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接到“英语流利说”的面试通知,花了些时间做个份面试作品,现整理下思路。
一、为什么要做面试作品?
知己知彼
完成一份面试作品需要查阅很多信息,而且很散,看很多的图表和数据,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认识公司、产品有相当大的帮助。
面试时候会被问及对于本职位的看法和理解,对公司产品是否熟悉之类的问题。如果你对公司知之甚少,或者只是自以为是的认为,那就比较尴尬了。
让你的面试言之有物---数据说话
最好在面试作品里面加进一些和自己应聘岗位相关的内容,做活动运营的,可以看看公司最近活动做的怎么用,效果如何。做内容的,比如公众号,微博,阅读量,转发数用。
专业素养
被问到相关问题时候可以第一时间拿出数据说话,避免说“我认为”、“我觉得”,而是
“根据xx-xx时间的。。。数据表明。。。。可见。。。。问题可能是。。。如果是我的话会。。。”
提前埋点
那如果对方没有问到相关内容,你完全可以自己提问,提前在面试作品里“埋点”。
如果是直接面试,先前没有发送电子档,面试官不可能去详细翻看你的面试作品。此时一定要大胆出击,把面试牵到面试作品里,找机会展示,主导面试。
说的好不如做得好
比自我介绍更有说服力。
你说你善于挖掘数据、结构化思维?
你说你善于分析、发现问题?
你说你是产品的核心用户、忠粉?
证据呢?
最好的证明莫过于一份面试作品,更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办公技能、excel数据处理能力,ppt制作、数据挖掘、分析。至少你都会点,并且能做出点东西。
二、容易踩的坑
谈到面试作品,或者产品分析,可能你会想到华丽的ppt,密密麻麻的数据图表,和冗长的分析报告。
不要奢望面面俱到
面试作品不是分析报告,况且在你没有入职这个公司的情况下,很难作出详尽真实的分析报告。有些数据不是在外部能获得的,公司公布的数据也未必就是一手数据。
我们只能根据目前能得到的数据,结合自己的思维,总结一些观点、思考。重点是展现一个思维,而不是结果。有些产品的不足并不是产品人员不知道,只不过根据优先级,或者是安排日后的更新中迭代。
不要被情绪左右
再好的app也会有负面评论,暂且不管是有竞品黑,不要抓着这个不放,带着有色眼镜去分析、看待数据。发现问题后要去找到相对应的数据支持,这样才有说服力。就算真的有问题,也要比较温和的提出。抛出问题、数据,让对方去定性,不要去打压产品来显得自己很有能耐。
不要什么数据图表都往里面扔
不知道怎么分析,找到什么都往里扔,我在以前的几次分析中也翻过这样的错。觉得这个图表很酷啊,很牛,数据收集了那么久,不放可惜了。
但是,less is more,如果你像我一样审美差、设计感差,还是老老实实整理好后放一个简单的图表,能说明问题即可。过多的图表只会造成阅读的压力,也显得没有重点。
三、制作流程
基本思路
1、收集数据
1.1 公司概况
- 公司背景
- 融资情况
- 人员架构
CEO情况、言论,CEO是一个企业的天花板,决定了企业的大方向。也可以看看CEO在上一年的一些承诺在今年有没有兑现。
工具:天眼查等 - 媒体相关
媒体对于产品的报道,行业报道,这里有很多产品的历程。能更好的了解产品和企业。
工具:36氪、企业网站、虎嗅网等
1.2 产品App
产品排名、下载量、迭代情况
卖点、核心用户
用户反馈
知乎、app store评论、百度贴吧等。亲自去体验下产品,核心功能,至少走一下整体流程。
如果能画流程图就更好了,比较费力并且没有其他数据很难进一步分析。
工具:ASO100等。
1.3 渠道推广
用户从哪里知道产品,做过哪些广告,媒体渠道等等
公众号
现在公众号的文章抓取非常困难,“传送门”等网站有些公众号也无法抓到,有些不能及时更新。需要自学一些爬虫技术。微博
公众号一天只能发一次,而微博可以一天发几条。但不是人人都会看微博,这就要看产品的核心人群是否会频繁使用微博了。这款产品的微博发布内容就略显混乱。似乎并没有提前组织内容的架构和导向,更多的是品牌和广告。-
知乎
知乎作为一个比较严肃的社区,上面的内容是值得细看的。而且很多用户会图文并茂的描述自己遇到的问题。这些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等于是一次1v1调查。包括评论,往往评论里面也会有收获。然后可以去产品的知乎页面看看都回答了哪些内容。频率如何,大部分问题都有良好的解答么,够不够专业。
douban
百度贴吧
百度SEM
搜索产品和竞品名称和关键词,比较搜索结果。比如我分别比较了“英语流利说”、“51talk”、“xxxx”,结果如下:
我们是否要在这方面花点精力,是技术优化SEO还是做SEM?现在来自百度SEM的了流量是多少,过去有做过类似工作么?
