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7岁的青葱岁月,满脑子都是对未来的想象,那个时候总会闪现一个这样的画面:未来有朝一日,要在繁华的大都市,高档的写字楼里面工作,衣香鬓影,谈吐干练优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我没想到,这样一个画面直到27岁才实现一半。27岁,我来到了繁华的大都市上海。我更没想到是,我是以一个仓皇投奔的姿态来到上海。
我曾以为这个大城市的梦再也不会实现了,我会守在我的家乡规规矩矩的过完后大半辈子,结婚生子,收起所有对外面世界的想象,断掉这个年少时的妄念。但可能上帝它老人家看我忍耐得太痛苦,硬是在青春的尾巴上制造了一系列巧合,逼迫我以破釜沉舟的勇气,放下家乡安稳的一切,圆那个梦。
至此,具体哪个大城市已初现轮廓,坐标指向上海。我对它有期待也无可厚非,它是我年少时心心念念的梦,而我把未来这几年或未来N年的快乐,也寄托在了它身上。
我对上海的期待,犹如电影《革命之路》里家庭妇女爱普莉对巴黎的期待。
在电影里,女主角爱普莉是个家庭主妇,她和丈夫是“美国梦”下典型的中产阶级夫妇,生活安稳,经济富裕。但她觉得生活陈腐而毫无生趣。渴望去更远的地方,在全新的环境中享受生活。于是她游说丈夫迁居巴黎,丈夫被他说服。就在他们打点行装准备去巴黎时,丈夫突然升职加薪,于是他迁居的决心动摇了。爱普莉愤怒得打掉了自己的孩子,死在了医院。最后没有人去成巴黎。
这样的结局,导致我们无法得知,爱普莉夫妇若去到了巴黎,是否就会从此过上充满希望和激情的生活。但作为现实中和爱普莉有同样初衷的我,没有家庭的羁绊,就真的孤注一掷来到了上海,那个我心目中象征着“诗意和远方”的城市。
(2)
我也如愿获得一份繁华市中心,高档写字楼里面的工作。虽然没有衣香鬓影,没有谈吐优雅,但好歹是实实在在的高楼大厦,也算是在设想的梦想模型里面。一切似乎都很顺利,态度虔诚的上班,待人有礼,认真仔细,如同初涉爱河,度过了前几个月的如胶似漆。
真是与家乡沉闷乏味的生活状态判若两人啊!但你若以为这种状态将一直持续下去,那就想得太简单了。你若以为一个城市真的可以彻底改变你的状态,那更是太简单了。就像恋人相处久了也会归于平淡一样,我在大城市的平淡期也很快就到来。
平淡期到来,之前的激情退却,头脑冷静下来,恢复正常思考能力,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生活。
的确,梦一般的,并不是刻意计划,只是被不知名的力量和各种巧合推动来到这里。刚刚投入这个城市的怀抱,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带着些许的青涩和羞怯适应这里。逐渐熟悉,思想和言行不断打磨光滑,和周围环境同频共振。与此同时,在感受这个城市五光十色一面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些看不见但客观存在的落差。
比如,体会到:持有生活是残酷和不公平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一种消极。如同自己,出生在四线小县城,千辛万苦挤上高考的独木桥,读大学,读研究生,好不容易谋到一份普通小白领的职业,可这对于许多大城市的孩子而言,只是起跑线而已。
比如,体会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年轻人过着你想都没想过生活。他们含着金钥匙出生,聪明有教养,开豪车,一个暑假可以不同国家连环旅行。关键是他们还特努力,能考进世界顶级学府深造,业余时间副业也做得风生水起。
再比如,体会到:时间是金钱,金钱也是时间。金钱是一种交换媒介,可以享受很好的服务,节约很多时间,会让你更自由做你想做的事情。
再再比如,体会到:自身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局限和盲点,需要一直不断提升意识精进。在过去的成长的过程中,或因为物质资源的不够充裕,造成了自我设限;或因为阅历太浅视野不够宽广,而形成的思维局限。往后需要深入的觉知和学习才行。
(3)
其实,以前生活在家乡的时候,也听说过这些,但由于没有亲身经受冲击,感觉并不是很大。而在这个曾向往的大城市里,由于经济发达,人口多,冲击随时可以体会到。
这种冲击的好处就是,会让人褪去傲气,学会谦卑。因为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其实自己也很普通。有时候冲击格外大的时候,也会感到绝望:自己起点低,差距大,怎么办?人生似乎没希望了,何时才有出头之日?
一般这种时候,积极暗示发挥不了作用,温馨的安慰也无效果。因为事实就是事实,差距也客观存在。
但若绝望得真诚,其实反而会得到一股反弹的力量。诚如刘瑜所说:人有时候需要的,就是真正的绝望。真正的绝望和痛苦、悲伤没有什么关系。它只是“命运的归命运,自己的归自己”这样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命运的归命运,自己的归自己。在这个城市暂时没房子,没车子,没好背景,这些都没关系,这是命运的分配。自身也平凡,也接受好了,就不必再耗费精力嫌弃自己,这里不好,那里不好。既然一无所有,那也就没什么好失去的。那就不如放手一搏,去尽你所能做你需要做的和想做的。
你无法依靠任何人,任何一个城市,得到快乐。于广大宇宙而言,你也只是其中一颗小行星,但不妨碍你有自己的轨迹。
(4)
我相信电影《革命之路》里的爱普莉将和我一样,即便导演安排她们夫妇迁到了巴黎,也不一定从此能过上预想中的生活。因为生活是复杂的,该面对的课题始终要面对,逃避的自我终究要直视。但我以为她也将收获到关于生活本质的东西,那就是全然地接纳生活中的一切,在其中找到自己,走出自己的路。
《一代宗师》里有一句台词: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从自己的小境界到天地的境界,不断上升的轨迹。走出我执,不作茧自缚,有大胸怀大视野,顶天立地的存在这个世界,堂堂正正的参与这个世界,明白天地自有道。
从见天地到见众生,再到自己,则是向下的轨迹。明白天地之大,于是越发谦卑,身段越来越低,低到泥土里,形成谦和、深邃,淡然的气场。所有好的坏的,照单全收。
如一位作家所言:不见众生,怎见自己。
(5)
所以,上海于我,巴黎于爱普莉,都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旅途驿站。在这个过程中,沉闷和乏味,仍然无法避免。此外,还掺杂着绝望,痛苦,脆弱,以及快乐,激情,自由。这种种,才是生活的全貌。生活从来不会允诺任何人,只给你好的。所以,我们其实也不必羡慕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匮乏,各人各自承担。
我们都是在不断破碎和重生中,看清自己真正的样子。即便逃到另外一个城市,仍然有苟且,但相比从前,只知道用岁月静好来掩饰内心的贫乏困顿,要好太多。
无论是苦和乐,眼泪和欢笑,都好过一颗无痛无梦冷漠的心。。做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佯装平静。不必硬撑,强求自己积极乐观。痛的时候,就让它痛;消极的时候,就让它消极;脆弱的时候,就让它脆弱。看着它们,穿透它们,等情绪过了又是好汉一条,打起十二分力气继续做事。我们不需要虚弱的自信,要强壮的自信。
大城市的摩天大楼,车水马龙,绚烂霓虹,虽冷漠,却也温暖。任何路,都不会白走。想去的远方,不妨出发,虽然也有苟且。想追逐的梦,不妨行动,虽然不一定能实现。这行动的一点一滴,都有其意义。让我们去一步步做事,从最小行动开始,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