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读书是一种可能。这种可能是读书者所渴望的一种想象及所真实达到的一种体验的可能。读书者必有其偏好,自古以来人类的偏好改变着世界,所谓好的偏好必不以伤害他人与世界为前提,好的偏好必能增进他人的福祉也能增进自我快乐与幸福的福祉。人的偏好具有多元化多样化的倾向。自古以来各种各样的书无不满足了人的多元化的偏好,个体人有多元化的偏好的内在需求。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日所思,不如须臾所学也。人不是工具,人的本质在于人本身。人的价值化、自生性、社会化过程离不开学习,学习需要借助于书,读书是一个人成长所必需的,从行为过程来看,读书可以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内化的行为过程,读书从目的上讲,读书可以为我们人的生存与幸福的质量提供一个视野的参考和获得的能力,读书也是一种获取经验与技术的生存手段,读书的过程也是痛苦求索、质疑、自省的过程。读书的种种真地不能一言以蔽之。
关于读书,胡适引用过王安石一句话: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
大致意思是读书要博大,有博大才可能到达精深。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其实借鉴了佛学思想,然后又在批判佛学思想的基础上才有了儒学真正的哲学体系的思考,比如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民国期间出现了许多卓越的学者大家,他们都是学贯中西的,他们在整理国故,再造文明方面做了很多事。比如王国维、陈寅恪、胡适、牟宗三等等。
胡适也有这样一个观点:为了读书而读书。想一想,很有道理。读书有时不能刻意的有规划或精明的以功利为目标。读书者固然有改造世界的积极欲望,但我认为读书者首先要塑造自己的内心,读书的动机可以说是源于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渴望。而苏格拉底曾说过:真正的知识源于人的内心。我们可以把读书就当成一种生活的形式与生活的习惯,若把读书当成技术工具的生活,这将会只能把人引向工具人的状态,而不能达到人的自在价值的层面,人的自在价值所蕴含的人格的尊严与自由往往在读书中得到启迪,并引发我们对生活的体验的欲望,从而激发我们独立思考与创造的欲望及尝试。
读书的过程中也是一个人人生选择的过程,是选择高雅还是庸俗,是善良还是罪恶,是激情还是没有激情,等等,在读书过程中必然可以学习到经验、比较经验的知识。但读书不能教条,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读书终将会带领我们指向人类及自身的灵魂深处的思考。
可以说读书是一个人生命的存在与丰富的方式。
人生不是直线的,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我们很多人走的是直线,而哲学家艺术家等富有创造思维的人有时走一条完美曲线的道路。读书的过程会感到自己的混沌与无知,在混沌中才会慢慢清晰,并不一定说读书会给我们无知,而恰恰读书给了我们在无知状态中思考新知的力量。
书很难定义什么是好的书和不好的书,但必须有一条,“好”字必须与良知相连接。增进良知的书是好的书。中国传统文化所定义的良知必与天道、人道、至善相连接。今天仍然有许多人认为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不好,读了无用。这些人并没有从读书中获得智慧,读书是不以用为目的,不以科技创造为唯一目的,整个社会也不是以科技发明为唯一目的存在,社会的发展需要多元化,人类的文化需要多元化,只要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的典籍都是有价值的。读书不以工具为目的,工具性的视野只会遮住自己多元审视的视野。读书可以让我们对真善美进行思考,比如对美的认知,如果我们不读一读中国的诗词歌赋,就不能很好理解美的真谛,而这些诗词歌赋的书不能以科技与经济利益的用与无用来衡量的。有时满足人类的情感与美感体验所需的东西往往是古老的诗词歌赋曲艺建筑。美也是一种创造。美的发现与提炼是人感知与认识的形象与抽象的再现,其实许多科学的理论成果也是符合美的特点的。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方程式,内容的丰富通过形式的美创造出来。
读书是一种可能的懂的范畴。读书可能让我们读懂良知、读书可能让我们读懂智慧、读书可能让我们读懂理智、读书可能让我们读懂风情、读书可能让我们读懂谦虚、读书可能让我们读懂尊重、读书可能让我们读懂友谊、读书可能让我们读懂爱情、读书可能让我们读懂自由、读书可能让我们读懂正义。。。读书也是一种可能的远离的范畴。读书可能让我们远离邪恶、读书可能让我们远离庸俗、读书可能让我们远离卑微、读书可能让我们远离征服的狂妄、读书可能让我们远离偏见的无知、读书可能让我们远离孤独的虚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