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最大的感受是要想教好课程,必须深入的去理解教材。语文教材是为了落实语文培养目标的载体,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从古至今,教材在教学中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老师对语文教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淡化了教材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在没有学习这个课程之前,我也存在这样的思想,认为学生只要会读课文,把课程上完即可,而忽略了教材本身最重点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学习以后对课程及课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学就是在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中训练及培养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
通过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也要像老师讲的一样,对教材进行透彻的分析。按照老师的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材进行透彻的分析:(1)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材的特点;(2)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深广度;(3)以整体为背景,分析各部分教材的特点;(4)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一年级教学方面部编版最大的改变是先识字,后学拼音。这在一定程度上更符合乡村学生的学习能力,降低学习难度,同时也减轻学生的抵触情绪。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拼音是识字教材的辅助工具,而不是主导。在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也都是循序渐进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如一年级的口语交际中也是先学会倾听,倾听的同时学会复述,再学会自己阐述。同时通过老师讲解的二年级下册第一课的内容,也深入的了解了对教材理解透彻的重要性。万变不离其宗,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把教材丢弃而用其他东西将课堂填充得天花乱坠,不管怎么样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怎么样使课堂生动形象有趣,我们都不能离开课本。
在一篇名为《“部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深度解读新旧教材之变化》的文章中,里面讲述了新旧教材的很多变化。使用新教材,推进教学改革,最重要的是什么?温儒敏教授认为:回到原点,请老师带头多读书。我们应该多去读,去研究,只有老师带头读懂了,才能把学生教好。
以下是我从课标的阅读方面对一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进行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