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要学习急救?
四年前,我与跑步结缘,此后跑步便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能促进我的身体健康,而且能保持我的心情愉悦。在近几年参加马拉松赛事的过程中,时常听说猝死的事件,让我意识到急救技能的重要性,也了解到赛道上还有一个守护天使的身份---急救跑者。我想学习急救方面的知识,一方面,如果考核通过,以后可以尝试做急救跑者,承担一份社会责任;另一方面,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有知识和技能在手,也可以不太慌张,懂得如何应对。
2、急救培训学到了哪些?
7月21日,正值孩子暑假时间,我参加了苏州市户外登山协会在苏州市红十字会举办的第59期急救培训。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理论机考,心肺复苏实操,创伤急救包扎。舒服宽敞的教室,生动幽默的老师,亲密熟悉的学员,让一整天的培训乐趣多多,我们也收获满满。
首先跟我们见面的是苏州市户外登山协会的曼琳老师,一看她就知道是经常运动的人,不仅气色好,身材好,而且做事头脑灵活,雷厉风行,效率极高。开课之前,她带我们到楼下拍合影,只见大家队伍站好,她非常麻利地咔咔两下,不到一秒,就自信地把照片拍好了,让我十分佩服。
接着曼老师介绍今天给我们培训的是李式键老师,别看李老师年纪大,他可是一位拥有3万多粉丝的网红老师哦!李老师幽默地反驳道:我不是网红,而是被网红,因为学员把我上课的视频发到抖音,就一下子火了。
在了解到大家都没看完视频,曼老师请李老师帮我们梳理一遍理论知识,确保大家能一次通过今天的机考。只见李老师慢条斯理地针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提问,大家模棱两可,在下面勇敢竞猜,李老师拿出认真专业的医学态度,再三强调:不要乱猜,急救知识是非常严谨的,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
复习完理论知识,我们50个人,被分成2组,一组上午先去机考再学习包扎;剩下的另一组,跟着李老师学习CPR心肺复苏。我被安排在另一组,按李老师点名的顺序,我们围成一个半圆,站在李老师周围,听他详细讲解并演示心肺复苏的全部流程,具体说来,总共有6步。
第一步:先观察环境,确保环境安全。
第二步:判断患者意识,轻拍重唤,应正确地呼喊:“喂,你怎么了!”李老师学起不专业的拍打和呼叫,如:“喂,你还好吗?”“喂,你死了吗?”引得我们哄堂大笑。
第三步:确认患者脉搏,按脖子甲状软骨旁开2指的位置;无脉搏,进行下一步。
第四步:胸外按压,按压部位:胸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按压方法:双手掌根同方向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上半身前倾,双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有节奏地按压30次;李老师还介绍了几种不正确的按压方法,如:跳跃式,洗衣式,搬家式等,李老师演示的动作和神情,让我们笑个不停。
第五步:打开气道,左手放置患者额头,右手抬起下颌;保证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
第六步:人工呼吸,左手还是放置额头,并用兰花指捏紧患者鼻翼,吸一口气,张大嘴,口对口进行吹气,特别注意换气时捏鼻子的兰花指也要松开。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是30:2,所以按压30次后,立即进行2次人工呼吸。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是难点,老师又演示了一遍。
李老师演示完毕,要求我们按站队的顺利轮流实操演练,考核过关。我是第二个,上去时还有点紧张,按压的动作李老师提醒我,身体要前倾,手臂要垂直,经老师指导后,按压也变得轻松许多。
每个学员演示时,李老师都认真逐个点评。李老师一会说:病人的眼睛要被你按坏了,因为学员人工呼吸捏鼻子时,手也不知觉地压住了患者的眼睛;一会又说:你看他又在搬家了,因为学员操作时,身体也在不停地左右移动;过一会儿,听到李老师说:病人这样被你按,内骨都断掉了,按压力量太大了。李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课风格,给整个课堂增添了不少笑料。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会了CPR的全部流程,并轻松地通过了第一场考试。
第二场考试是理论机考,因没有复习充分,心中还有点紧张,不过老师安慰我们说:题目很简单,只有50道单选题,考80分就合格了。于是我放心大胆,从容答题,幸运地一次通过了。有位大神居然考了100分,实力很强大。
下午我们学创伤急救,授课老师是一位有着丰富医学,心理学,急救经验的薛花老师。时间有限,她言简意赅,直奔主题,重点给我们讲了6种止血的包扎方法。为了让课堂生动些,老师特地邀请一位学员上去当模特,给我们演示了所有的包扎方法,并留出半小时让我们两两组对进行演练。
课堂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一个做受伤员,一个做救护员,对手,头,胸部等部位进行包扎,各种方法尝试后再角色互换。头部包扎最有意思,眼看着受伤员一个个变成陕西民工,大家哈哈大笑起来。最后一场就是包扎实操考试,采取的是抽签方式,每组学员用抽到的包扎法进行包扎,完成后给老师考核评分。我们抽到的是加垫屈肢止血法,比较简单,一次性通过。
3、学完后需要做什么?
我们课程学完了,证书也即将拿到了,关键是你是否具备合格的实操能力。正如培训结束前,李老师给我们介绍气道异物阻塞和溺水处理方法时所说的,我们的学习是为了生活中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学以致用,提高大家自救互救的能力,不至于在危急关头束手无策。
我想学习一次课程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定期复习,多参加相关培训,多向经验丰富的前辈学习,多积累经验,真有事时我们才能沉着冷静地面对。人人学急救,急时救人人,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到急救队伍中来,在危难时刻,人人多一分努力,社会就多一份温暖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