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自己和父亲越来越相像了?我记不清了。或许是因为父亲老了,而我也已经不再年轻。
说来有些奇怪,这种相像的感觉一经萌发,就变得势不可挡,大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到思维方式和生活细节,我和父亲之间的共同点越来越多,甚至就连眉眼之间,竟也都有几分相像起来。
这真是有些不可思议。要知道,打我记事儿起,就没有一个人说过我长的像父亲,是的,从没有过。
记忆中爸爸的朋友有时到家里小聚,酒席间常常会一本正经地对我说:说真的,你小子的模样,照你爸年轻时可是差多了。小时候我通常就会负气地丢下碗筷,长大后虽不得不陪个笑脸,心中亦有万头神兽奔过。
毋庸置疑,父亲年轻的时候是个大帅哥(当然现在也是),而我无论怎么勉强,的确很难和帅这个字沾上关系。
我严重怀疑,这种颜值上的差异,潜意识中造成了我与父亲之间的隔阂。虽然我的五官和妈妈也不太相像,但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所以,在与母亲同行的三十二年间,我一直坚定地站在她这一边,凡是母亲赞同的我就赞同,凡是母亲反对的我就反对,凡是母亲反对而父亲赞同的,我坚决反对。
青出于蓝,但是我输在了起跑线上。
02
父亲是个乡村教师,但是他并没有教过我,我甚至都没见过他讲课的样子。因为在我三岁那年,他就已经是校长了,不但负责高年级的总校,还要管理附近九个村子的低年级分校。现在想想,其实还蛮厉害的,因为那会儿他不过三十出头,真算得上是年轻有为了。
然而,对我来说,这几乎没有什么意义。现官不如现管,我对所有任课老师的尊敬程度,比对他虔诚多了。好几次父亲到我所在的小学“视察”,而我正站在教室门外罚站呢。
按照现在的话说,我是散养大的。虽说那个年代的孩子散养并不奇怪,但是校长家的孩子也散养,终归还是会有很多人不相信——但是我发誓,父亲真的从来没有管过我,一次作业都没检查过,讲故事辅导学习之类的,更是没影的事儿。他每天早出晚归,压根无暇理我,尽管我并不知道他在忙些什么。
除了刚入学时有一次因为想辍学让他很生气外,我不记得小时候和他有过什么冲突,甚至也不记得和他有过什么互动,当然他也从来没有打过我(别以为我爸不会打人,有些隐私这里就不展开了)。
我知道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被父亲暴打的痛苦记忆。说真的,不是我站着说话不腰疼,也不是我有受虐倾向,换个角度想想,父子之间,打和被打,尽管有些畸形,但未尝不是一种情感的连接。
青出于蓝,矛盾是重要的催化剂。
03
十一岁那年,我到镇上读寄宿制的初中,自此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集体生活。从时间和时机来看,集体对我性格的塑造,比家庭重要多了。
起初,母子分离给我带来了生活和情感上的双重不习惯,后来终究也慢慢适应了。然而对于父子之间的分离,我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记忆。
只是,我明显感觉到,父亲对我的关心,开始逐渐增多了起来,可能是因为他的工作没以前那么忙了,可能是因为家庭中出现的那个巨大的变故使然,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他只能周末和假期才能见到我了。
爱和关心这件事,什么时候来都不算晚,可惜的是,却并不一定会出现在准确的时间。
在那个自我、个性和荷尔蒙疯长的人生阶段,关心和陪伴非但不会被视为爱,还往往会成为羁绊,对我而言尤其如此。我已经习惯了野蛮生长,习惯了孤芳自赏,习惯了自娱自乐,这个时候,任何外在的情感输入都可能被视为一种无形以及无聊的干涉。
现在看来,从那个时期开始,情感上的需求关系,就发生了强烈的逆转。父亲越来越需要我,而我,刚好相反。
或许是因为我从小并没有被暴力对待过,或许是因为家庭中出现变故的特殊因素,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天性就心思细腻多愁善感,所以,青春期各种情感冲突在我身上虽然存在,却始终隐而未发。
我是乖巧懂事的“别人家的孩子”,这种人设直到高中毕业。
青出于蓝,动力蓄积。
04
中学时代,和父亲之间第一次也是唯一的重大分歧,来自于中考后的路径选择。因为落榜于当时最流行最热门的中专,所以,我要决定是读师范还是继续读高中。
父亲建议我子承父业,上师范,然后和他一样当老师;母亲的文化水平没有父亲高,她只是担心我小小年纪当老师会被学生欺负,所以希望我继续读高中。
还记得前面说过的原则么,凡是母亲反对而父亲赞同的,我坚决反对。所以,答案很明显,我高高兴兴地到县城里最好的中学报到了。
有了中考这件事做铺垫,高考填报志愿时矛盾就没有那么剧烈了,我再次拒绝了子承父业的可能性。尽管我当时并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将来要干什么,但是有一个念头非常坚定,无论如何不会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
此后多年,尽管我愈发觉得自己身上具备天生的教师基因,但却始终对教育事业充满了强烈的抵触情绪。本科毕业后,曾短暂留校,也代过一些课,反响还很不错,但我在研究生毕业一年前就迫不及待地与学校解除了劳动合同——我要彻彻底底的切断与教师这个职业可能的联系,不给自己留一丝后路。
现在想想,之所以如此决绝,可能不是因为职业本身,而是与父亲潜在的隔阂,以及在青春期那种未竟和未发的剧烈情绪。
青出于蓝,即将淬炼。
05
高考那年,是父子关系重要的分水岭。
那一年,我的个头终于勉强的长到了一米七零,尽管依然属于“次品区”,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已经比父亲高了足足五公分——你帅吧,但是我比你高。
那一年,我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尽管我高考发挥的并不理想,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个大学生了。这一次,不仅要离开家,还将离乡背井到大城市去读书了——谁还会稀罕回村子当教师?
