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在七八十年代,江南口语化叙述下的江浙故事。小说像是一组群像的小传集,主角身周人的来龙去脉都能娓娓道来。无论是时代的烙痕还是人性里的软弱,人物都被迫屈从着命运,那些为了挣脱命运的努力往往给他们最深的伤害。作者笔下充满了宿命感,挣扎的只会更屈辱,唯有同事间,朋友间还有些微情谊,即使这种也是脆弱的要看运气。
父子关系大都曲折和有着误解,或是因怨恨而无法原谅,或是冷酷断绝,或是隐忍错过,有股凄凉感。而男女关系中,男性对女性基于容颜,男子越是爱慕尊重越是缺乏信心谨小慎微,而那些把女子视为玩物的却因为身份地位轻而易举,甚至还有把女子视为财物与投资的。在男性视角里女性的温柔充满了虚伪,只是肉欲的象征,甚至到最后主角都对自己的老婆有了疏离感,不再有恋爱时的温柔小意与美好。
故事里那个时代的生活场景处处细节,熟悉感让人回望而沉浸入过往。
书摘:
第一部
第二章
齐师傅,你今年也五十多岁了,何必城里乡下跑。你还缺那几块工资?
齐师傅说,我哪里有铜钿,赚来几块钞票都填了这张嘴。
方老板说,刘师傅莫说笑,你的家底谁不晓得,吃点喝点,几世都用不完。
齐师傅说,只好个名头。有什么时兴菜
方老板说,刚挖的冬笋,跟肉片炒,味道顶赞。
齐师傅说,好,那就要一个冬笋肉片。
方老板说,有新捞上来的牡蛎,鲜得掉头发。
齐师傅说,好,开水烫一烫,弄一个蘸碟,倒点酱油,放点姜丝。有黄梅童吗?
方老板说,有,透骨新鲜,舟山的船刚打上来的。
齐师傅说,来三条,用雪菜烧,放些番薯面在鱼汤里,当主食。
方老板去忙,齐师傅坐在窗边,抽一口香烟,吐在玻璃窗上,玻璃窗上绿头苍蝇嗡嗡响,被烟一裹,昏了头,直在玻璃上团团转。
菜慢慢上来,齐师傅拿起筷子,细嚼慢咽,独自吃了一个钟头。吃完了,满足地点了一根香烟,吞吐起来。抽完,付钱,出门,沿中大街,由东往西走一段,走到路口,往北转,往解放路方向走。
第七章
秋林下意识地退了一步,似乎做坏事被人发现。犹豫一阵,平缓心绪,又重新走出楼梯口。秋林低头,不看人,只装作低头看柜台前玻璃柜里的东西。走了几步,耳朵边唰的一声,吓一跳,抬起头看,才发现是铁丝上面票夹子滑过去。秋林心慌不已,赶紧转身要往楼梯口去。
秋林在楼下买了两瓶宁波大曲,提在手上。推开百货大楼的大门,秋林迈出去,站在门口,突然觉得有些恍惚。他晓得,这一世,春华已经与自己无关了。春华是鲜花,是要养在漂亮花瓶里的。自己算什么?心底里,他晓得自己是喜欢春华的,但他更晓得自己这种喜欢是毫无用场的。
秋林站在门口,抬头看了看悬空的太阳,太阳白晃晃的,让他有些晕眩。站在太阳下,他又想起了那天下午电影院门口的男人。那个男人长什么样,他早已不记得了。唯一记得的,是他身上的那件绿军装。秋林从来没见过那么干净的军装,干净得让人嫉妒。
第八章
农村人最看重春节,一年到头地里苦干,此时才脱空,可以吃喝些好的,亲眷处走动走动,拜拜岁。拜岁不能空手,要到南货店买烟酒、拜岁包。过年送酒,还能落单,要成双成对,一对酒瓶用一根纸绳系住,收口处有绳结,可以拎着走,不会滑脱。还有拜岁包,店里当伙计,拜岁包是基本功,要包得紧实,还要漂亮,很见功力。其中有一种叫三角包,一张长方形粗纸,称出红糖白糖倒在粗纸上,然后包成粽子状。包三角包不能用绳子扎,圈出三角后,收尾处留小口,向内两折,白糖红糖便被锁在包裹中。手艺不到的,包裹不紧,留了洞眼,会漏出糖来。手艺好,包出的三角包可以在柜台里上下抛落,不破不散。还有一种常用的是斧头包,主要包荔枝桂圆。也是一张方型粗草纸,折折拗拗,包成前低后高样子,形似斧头。好的斧头包棱角分明,紧实牢靠。店里检验包斧头包手艺好坏,不用荔枝桂圆,荔枝桂圆个大,即便包得松散,也不会漏出。要用白砂糖,一张粗草纸包出斧头包,如果转折处有一粒糖漏出,就算不合格。
第二部
第十六章
秋林说,多少钞票?
杜梅说,莫话钞票,手头生活不值铜钿,只怕你不钟意。你拿回去,下次要做冬衣时再来寻我。你只把我当自己阿姐。
秋林感动,感谢一番,将衣裳拿回家。秋林姆妈看到杜梅做的衣裳,突然就红了眼圈,一句不响地摸着衣裳针脚,半日放不下手。
十八章
王师傅应了,齐师傅弯下腰,王师傅用力将海生的尸体架到了他的背上。齐师傅咬着牙站起,背着海生住山下走。山道上,涌过一阵又一阵的山风,呜呜地响。不晓得是不是风吹的,齐师傅突然感觉齐海生在他背上微微颤抖。齐师傅的喉咙一阵阵地发紧,他晓得,这一世,他真的没有这个叫齐海生的儿子了。
第三部
第三十章
秋林说,马师傅,耘耕出了事,我真是不晓得该怎么面对你。
马师傅叹口气,说,小陆,你莫要这么说,这哪里怪得到你的头上。
秋林说,你把耘耕托付给我,是我没照顾好。
马师傅说,这都是命。你还记不记得当初我跟你说他小时候事情?那时,我把他扔到那石圹里,他命大,被人救了。可最后呢,他却又跳进了那石头井里。现在想起来,这就是命,注定了他是要死在那个四四方方板框子里,逃不过的。
秋林听了,更是觉得心中凄凉。
创作对谈:在无差别的世相中体恤众生之千姿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