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尧
01
为什么越长大,快乐似乎越难?橘子这样问我。她看似漫不经心,又有点无奈。
我犹豫了一会,说:“也许是我们想要的太多了吧。”
记得小的时候,没有电脑、手机、游戏机,仅有的娱乐就是跟村里的一群小孩子蹦蹦跳跳,做一些在大人看来无聊又无趣的事情。去河里捉蝌蚪、抛石子、扔沙包、跳橡皮筋,就可以玩一整天。那时候简单的快乐,现在想起来依旧很怀念。
回到橘子的提问,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越长大,快乐越难?
马德在《允许自己虚度时光》是这样说的:
"我慢慢明白了为什么我不快乐,因为我总是期待一个结果。看一本书期待它让我变得深刻,吃饭游泳期待它让我一斤斤瘦下来,发一条短信期待它被回复,对别人好期待被回待以好,写一个故事说一个心情,期待被关注被安慰,参加一个活动期待换来充实丰富的经历。"
"这些预设的期待如果实现了,长舒一口气,如果没有实现呢,自怨自艾。可是小时候也是同一个我,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看蚂蚁搬家,等石头开花,小时候不期待结果,小时候哭笑都不打折。"
期待越多越容易失望。以结果为导向的生活态度,我们会失去很多快乐。
02
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从小就被设置成一种模式:喜欢用“有用”和“无用”去判断一件事的价值。看漫画书,家长说不务正业,画画,唱歌,摄影,都是浪费时间,那些我们想要做的、有趣的事情,往往是被人们视为“无用”。
所以我们养成了一种习惯,在做一件事之前,习惯性自觉不自觉地在心里衡量这件事的价值,能得到怎样的结果。
学习为了考试,工作为了赚钱……似乎所有的事情必须有用,才值得我们去做,不然都是白费力气。
其实,当我们不那么注重结果,尽情投入的时候,我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快乐。
生活中,我们被那些所谓有用的事情,压的喘不过气,反而是那些看似无用的事情,让我们在绷紧的生活节奏得到调整和舒缓。
曾读过一本古典老师的书《拆掉思维的墙》,文中写到投入的乐趣时,他说:“一个婴儿在玩的时候咯咯的笑,并不是因为这个游戏会让他获得什么,我们在演奏乐器的时候觉得开心,并不是因为我们就通过这个拿到钢琴十级。我们在听笑话的时候哈哈大笑,并不是因为我们要记录下来这个笑话来炫耀给别人,我们在看小说的时候觉得心向往之,并不是因为这本小说能让我减压。”
因为所有的乐趣都源于全情的投入,而不是投入后的结果。太看重结果就失去了原本的乐趣了。
03
我有一个学姐西西,理科生,喜欢看书写作,同专业的人都很不理解一个理科生怎么会跟文字搞在一起。
他们常问西西一个问题就是“你写这些有用吗”,西西回答“没用,但我喜欢。”做一件事,喜欢就够了呀,想那么多干嘛。
有一次我调侃她说:“哟,西西要当大作家了呢!”她说:“从来没想过要当什么作家,只不过写着来玩,自娱自乐罢了。”
对啊,很多事,喜欢就去做了,不为了什么,悦己而已。像我们看书,不是为了成为一个多么博学多识的人,只为看看在我们的世界之外,还有怎样的存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悟书中的人生百态,曲折离奇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兴奋,酸苦,甜蜜,感动的情绪,心向往之,这是读书所能带来的快乐。
读书是一种享受,为了读书而读书,便失去了读书的乐趣。
04
“原来生命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浪费,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这次浪费是否是美好的。”
允许自己虚度时光,我们不用想做某一件事会得到什么,而是尽情投入,静静地充分地享受那个过程,享受它带来的美好,便不虚度。
克里希那穆提《生命之书》说:“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在意时,美丽细微的一切才慢慢浮现。”
当我要做某一件事,别人对我说,那没用,我只好笑笑不说话,因为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如果做什么事都需要理由,那样活着不累吗?
人生已经那么艰难,多给自己一些快乐的理由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