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有句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讲的就是人性在利益面前有时是经不起考验的。不管是物质的还是心理需求的。每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趋向有利的一面,避开有害的一面,这是人性,人的本能。
而我们要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因素,利益就是我们不可或缺需要我们去学习和掌握的一个因素。
比如:
A例:孩子要吃雪糕,家长担心吃多了肚子痛。拒绝以后孩子会怎么做呢?在部分孩子会撒娇、缠着父母要,再不行大哭大闹、满地打滚、撒泼耍赖,反正你不给,就是不行,就是不答应,就是不起来。最后,往往父母就败下阵来,尤其老人基本上过不了这一关。很多时候看似孩子不懂道理不明事理,但在这个过程当中,只有家长是最糊涂的。孩子很清楚他想要什么,他明白满地打滚得到他想要的好处。也就是他想得到的利益是可以通过满地打滚来实现的。如果你答应了,就是鼓励孩子,用错误的方式得到他想要的结果,变相性的就是用错误的方法得到他的利益。
想要纠正孩子不好的行为,首先得明白孩子焦点肯定不是停留在坏行为,他用坏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得到自己的好处得到自己的利益。从撒娇-哭闹-满地打滚,他的行为可以随处变、随时变、随机变,当他的目标(利益)如雪糕就一直没变。目标是坚定不移,家长发现不鸟。孩子关注的是我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得不到就胡搅蛮缠、满地打滚,什么方式不重要只要达到我的结果,我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B例: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过度去照顾孩子。也不要平时这个不让那个不给,生病的时候,这些东西全部都堆到孩子面前。过度关注,就等于孩子可以通过生病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爱。也就渐渐地在鼓励孩子生病、诱导孩子生病,因为他平时得不到的,一生病全部得到了(吃的喝的玩的,还有父母的陪伴全来了)。在孩子意识当中,想得到父母的爱=生病,所以当他过度无助,想让父母陪的时候,等式就出来了,就生病啦。前期是装的,后面就变成事实了。通过这种模式来达到父母的关爱 。
如何有效的去解决这些行为呢?如何终止孩子通过错误的行为获得利益模式呢?
如B孩子生病的案例。家长应该做的是孩子在健康的时候多一些爱的传递和表达。在孩子生病的时候,我们只要正常的照顾孩子,同时告诉孩子:你看不生病多好,爸爸妈妈不生病,想吃啥想干啥都可以;不生病多幸福,你看其它小朋友不生病在外面玩的多开心啊;不生病,可以踢球啊/捉迷藏啊/出去旅游啊/吃雪糕啊/看电视啊/玩游戏啊。。。生病了只能在家待着,你看身体健康多好啊。你慢慢也要长大,你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啊,爸爸妈妈不能100%的随时随地的24小时的在你身边。
就是教会孩子为自己的健康负责。所以家长平时在孩子成长中多一些陪伴和认同,让孩子把生病与不能吃好的/不能好好玩/不开心/感受不好等等 划等号。而不是让孩子认为把生病可以得到爱划等号。所以,在孩子生病时,我们要正常的去照顾他。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孩子会通过错误的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如何去终止这种模式呢?
1、终止错误的行为。
1)告诉孩子过去的这种哭闹啊、打滚啊。。。都无效了,从今天开始,妈妈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了。
2)如果因为过去都是家长的疏忽容忍,我们可以很坦白的简单的跟对方道歉:过去都是因为爸爸妈妈错误的教育、或者因为爸爸妈妈的允许才会导致你有这样的行为。(不要指责孩子,过去大家都处于无知的状态,所以家长自己来承担这份责任,把优雅的一面留给孩子,让他舒服的没负担的去改变,孩子也不会去对抗)。
2、建立新的习惯。
过去错误的行为获取模式打破了,那我们就要建立新的行为,获取他想要的结果。告诉他从今天开始他需要怎么做,才能得到自己的需求。比如你要好好说,爸爸妈妈才能跟你好好沟通。你要身体健康,爸爸妈妈才能更好的去照顾你陪伴你。把正确的行为跟孩子的想要的结果挂钩。同时要告诉孩子,如果你没有这些正确的行为,用错误的行为,爸爸妈妈不会满足你,你还得为自己相应的行为承担一定的责任。
3、狠抓第一次。什么叫狠抓第一次呢?
