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晨间日记有一个半月了。在这些天,会有小伙伴问我是怎么选定主题的,其实我也不知道,只是在拿起手机开始敲字的时候,就忽然知道自己要写什么了。
001 从0到1是最难的
做很多事情,最难的是开始,其次才是坚持。
小时候妈妈给我讲过寒号鸟的故事。
寒号鸟出生在一个温暖的春天,从出生开始它就没有窝,每天在外面蹦哒。
到了夏天,其他小鸟开始忙着给自己筑窝,寒号鸟梳理着自己光鲜的羽毛,嘲笑它们说:“这么暖和的天气,这么明媚的阳光,你们这些傻瓜,还不知道享受!”其他小鸟不理睬它,继续筑窝。
到了秋天,其他小鸟都忙着采集果实,寒号鸟挠着胳肢窝嘲笑它们:“这么清爽的天气,这么美好的日子,东西够吃就好,你们这些傻瓜,不知道好好享受。”
到了冬天,寒风袭来,寒号鸟因为没有窝,冻得瑟瑟发抖。它哀嚎着:“哆咯咯,哆咯咯,寒风冻死我,明天一定要搭窝。”第二天,风雪停了,太阳高高得悬在空中,又是明媚的一天,寒号鸟继续在枝头梳理自己的羽毛,忘记了昨夜的痛苦。
当第二次寒流袭来时,小鸟们发现冻死在树下的寒号鸟的尸体。
有多少次,我们告诉自己,从明天开始我就……;有多少次,我们在碰壁后,总会说,下次我会……;有多少次,我们在早晨醒来,揉揉惺忪睡眼,说:“今天起晚了,明天早上一定早起。”
每个人内心里都有一只寒号鸟,只是,有些人逐渐意识到并把它扼杀在摇篮了,而有些人让它继续在温暖里养尊处优,直到严寒来临。
打破“明天一定要……”的魔咒,多问问自己,为什么是明天,而不是现在?
002 大量输入,整合输出
前些天有本书很畅销——《听过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我没有看过这本书,却自己想了想这句话。
二十余年寒窗苦读,我们为什么依然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是道理懂得不够多,还是就如同寒号鸟般得过且过了这么些年,直到严寒也不能使自己醒悟。
有很多道理,我们或许知道,却不知道怎么讲,或许讲得出,却不知道怎么做。如果是这样,还不如不懂,糊涂一生,也是件美事。
既然已经有了这么多输入,为何不尝试输出。写作,分享,与人探讨,甚至与自己对话,都是输出的方式。
大多数的输出,受益者都是自己。因为无数概念将从你脑中闪过,然后关联,最后成形。而在这快餐式阅读的时代,有几人能潜心关注你写的每个字,每句话?
003 思考那些值得思考的
有一种行为失范叫做“纠结症”。今天我要穿哪件衣服啊?我早餐吃什么?午餐吃什么?晚餐吃什么?那个人刚才为什么对我那么凶?马上要考试了,还没有复习怎么办?到底改选哪一个啊?
大脑每天都处于过度选择的高速运转中,为我们的“纠结”买单。然而,这样的脑细胞消耗真的值得吗?
学习社工带给我最大的启发便是——明白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并且会循序渐进地引导出行动。
在介入之前,总需要大量准备,事务性准备,心理上的准备。在制订计划前,所有目标都集中在发现真正的问题并尽可能多的搜集资料以支持行动计划。在计划执行结束后,要评估过程与结果,检验是否完成了目标。这在专业词汇中叫做EBP(Evidence-besed practice),证据为本的实践。
这个模式告诉我,那些值得思考的是真正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而如何去做,是技巧的积累,和必然王国像自由王国转变的过程,时间会告诉你怎么做。
当你纠结于怎么做时,不妨先想想我为什么会为了这件事情纠结。
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