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总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马上就要过年了,想想难得的7天小长假,心情还有点小"鸡动"(这个地方不加引号总感觉怪怪的)呢。单位的大红灯笼已经高高挂了,领导也在安排值班的事儿了,大家的心思也都飘逸飞扬了。
且慢,跟着李笑来老师已经学习了近一年的时间了,他可是一直宣扬不过节假日的啊!对于我等来说,不过年恐怕很难,罢了,还是调用一下元认知能力考虑一下怎么把年过好比较现实一点吧。
静下心来想一想,每到节假日,尤其是春节,除了吃吃喝喝,走走串串,貌似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意思。见一些无所谓的人,说一些不知所谓的话,喝一些没有意义的酒,而这一切的原因仅仅是过年了。好一个让自己放松、放纵的理由!我们在这么做的时候,几乎从来没有问过自己当前是否需要休息,采取的这种方式是否真正让自己得到了休息(休息是为了加满油,而不是增加油耗)。大多数人这么做,只是出于惯性而已。这就是因为从来没有正确的、深入的考虑过”过年“这个概念的缘故。
过年,过年,不是为了吃喝玩乐(在物质匮乏的时代,这种追求和习俗情有可原),现在不缺吃、不缺喝、不缺玩、不缺乐,只是缺少遵从自己内心感觉和真正需要的正确认知。
李笑来老师从来不过年,表面上看是多出了工作、学习的时间,本质上是对自己人生和注意力的高度把控。
这个世界的运行方式其实是这样的:注意力投放在哪里,就会在哪里收获成长。比如:把注意力投放在学习上,相关技能就会有提高;把注意力投放在锻炼上,身体素质就会有提高;而把注意力投放在吃喝上,酒量就会有提高(这个我有经验);把注意力投放在追剧上,认识的明星就比一般人多,知道的八卦也会更细致。
你看,你的收获直接取决于自己的注意力投放的区域。关键在于自己的选择。
回到过年的话题,让我们来看看过年期间常做的事情里面,是不是需要集中在过年这段时间进行处理呢?
第一个:吃年夜饭。嗯,这个要参加,不吃年夜饭自己可能没问题,对老人来说是个很大的遗憾。平时不是整天嚷嚷着孝顺吗?正好有这个机会,多跟老人聊聊天,了解一下老人的愿望,在新的一年里,可以有侧重的去满足。不要傻乎乎的先把自己喝醉了,还让老人给你收拾。也不要一直拿着手机看,身在饭桌心在浪。对,就说你呢!
第二个:同学聚会。和一些志趣相投,但平时没时间见面的老同学见面交流一些想法非常必要,但参加一个几十号人的集体吹牛逼大会是不是有必要就需要考虑一下了。同学聚会,重在交流感情,这个目的小范围进行为佳,3-4人为宜,这个规模的交流,热络了感情的同时,往往还会激发好的创意,有益身心。如果聊的嗨了,喝多一次也无妨,但第二天要能按时起床。
第三个:走亲戚。有很多亲戚,我貌似很久都没有交往了,很久了,久到谁结婚了,又离婚了,有孩子了,我统统不知道。主要原因是——大家不在一个圈子里面。网上是这么说的:“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对于亲戚这个圈子,应该是不必强拉,大家明明说不到一块去了,还是要表现出非常亲近的样子,也挺难受的。这种状态下,即使凑在一块儿,只能东一句、西一句的闲扯淡,等着饭点到了开始喝酒。既然没有交集,有些东西该放手的就放手好了。当然,如果有一天,某个亲戚找到了你,不要干打脸的事儿,如果需要帮助,尽量帮一下,坚持好自己的原则即可。因为,那里是你的根,飞的再高,把自己的根拔掉肯定是不明智的。这方面的原则是要有感情寄托,但不要有太多的注意力投放。
第四个:拜访长辈。这个很有必要,但我认为没有必要非得赶在过年集中进行。功利一点说,如果需要拜访的长辈是领导,过年拜访的人多了去了,谁能记住你?如果是自己尊敬的长辈或老师,其他时间去不是更能体现感恩之情?过年拜访总给人一种过年的感觉,这种感觉会把其他感情冲淡,冲淡到别人体察不到你的本意和真正想表达的感情。
第五个:春节晚会。别闹了!
第六个:学习充电。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种计划,利用难得的机会好好看本书,学点东西,或者停下来,认真的规划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个计划很好,只是需要注意一点,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你吃喝玩乐的多了,学习的计划就不会得到落实,至少没法高效的落实。其实,春节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你认识的牛人有机会当面请教了,你纠结了很久的问题可以跳出来看看了(回到老家往往会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唯一的要求就是你要在这方面投入足够的注意力和时间。说句题外话,我们都希望自己对某个问题产生顿悟,但顿悟是建立在长期思考、不断探索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如果有这方面的需求和计划,一定要顶住各种外在的影响和侵扰,像珍惜眼睛一样珍惜自己的注意力。
总之,年还是要过,但是怎么过需要好好思考一下。思考的原则就是要清醒认识自己的需求,遵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盲目的随大流,别人干啥我干啥,别人让我干啥我干啥,那不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