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读了赫恩曼尼的文章《你好,小确丧时代》。继“葛优躺”以后,“丧文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拿来讨论。根据数据表示,80年代是丧文化的主流。不但如此,80后阅读鸡汤文化也是遥遥领先,而相对于90后,几乎很少有人去阅读鸡汤。 保险从业者与房产中介的确是最爱读鸡汤的两大职业,占比分别达到了22%与20%。而科研人员仍旧如一股清流般排名垫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知做科研”。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尽管喜欢丧文化的他们讨厌世俗和得过且过的颓丧,但是这也是面对生活压力的一种娱乐自嘲。今天下班后想到明天还要上班,总让人有一种身体被掏空的感觉。 熬夜,宅在家里,也成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尽管他们总是慷慨激昂的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者想要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但总会因为某些原因,最后不得不妥协,继续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正是这种丧生活,才构成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小笑话。 朴树有一首歌叫做《平凡之路》,我们都是杂草,就应当过杂草的生活,这叫做平凡。只是有的人不平凡,那就让他们不平凡吧,我们不在乎,也不羡慕,我们觉得这样就挺好,尽管面对生活压迫,无所谓,我们知足。正所谓负负得正,小确丧,小确丧。因为有了小确丧,才知道小确幸。如果说小确幸是生活中的小幸福,那么小确丧更容易让人沮丧,然后在丧生活中感受小幸福。
面对丧生活,即使沮丧,我们会怀着憧憬,面对生活充满希望。我们会解决,会适应,甚至会变得更好。 罗曼罗兰曾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当你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就是UC大数据看到的丧文化本质,与各位负重前行的青年们共勉。
而面对着比父辈们更大的生活与工作压力,90后的小鲜肉们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怪罪社会,仅仅只是借助丧文化进行自我疏导,这样可爱的年轻人,我们又为什么要责备他们这偶尔只发泄给自己的负能量呢?且把丧文化看做是这些年轻人对社会撒了个小小的娇吧。 让我们珍惜身边的小确幸,快乐恬淡的过好我们生活中平凡的小确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