请原谅我的浅薄,但年少轻狂,谁不曾有过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虚荣?
其实我的父亲并非没有成为大学生的机会,他在回乡教书前曾就读于省级重点高中(比我的高中牛多了),只是因为时代的原因,没有参加高考。后来这屡屡成为我取笑他的理由——我曾经笃定地认为,如果我生在那个时代,一定会像老三届那样参加高考,而不是像他一样,黯淡回乡。
带着全面超越父亲的喜悦,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在大学校园里迎来了成人礼。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06
都说父亲是一座山,翻过之后,景色豁然。
大学里我遇见了很多学识渊博的老师,接触了各门各类各式各样的知识;结识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逐步认识这个陌生的花花世界;参加了花样繁多的社团活动,并试着藉此打开学校和社会之间那扇虚掩的门......
这其间的种种,无论是精彩的,还是残酷的,都是父亲不曾告诉我的。也许是因为他自身的局限,也许是因为我也并没有请教于他的意愿。毕竟他从小就不是我的老师,而我也早就习惯于向外而不是向内获取问题的答案了。
大学毕业后,我又读了研究生,随后到北京工作,就职于一个名头听上去还挺大的机关,经常飞机火车奔波于祖国各地。我的人生开始变得眼花缭乱,但是与父亲之间,却渐行渐远。
距离并不一定必然会产生美。对于长期缺乏有效连接的人而言,距离越远,隔阂越深。
大概也是从上了大学开始,我开始越来越多地发现父亲身上的缺点,越来越看不上、看不惯甚至看不得他的很多做法。少年时野蛮生长的缺憾,青春期隐而未发的叛逆,成人后展翅高飞的傲骄,集体化作任性肆意的责怪和抱怨。
并非只有父母嘴中会有“别人家的孩子”,孩子心中也会有“别人家的父母”。
青胜于蓝,而轻于蓝。
07
二〇〇八年,我做了父亲,父亲成了祖父。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我迎来了与父亲和解的重要契机。
但是,并非每一个契机都会成为转机。
或许是因为我的叛逆期来的太晚,或许是因为我思想中的成见太深,纵然已经认识和体会到为人父母的种种艰辛,却依然抵不过育儿过程中新生的种种矛盾。
“孩子不能吃这个”“不能这样养孩子”“您看就是因为您这么养的我,我才有了这样那样的缺点和缺陷......”
