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入手一本《穿过迷雾——巴菲特投资与经营思想之我见》,作者任俊杰。
开篇第一节,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巴菲特选择买什么的四把尺子:
懂得的生意、良好的前景、德才兼备的管理人和价格。
关于第一把尺子,实际上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能力圈。投资第一步就是要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哪些是自己懂的,哪些是自己不懂的,在此基础上,坚守自己懂的生意,不懂不碰。关于这一点,我认为绝大部分人分不清自己的能力边界,少部分分清的也可能会跑到能力边界之外去投资。这可能源于我们与生俱来的盲目自信和乐观吧。
关于第二把尺子,良好的前景不仅仅是预测,更多地还是基于历史的判断。要回避那些剧烈变动的企业,变化越大,犯错误的机会自然增加。要寻找那些确定性很高的企业,最好是“结果必然如此”,次好是“高概率胜出”。最终还是落脚在企业的护城河上,即别人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并特别提到巴菲特非常喜欢的市场特许经营权三要素:被需要、难替代和无价格管制。我理解,市场特许经营权是护城河中最好的那种,因为对管理人的要求最低。说到管理人和商业模式哪个更重要,巴菲特的回答是商业模式更重要。但另一方面,伯克希尔又是管理人更重要的企业。这似乎很矛盾,但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巴菲特。
关于第三把尺子,归纳了巴菲特对管理人的六道门槛。最重要的是以股东利益为导向,其它五条都是为这一条服务的。巴菲特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投资大师,更是管理大师,这也是别人很难模仿他的一大原因吧。
关于第四把尺子,就是讲安全边际,这是投资的基石。巴菲特经常说,满足前面三条的企业不少,但最后一条就很难碰到。我们大多数人也是经常在这上面犯错误。巴菲特关于安全边际的理解也有一个转变过程,就是从以便宜价格买入平庸企业到以合理价格买入优秀企业。前者相对容易,后者就难多了。难在如何评估优秀企业的价值,进而确定一个合理的价格。投资的核心是估值,所谓安全边际就是估值跟买入价格的差,估值定了,买入价格就好确定了。这个转变过程体现了巴菲特早期对好价格的追求到后期对好企业的追求,更加注重企业品质和未来前景,从原来偏定量到后来的偏定性,越来越艺术化,所以越来越难学。
那我看了这本部分内容,是不是就可以按照巴菲特指引去买买买了呢,当然不是。
反而更坚定了我不买个股的决心。
一是我不清楚自己的能力圈,甚至不知道有没有能力圈,更谈不上坚守能力圈的事了。
二是我判断不出一个商业模式的前景,让我分析历史数据还是可以的,但怎么从历史推导出未来,不会。
三是我对所有上市公司的管理人都不了解,都没机会接触,我怎么知道他们是不是德才兼备呢。
四是我不会估值,当然不是研报上那种PE、PB的简单粗暴的估值,而是确定一家企业的真正价值,不会。没有估值,那我当然没办法确定我的安全边际到底在哪了。
巴菲特的四把尺子,我一把都没有,怎么可能去盲目投资个股呢,不投才是听大师的话。大师不是还说过嘛,适合普通人的投资是指数投资,这是我目前的投资重点。
那这本书的意义在哪,是不是不需要看了。当然也不是。没有能力圈那就去拓展能力圈呗,巴菲特也不是生而知之的。我觉得这本书就是一面镜子,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这本书有点像工具书,想知道某方面巴菲特是怎么认为的,可以翻开来看看,作者已经帮我们归纳总结好。
所以我还是会认真看下去的。能够从巴菲特身上学习的,那就学好,有些东西是没法学习到的,那就欣赏好。
谢谢作者任俊杰先生!
五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