其余还有很多媒体,百家号、头条号等。但思路是一样的。
1.4 用户反馈
主要渠道:
- 知乎
- app store
上面两个上文都有提到,这里再说一个方法: - 用户调查
- 1v1调查
如果身边有朋友用该产品,可以试着和对方聊一聊,但不要只聊一个,要多聊几个,挺费时间。 - 问卷调查
我曾经在做另一款面试作品时候,潜入核心用户QQ群,私聊发送了近百麦客表单(每天私聊10个),回收了30几份有效问卷。问卷切记不要随意放在朋友圈或群里,因为那里不一定是产品的用户,甚至听都没听过,用都没用过,即使回收了问卷也是无效问卷。
- 1v1调查
这一步基本可以总结出一些产品的问题,也可以抛给用户做一次验证。这里牵涉一些逻辑性,因为问卷不可以前后矛盾,选项不可模棱两可。一定要自己多做几遍问卷。
其余还有个人使用下来的实际感受如何。也可以去骚扰骚扰客服, 看看客服的回复速率,专业度和服务态度等等。挑不同时段去测试几各不同的客服,看各个的服务差距是不是很大。
基本上数据收集到这里已经可以了。这时候你对企业背景、产品功能、哪些问题、核心卖点、主要渠道、用户的吐槽点都心里有些数了。接下来就是筛选信息和分析的过程了。
2、 筛选分析
公司企业背景之类的就不用写在ppt里了,根据刚才收集的数据挑选几点你能说明问题的地方。
分享一下我当时的思路:
下载量与公众号的关系
根据ASO100拉出最近30日的下载量,发现有几个峰值(蓝色)和低谷(红色),起伏比较大。试着看看企业在这段时间做过什么?或者社会上有什么热点相关吗?
查看过微博、公众号等渠道后,企业没有做过什么大型活动。但是公众号有三篇10W+文章,1则广告,2则鸡汤。
还有一点就是这个时间节点正好是刚开学,学生用户兜里有点钱的。而且开学时候“这个学期要努力学习”的心态非常热切。
综合起来看,我们是否可以在开学这个节点,校园范围里做点什么活动或者推广。公众号是否可以多推送些类似的文章,增加发送频率,加强转化环节。
用户反馈
知乎用户有非常大的诉说的欲望,往往是多图多字,比较重视体验。
比如发音辨识度不高。app storei 用户则是偏功能上,产品不能用了,闪退了,卡顿了。
拉取30日app评论数,最好本次分析的时间跨度是一致的,比较方便分析。发现评论数有两个极端,前侧好评很高,右侧10月17日差评突增。
转到这个时间节点,去查看相关评论,剔除某些“恶意差评”。发现多是关于“闪退”。
查看产品版本信息,发现10月17日的确有重大更新。但还不能据此确定,毕竟我的app是能打开的。也可能是用户更新了IOS导致的。但这个问题可以留下。
后来我面试的时候问了面试官,面试官表示的确是app更新导致的,正在全力修复。
那这里我们就可以展开和面试官聊聊危机公关、用户运营,如何应对用户吐槽?建立机制等相关内容。
最后一定要总结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不要抛一堆数据给对方。如果面试官不是相关职位的,不要甩太多专业术语,说人话。
3、 内容加工
这里相对简单了,就是excel的数据整理,网页信息的搜集整理,各种图表,word大纲,ppt初稿等。
有几个提醒的:
- ppt目的是讲清楚,说明白。不要过分追求华丽的ppt呈现。
- 剔除不必要的数据,如果这个数据可有可无,果断放弃。
4、编辑输出
面试作品的制作和优化,注意一些基本的设计原理。比如对齐、留白、版式、配色。
有兴趣的可以翻翻这本书:
勤加演练,有没有逻辑错误,顺序错误。哪里要抛数据,哪里要举例子,哪里是重点内容,心里有个底。
tips:
ppt插入图片最好是选择“插入”而不是直接拖入,拖入的话你的ppt会非常大,但如果你已经是拖入了,那请用压缩功能。
5、打印成册
最好是打一份彩色的,电子档保存成常用的ppt、pdf格式各一份“Axxx-产品运营分析ppt.pptx”,并分别存在邮箱里。
至此,一份简单面试作品就完成了。
几个问题
要不要看他人的分析作品
目标公司的运营分析肯定网上很多,正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越看迷茫。感觉这个也要,那个也好,看了一小时一个字都没写。因为每个人分析的侧重点不一样、思维方式不一样,你很难去拼凑成一个东西。
那什么时候看?可以在初步定稿的时候看,对自己有用的可以参考下,不要花太多时间。
要不要做竞品分析
我没有做竞品分析,一方面是时间、精力原因。另一方面,我认为竞品分析是为某一特殊目的服务的,而不是全盘的一对一的竞品对比。我在做百度SEM调查的时候,搜索了其他几家的关键词,这也算是一种,当然是很肤浅的。
大数据现在很流行,抛出一堆数据、一堆信息图似乎很酷,但是说明不了问题,还不如不放。当然也是因为功力还不够。
技能、工具汇总
1、数据收集阶段
- 印象笔记
不论图片、文字、都可以摘录到一起,还能进行合并,图片可以直接注释修改保存,并且可以搜索照片、pdf上的文字。
扩展用途:当你搜索了很多CEO或公司高层发言,但你一时间想不起来,不用担心,直接搜索他的名字。这里建议保存一张人员照片并备注名称。这样一搜索,所有包含这个人的言论和照片都会呈现出来。
- google chrome 爬虫技术(需要科学上网方式和一定的自学能力)
抓取公众号文章,或者其他网页信息。 - 麦客表单
做用户调查问卷
2、筛选分析、内容制作阶段
- excel
- 5W2H分析法、十字象限分析法、麦肯锡矩阵等
- keynote还是ppt?
keynote的模版的确要比power point好看许多。但这个就看个人了,一定要多用模版,不要自己一个个去画ppt。 - 流程图
Powerpoint 或者 xmind ,或者在线制作:“Process On” https://www.processon.com
最后拿到offer,但是工作时间关系,还是婉拒了,不过也是收获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