争吵日渐频繁,也一次比一次剧烈,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大概彼此都有点受够了的感觉。
然而,育儿这件事,和我此前遇到的其他挑战完全不同。不是说你拼命努力就能做好,很多时候往往会适得其反;也不是说你读读书就能把问题解决,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迷茫的时候,只能凭心而定。当所谓的理性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也只能诉诸于感性——无论是专家还是朋友,在为人父母这件事上,我们终究只能给予自己的父母最高级别的信任。
所以,我经常一边试图“纠正”着父亲的思想和行为,一边又不得不求助于父亲的判断;而父亲也经常一边负气地说甩手不管,一边又在出现状况后第一时间出来救援。
就像我前面说过的,打和被打,是一种畸形的情感连接;在不停的争吵和斗气之中,在与父母共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与父亲之间竟然也逐步生发出“不打不相识”“不吵不相知”般的默契。
青出于蓝,反观于蓝。
08
我从来没有想过,母亲会以那样猝不及防的方式,离开我的生活。然而,人生无常,事情就那么真真切切的发生了。
在母亲的葬礼上,我和父亲彼此安慰,说着最动听的话,安抚着最伤痛的心,尽管彼此都明白无济于事。但是,我的奶奶也是在父亲还比较年轻的时候去世的,我的彻心之痛,父亲比任何人都懂。
都说儿子和母亲最亲,可是再怎么亲,也是此情可待成追忆了;再怎样不舍,人生也只能迈步朝前走。
这一次,父亲终于进入了我的人生视线,并且从亲子关系的边缘来到了中间。
我们对面而坐,相望凝视,原来不经意间,他已经这么老了。回想他走过的人生路,特别是青年中年老年,他所遭遇的一个又一个的情感打击,我心如刀割。
母亲走了,我再也不能失去父亲了,我要给他最快乐最幸福的生活。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对父亲的成见一旦放下,亲情的河水瞬间溢满所有的沟壑。原来我和父亲之间,从来也并没有什么隔阂,那些看似剧烈冲突的背后,深藏着未曾表达以及不知如何表达的浓浓的爱。
慢慢地,我发现父亲就像一面镜子,真真切切地映射着我的样子。
父亲的细腻,父亲的责任心,父亲的仗义,父亲的无私和忘我,竟然一点都没失传的镌刻在了我的身上。
即使是我极度反感的那些令我难以忍受的缺点,比如啰嗦,琐碎,对自己吝啬,胆小以及格局和视野上的局限,在我身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尽管我曾经狂热的想要撕掉这些标签,也以为自己已经进行了彻彻底底的改变,但充其量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原来我和父亲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上区别。我曾经对父亲的那些不满,亦只不过是对自己不满的外在表现罢了。
青出于蓝,毕竟青出于蓝。
09
女儿在我和父亲的关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比如,她曾经一本正经的跟我说,爸爸你和所有人说话的态度都很好,但就是和爷爷态度不好;比如,我对父亲哪怕提出一个很小很小的意见甚至是建议,她都会坚决地为爷爷打抱不平。
这真的很奏效。即使对父亲这边我还有一个逐步改进和偶有反复的过程,但是女儿的话我必须高度重视。这种新兴的亲子关系,极大地改进和提升了我和父亲之间的亲子关系。
岁月磨平了我内心的坚硬,再加上女儿实时的督促整改,我和父亲愈发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
我对女儿延续了父亲对我的散养模式,几乎很少提出明确的指令性要求,截至目前也还没有给她报什么课外培训班。当然,因为我还记得小时候自己对父亲的那份期待,所以,如果有时间,会帮她检查作业,辅导功课。但有些时候,工作很忙,真的就顾不上了,那时候我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父亲当年的苦衷。
那天,父亲和女儿对话,说你爸爸最大的遗憾,就是当初没考上北大,你要不要帮她实现这个目标?
我理解父亲想激励女儿的发心,但事后我和女儿说,不用了。我有我的理想,你有你的理想,我未完成和实现的愿望,不要成为你的目标和负担。
这不是我的智慧,这是父亲教给我的。
想当初父亲曾经离大学近在咫尺,却抱憾终身,但是他自始至终也没有把这个梦想转嫁到我的身上。当年中考后他提出的读师范当老师的建议,现在看来似乎有胆小和短视的成分,但在当时,却未尝不是担忧我高考失利的未雨绸缪。
他比任何人都希望我出人头地,也比任何人都知晓这背后的不容易。他希望我功成名就,更希望我平安快乐。
那一刻,我终于读懂了过往,读懂了父亲,也读懂了自己。我想,从那一刻开始,我也终于成为一名合格的父亲了。
青出于蓝,渐归于蓝。
10
一直以来,都想和父亲说:真没想到,长大后我竟成了你。
我虽然没能遗传您的模样,却遗传了您的性情。我虽然没能传承您的衣钵,却传承了您的品格。我虽然没能师从于您,您却成为了我人生的导师。
我的职业和您曾经的职业,需要同样的状态,同样的坚守,同样的责任。我曾经努力地摆脱您,却不可避免的和您一样。
如果您是一部厚厚的书,那我就是您的再版。您这部书,我愿意一读再读。
如果我们是命运的弓箭,我爱那飞翔的箭,也爱那静止的弓。我是那飞翔的箭,也是那静止的弓。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复归于蓝。
祝愿天下的父亲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