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和内观我们一般不建议多做。为什么呢?很明显,因为他们耗费我们的精力。
我们静坐和禅修的目的也是为了积聚自己的能量,而最好不要过多的耗费自己的心神。
但是很多一起打坐的朋友,在坐下来的时候容易心生散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提出了用观想的方法。
总体的选择是,在禅修初期,多练习以“止”生“定”,在体内能量比较多时可以多练习以“观”生“慧”。
如果在初期一心要追求观的效果,那么就有可能欲速而不达,越观身心越累。
一、观想的目的是为了锻炼我们的专注力。
我们很多人静坐的时候,不是他的方法不对,而是他的精进力不够,不能静下心来坚持。
一坐下来就心里走神,胡思乱想,一会儿想哎呀,等一会儿上班会不会迟到?一会儿又响了,他咋做完了该做点什么饭吃?那么你想这怎么能够集中起精神打坐呢?
还有的朋友坐下来,他心思倒是很不会走神。但是你看他闭着眼睛打坐,一会儿东倒西歪,一会儿前赴后仰鸡啄米一样只点头,甚至睡着了。
所以说为了防止禅修的昏沉和散漫,我们采取了观想的这个方法。
观想就分为了观想内部和观想外部这两个类。分别叫做内观和外观。
二、内观就是关下我们的身体内部。
那么有的同学会说,内观向身体内部看,怎么观想?眼睛也进不了身体里面呀。
其实我们的重点不是观,而是想有意念去引导自己的思维,注意身体的内部。
先进入气功态之后,然后全身放松,从头部到身体不断的一步一步放松。
然后从自己的头部开始观,想先观想头顶观赏眼睛观赏鼻子,想嘴唇,观你的耳朵,观想呼吸,想着空气怎样从你的鼻腔进入身体。
三、外观就是观想身体以外的世界。
比如说观想你远方的一座山观,想你来到苏州的穹窿山里,身处于茂林修竹之中,呼吸着清冽的空气。
关系到你身处于苏州林园山上,在苍松翠柏之中,静静打坐。
但是我们讲的外观一般是观想别人的气和身体上的光。当然有的法门,他讲的是说慈悲是外观,各个法门不同而已。
四、内观易专注,而外观易散乱。
向自身身体内部观想容易引起注意力的专注思维。
人的思维在内观的时候容易集中,同时气血也容易引导向内流动,而不至于发散,但是外观就不同了。
向外观想容易引起人的思维的分散。不知不觉的就会分散人的注意力,让人容易产生散漫,而散漫是禅定中的最大的障碍。
五、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不管是修止修观还是修定修慧,都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法力专注力和观想能力,所以这些都不应该作为目标来追求,当你的专注能力达到一个层次,就应该把注意力放到定上面。
所谓定慧双修,我们一定要把它作为最主要的目标。
等到定和慧都修好了,我们才能把无为作为最高的追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