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事:3年前,在省城住院,邻床小夫妻吵架,女的是教师,对他老公说:你不要总用结果倒推过程,那样没意义。
已经过去了3年,这话一直在我脑海回荡,触动我了,我就是那个好结果倒推过程的人,从结果倒推过程,咋推咋对,但真没啥大用。
很多人说,我也说:如果回到房价涨价之前,啥也不干了,哪怕借高利贷都要在北上广深买几套房。
其实呀,真的再回到从前,所有一切还会一切重演,你的选择不会改变,因为当时你的眼界、你的认知、你的资源、你的家庭、你的背景、你成长经历身处的一切,已经决定了你的选择。
如果我能坐着时光机回到当初,我问自已:「重新面对当时的环境,依然是当初的自己,你是否会100%做同样的决定?」我回答:「是的」。
无论是对毕业第一份工作的选择、婚姻的选择…所有的一切,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再给我100次机会,我可能事后希望做出不同的选择,但实际上如果回到当初你还会重复当初的选择。
我可能在二选一的时候严重纠结过,但是最终仍然做了那个决定。让你重新回去选,依然会做同样的决定。任何决定,放在现在看可能不够理性,但是回到当初,却是综合所有因素后最理性的决定。
人类容易犯两个错误,第一是忘记当初选择的决策过程;第二是马后炮。
如果我总是这样说,只能说明我不肯承认现实,我不认可当时的决定,所以我根本无法从错误中学习,只能从一个错误走向另一个错误。
造成一个结果:生活中栽了跟头,但认知没有升级。本来只是一条弯路,最后却回到了原点。
每个人的生活轨迹由两种因素决定,第一是自己的主动选择,第二是外界的事件。对于前者,我们的认知是:如果让你回到当初,重现往日环境和自己的状态,再重新做选择,你100%会做同样的选择;对于后者,我们的认知是: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无论好坏,或迟或早,迟早会发生。
基于上述的认知,我该如何行动?
首先,对于自己的选择和选择的结果,100%接纳,100%负责。我很多时候不成长,总是犯同样错误,最根本原因是根本不承认现实,也不承认自己当初做这样的决定100%是自己的责任(无论是太年轻还是任性,那就是当时的真实状态,无法否认也无法瞬间超越)。
其次对于任何「意外」,尤其是不希望发生的意外,告诉自己:这些事情,无论好坏,迟早发生。既然一定会发生,那么晚发生不如早发生。早发生,早点跌到,早点爬起来。早一点遭遇学业上的挫折,早一点经历感情的危机,早一点碰到工作中的坎坷。只要你有「承认现实,接纳现状,为自己负全责」的心态,那么每一个看起来不好的事情,都是前进的助推器。
尤其是那些当初看起来非常不好的事情,如果经历之后能从中吸取教训,深入思考,会成为你人生的重大财富。
如果我此刻正在为自己当时的某个决定后悔,我要「无条件接纳现状」: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现状,体现出各种细节,但不带任何情绪,只是客观描述,不评论,不反思;也写下自己当时的决定,仔细回忆自己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
最后,我需要重新审视这些文字,然后告诉自己:这就是我做的决定,我100%负责。如果当初的决定错了,那么体现出我在某些方面的不成熟,我要去看相关的书籍、找人请教、分析自己,找到让自己变得更成熟的方法。我相信,如果我能从中吸取教训,这个经历会变为我的财富,甚至可能发展成为我的优势。
学习过程中会有一个我称为“单向函数”的过程,正着看难,反着看简单。也就是一个问题在你想明白找到解决方案之前,对你来说是很难的,因为你往往陷入其中,信息缺失,不得要领;而假使你通过各种手段找到了问题的解,那么去验证这个解,或者回头看,发现往往是一个很容易的过程。
而这个很难的过程就是构建白盒的过程。你需要把白盒里面的所有逻辑自己走通。而正因为你走通了,有了参与和投入,才能获得全面的体验与认知,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收获才是扎实的、牢固的、累积性的,才能印象深刻。
然而我们很容易浮躁图快,想尽快学习,于是只想看结论,认为这是干货。这是在应该采用白盒策略的情况下,采用了黑盒策略。结论都会带有前提和假设,如果忽略这些光记一个结论,无异于刻舟求剑。从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结论不重要,从假设出发得到结论的分析过程更有价值。这个过程便是白盒策略所能体现的。当严谨的分析,恰当的关联,一致的推理,和准确的计算连接在一起,才有可能取得许多重大的突破。
就像在中学时代做题一样,如果每一道题目想都不想,马上看着答案做,整个过程你会非常省力,你觉得什么都不难,但是却未必会有很大的提高。一学就会,一考就错。学习的过程就像寻宝一样,而其中最大的价值未必在于你找到了那个宝贝,而是在你寻找的过程中,在你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你设法突破心理障碍的过程中,得到的经验才是可以迁移的财富。
宝贝以各种形式存在,每次可能都是新的,通过白盒策略习得的技能,能让我们在新场景下有见招拆招的本事。
————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