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梦中重遇病逝的前夫,却不知如何向自己丈夫罗尔基言明。她丧夫再嫁后考虑到物质生活以及相处的尴尬,将儿子寄养在外祖父母与舅舅家,因为罗尔基的父亲同样久病,需要照料。之后她得知自己身患重病,隐瞒病情,也要前往拉萨;罗尔基不放心妻子,跟随上路;寄养的儿子诺尔吾也由舅舅送到她身边。
在旅途中,她知道自己病重不久于人世,向丈夫说出了心底的秘密。在她逝世后,她的丈夫和儿子继续拉萨之行,不仅为了完成俄玛的心愿,也是为圆满自己的遗憾。
2018年六月由松太加执导,容中尔甲、尼玛颂宋、赛却加主演的《阿拉姜色》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与观众见面,并且获得了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大奖和编剧大奖。
影片讲述了,一位年轻的藏族女子患病为尽前夫的遗愿而踏上拉萨之旅的故事,娓娓道来的故事细腻而且极具震撼力,打动了众多观众的心。
而上面所说的“她”,便是这部影片的女主人公——俄玛。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俄玛,我想说,她是一个“圆梦者”。俄玛第一次出现在镜头里的是她抽泣的哭声,她的前夫托梦使得她惊醒,罗尔基听到哭声赶忙关心到:“是不是不舒服?”她只说道:“天亮了吗?帮我擦塞生火(祭奠死者的仪式)。”俄玛独自端在火旁望着它,镜头渐渐暗去。
第二天,她来到医院得知自己身患重病后便决定去拉萨。走出医院看到自己的丈夫,隐瞒了病情。那个时候的俄玛,表面上是绝不妥协的倔强,内心是温柔细腻。临行前,俄玛拎着一大袋衣服到家里,她一件一件的拿着与罗尔基的肩膀进行比对,罗尔基不解到:“为什么给我买这么多衣服?”“我怕我走了之后,你懒得洗衣服”俄玛低下头。
俄玛就是如此吧,明明舍不得却不承认,回应的时候总是冷漠的,把自己前夫的梦看的比什么都重要。她的倔强让人觉得可怜和心疼。
在“朝圣”的道路上团圆的一家三口,各怀心事,看似亲密围坐在篝火旁,却又对彼此沉默。罗尔基唱起《阿拉姜色》饮酒击打节拍,打破了沉寂。以酒壮歌喉,以歌助酒,其乐融融。可惜此时此刻三人的心结依然在,俄玛病情也在不断加重在。
篝火旁的一夜,不得不承认,是美丽的一幕,也留给影片内外的人儿可用来追忆的惘然之情。之后俄玛向罗尔基道出了两人感情如此的秘密,罗尔基听了以后,温柔的躺在了妻子的身后,悄悄的。这一幕镜头如月光般,冷。
《阿拉姜色》勾勒出两位主人公在生死别离时的情愫,有不甘也有释怀。
最后,影片安排罗尔基与诺尔吾继续拉萨之行。罗尔基前往寺庙为俄玛悼亡,并且将其与前夫的合照贴上庙墙,片刻后却又取下,将照片一撕为二,电影中不做浮夸的刻画,只是这个细节,便将罗尔基的醋意自然流露。
我们也能感受到男主人公内心的翻滚。诺尔吾将父母的照片重新粘起。在影片最后三分钟,诺尔吾与罗尔基道出自己对父母照片的不舍与追悼。
罗尔基一边帮他剪头发一边带着哭腔:“没事,等我们朝圣完后,将你的父母安放在甘丹寺”。
父子二人完成了对彼此的接纳。在亲情面前,所有的隔阂也随风而去。
影片最后罗尔基给诺尔吾剪头发景象作为朝圣旅途的离合悲欢的结尾,勾勒出普通人的爱即是羁绊也是陪伴。
回想起九月我踩着山地车骑行川藏线时,一路上看到有三人结伴磕长头朝拜,有拖家带口的七人,也有独自一人。
朝圣者们在路上的光影里,双手合十举过头顶,全身伏下额头叩地,他们站起、跪下、伏身在地,一遍又一遍。
那天傍晚的天光从他们的身后照来,在青灰色的马路上投下长斜的影子。
虔诚的景象,他们的力量,我的视线模糊了。可我想象不出他们身后的故事,感谢《阿拉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