1)共同商定的规则后,孩子第一次立马就做对了。
家长需要确认他,认同他,点赞他,确认他是什么样的孩子。如:哎呀,你太棒了,妈妈今天发现,你真是一个自理能力很强、管控能力很强、情绪控制能力很强,你是一个坚守规则的孩子。。。你真是太棒了,对自己负责。给他不同的身份定义。这个逻辑不断的定义完之后,更加确认了他下次会用正确的行为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2)共同商定的规则后,孩子第一次就做不到。过去的错误行为导致他一下子改变不鸟那么多错误行为,那怎么办呢?
A、家长要做的就是和颜悦色的表达我们的原则、我们的立场,并且坚定的坚持原则。(规则肯定是在亲子关系没问题,共同商议出来的)比如孩子去超市买玩具,一个月就能买2次玩具,他特别喜欢的可以下个月买。超额的规则,哪怕孩子哭闹,也要坚守。
B、家长可以说:你在妈妈心中一直是一个遵守规则、言出必行、信守承诺的孩子。我们已经制定规则了,我们就要做一个遵守规则的孩子。妈妈告诉你,说买就不买,你今天就算把地刨个坑,嗓子哭破,眼泪流干,妈妈也不会满足你,你想哭就在旁边哭,妈妈在旁边等着你/妈妈工作。这时就在旁边不用管他。他会边哭边看你的反应,如果你没有反应,他想没希望没指望了,他就起来摸了眼泪说一句,妈咱们回家吧。孩子懂得随机而变,随机而动。
C、我们要支持这样的原则。所以呢,妈妈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让他感受到没有期望没有可能去满足他的结果时,这时他就放弃了挣扎。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孩子会去说没有结果的没有意义的事情。
这是我们要思考的核心关键,下不为例 ,就是不能容忍孩子错误的行为继续。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刀子嘴豆腐心,话要说好、说温柔、说舒服,不要攻击他、不要去否定他、不要去打击他,但你内心要坚持原则。你要知道什么是对孩子真正有利的,什么对孩子是有伤害的。不要做刀子嘴豆腐心的家长 ,嘴上不饶人,把孩子骂了一通、指责、批判了一通,然后行为又满足了,然后还告诉孩子,下不为例哦。所以,只要你做到了,孩子就会做到。这就是把好行为和他想要的利益结果挂钩。
4、及时确认。
1) 孩子做到了,我们就要及时跟倔兑现好处。如他好好跟你沟通了,你要好好回应他:你好好的控制了自己的情绪、竖起大拇指及时确认、或者我们答应他的某个需求,及时满足他。这些都是没有问题的。
2)孩子做不到。要承担相应 的后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定期的去总结、定期的去确认这个结果。说到就要做到,孩子要坚守原则,则时家长也要坚守承诺,你答应别人的事情 一定要做到。少讲道理 ,多做坚持原则的事情,不否定他、不批评、不指责他,这叫合理的,正确的表达确认、表达拒绝、表达回馈。
所以,低标准,严要求,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的成长,不断进步。
如果一个家长在孩子的成长当中,不能把握这4个步骤,不能把握核心关键,那孩子很容易反过来通过各种坏的行为控制家长。如当孩子说:妈妈不是一个好妈妈/妈妈我不爱你了时,妈妈这时是受他言语的控制于否,也决定了孩子的行为。这时,妈妈一定要表达自己的立场,正确的与孩子互动 ,一个家庭必须孩子做回孩子,家长做回家长,孩子通过家长正确的引导 ,家长要合理的去教育 ,那么孩子才会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孩子。
这里强调一点:前面讲到,孩子得到什么样的好处,我们尽量的不要用物质金钱去诱导孩子。如你做到什么样子,我就奖励你多少钱,虽然行为是积极的,动机是有问题的。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奖励你或者是满足你物质,或者跟你买什么东西,跟你做好这件事是两码事。你做好这件事情,是对你自己的人生负责,结果好本来就是一种奖励。妈妈给你的东西,是妈妈表达对你的爱,跟你结果做的好与不好没有关系 。既使妈妈没有给你这些东西,你也应该把这件结果做好。
这是我们家长应该明白的,不要用物质和金钱去诱导孩子做出看似正确的行为,动机是错误的。
这堂课里讲了规则,鼓励大家跟孩子制定相应的规则,但规则的制定主要有以下核心:
1)客观辩证,不要啥事都用规则;
2)规则必须是双方共同约定的;
3)一定是在亲子关系正常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