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动漫作品中,很大一部分是以相似于宫崎骏这种极力倡导为孩子而生的艺术形式,着力塑造意境美的鲜活画面,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则是以围绕类似押井守这一类大师的创作主流,这些作品更注重强化思想的解构主义,把过多表面的乌托邦式的外衣抛离,赤裸裸的展示人性更隐晦的一面。
《怪化猫》2007年(豆瓣评分9.2)
导演:中村健治
主演:樱井孝宏
类型:动画/悬疑/恐怖/奇幻
解构主义
第一个故事
“座敷童子”就是偏重江户风的装饰主义,包括浮世绘风格的屏风装饰等等,但是细处还是做足了,无论是配色还是细节都很解构。
第二个故事
“海坊主”纯粹就是对解构主义的致敬作,单从那船上赤裸裸的klimt原画就能看出来。klimt真是华丽丽的画家啊,他的画那真是到哪里都有蓬荜生辉的效果哇。颓废华丽的klimt加上兄妹不伦,这个故事我个人认为是全作最高了。还有金鱼的意象也平添了几分东方的神韵出来。
第三个故事
“无脸怪”画风上回归了第一个故事的江户风,但是把装饰主义降到了最低,情节上开始很意识流很弗洛伊德。此案例典型到我都怀疑剧本作家是不是从弗老某本书找的病例。所以人肯定还是都杀了的,只不过是潜意识杀人,凶手迷迷糊糊觉得有另一个人,为了掩护那个人承认是自己杀的。但那另一个人其实就是她的潜意识或者里人格。
第四个故事
“鵺“画风比较平淡,但颜色的运用非常大胆且令人眼前一新。开头那个男人被砍之后痛苦的跑来跑去的画面怎么看怎么是对席勒的致敬作。情节表面上是一群男人为了争夺天下名香,实际上则是描绘了香道的魔性。至于源氏香那道题,正确答案我觉得应该的确是“常夏”,因为是“琉璃君”出的题么。
第五个故事
“化猫”试图结合清淡华丽art nuoveau和明治厚重风格。整篇叙述一个离世女子的凄惨身世,猫的借用与线索的重叠,让事件与紧张的节奏形成了夸张的效果,更深刻地揭示出女性受歧视的社会背景下的现实批判。
卖药郎,谜之商人,是一个脸上扮着浓妆加上全身散发出妖艳气息的美型青年,夸张的尖耳似乎很显明的强调出角色的神秘与不凡。当他穿行于莽莽众生下,晦暗、罪恶的街巷中,面对狰狞的恐怖面孔依然保持镇定的仪态,足以表明他的澄明出世的高深境界。
表现元素
卖药郎手持退魔剑,只有在知道对方的“形、真、理”(“形”是妖魔的形态;“真”是事实的真相;“理”是人内心的隐情)的情况下才能拔出此剑。因而在故事的推进与讲求真相的紧迫情形下,丑陋的真相被一层层揭开。从而,让人性的鄙陋完全昭然若揭的显露无疑。
单纯从这部江户时期的浮世绘的展现力来讲,绝对是上乘主流艺术佳作。这就是实验性动画的奇幻所在,以保有自我风格、形式、技巧及制作方式的前提下,创造更具差异化的个体化创作,从内涵到形式更回归本体元素的理想化,这是商业一惯的流水线工程复制模式所不能企及的极限发挥。
背景音乐的鼓乐和尖细诡异的笛声,将大量传统民俗元素堆叠其中,反而形成密实的饱满感,丝毫不觉些许强硬的过渡效果。此外,能剧的借代意义也很显然,物化的面具是人性下的一件件华丽的外衣,或妖冶,或恐惧,或憎厄,用强烈的感官形象塑造出典型的人与物之间的平行关系。借助能剧的艺术张力更多元的表现了这种实质的现实艺术的强化效果。着实佩服这种艺术与文化糅合的化学反应。
先锋与复古
如今,日本动画创作与市场需求渐渐失衡,倒不是很担心日本动漫产业的未来,毕竟文化的取舍还是跟随时代的主张,紧靠发言权是没什么讨论价值的。
那么,有关艺术赋予的文化效应,自然是表象下的认知与内化,更深含义是繁衍与进化。怪化猫以凝重的艺术手法,把现实的丑与恶毫无遮掩的剖开内核,用神化的形来表意,用黑暗的怪来显现,这才把真具象化,更艺术化。
海德格尔曾认为,把美丽的事物打破,才叫存在过的美。但他又习惯于引导人们去追求“诗意”的生活。前后两者无不犯了自相矛盾的毛病,但是,回到现实与当下的生活现实中,我们何尝不是矛盾的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