成.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背景、内涵与结构逻辑探析[J].语文建设,2022(11).
(胡兰,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本文原载于《语文建设》2024年3月(下半月)]
(微信编辑:寇嘉;校对:时玲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