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第68篇,22年度营第25篇,3236字,年度营41288字,总共102568字)
许多父母会说孩子问题很多,而且不仅问题很多,更麻烦的是父母说什么他都听不去。
无论是不去洗脸刷牙,还是不好好写作业,……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孩子都把父母的话当做耳旁风,听不见。
为什么会这样?
孩子和你关系不好!
你可能觉得你跟孩子关系很好,你在他把他的生活照顾的无微不至,甚至你满足他的所有要求。
但是,实话说,如果孩子不听你的话,不听你的建议,不和你沟通,对不起,你们亲子关系真的不好。
而无论是学习上有好成绩,还是其他方面的能优秀的前提,都是良好的亲子关系。
如果你用心的话,会发现所有真正优秀的孩子,他的父母的关系都是很好的。
所以,要想孩子优秀,首先要有良好的亲子关系。
而良好亲子关系的前题是看见孩子,真正的看见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有回应,就有了光;无回应,即是绝境。
作为父母,应做到准确而及时地回应孩子的需求。
当孩子被看见时,父母也看见了自己。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需要被看见、被连接,尤其是孩子。
只有被看见,沟通才会成为可能。
下面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下,看见和亲子关系的重要,帮助大家成为更好的父母。
1 只有在依恋中,孩子才能被看见。
不管父母多么爱自己的孩子,若亲子关系不够牢固,还是会衍生出种种问题。
孩子不会因为父母的生育、养育之恩,就发自内心地听从父母的管教。
身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自觉听从教导,接受家庭教育。
但这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孩子认可与我们之间的关系。
人类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教育的根基是依恋关系,它决定了孩子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当孩子对父母产生依恋感时,他会充分信任父母,相信父母有能力照顾好自己。
总的来说,依恋关系就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心理纽带。
人类从婴儿期就开始这种依恋,这是完全出自本能,他们会紧紧抓住父母,希望被父母呵护。
渐渐地,婴儿对父母身体上的依恋会变成情感上的亲近,最终演化为心理上的亲密感。
如果缺乏依恋关系,那么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内心的情感,都难以被对方认可和看见,爱就无法有效的传达。
想要维系依恋关系并非易事,毕竟世界上不只存在父母与孩子这一种关系。
亲子关系不仅会受到各种干扰,还会遭到其他关系的破坏。
除了父母,孩子还可能对其他人产生依恋感,进而对亲子关系造成损害。
而且如果从婴儿期起,一直没能建立和父母很好的依恋关系,孩子不相信父母能够很好的照顾自己。
对于父母的不信任,可能会产生两个结果,一是没有安全感不自信,甚至会到别处寻求;另外也可能反过来孩子成为父母,自己力量和能力都不够,也要反过来照顾父母,成为过度承担者。
2 建立原生依恋关系的几种形式。
既然孩子对于父母的依恋很重要,那么依恋关系到底有哪些形式呢?
父母若想和孩子建立起牢固的关系,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借助依恋。
第一种:感官上的亲近。
这种形式的目的,在于和依恋对象实现身体上的亲近。
孩子会通过视觉、听觉、嗅觉或者触觉,竭尽所能地与依恋对象保持接触。
一旦这种亲近受到威胁或干扰,孩子就会表示强烈抗议。
第二种:追求共性。
依恋的第二种形式常常在学步期展现出来。
这个时期,孩子往往会通过模仿依恋对象,努力变成自己最亲近的人的样子。
如果孩子已经青春期,可以反过来用这个方法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和他的亲近,对他的理解。
第三种:占有和保持忠诚。
依恋的第三种形式也出现在学步期。
当孩子心中有了依恋之情后,就会把依恋的人或物当成自己的专属。
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泰迪熊,他们都认为这是独属于自己的。
占有的背后往往就是忠诚,也就是忠诚于自己的依恋对象。
假如孩子已经大了,还是自私的想要占有爸爸或者妈妈对他的爱,不愿意离开父母,很大程度上是他的依恋关系早期没有建立好,安全感缺乏的缘故。
第四种:寻求重要性。
依恋的第四种形式,就是努力让自己在对方心中变得重要。
比如,学龄前的儿童依恋一个人时,会努力赢得这个人的认可。
如果孩子大了,甚至有好多成年人也是这样的,这都是小时候的缺乏感和认同感不足的遗留问题。
第五种:付出情感。
所谓付出情感,就是付出温暖、爱和关怀。
对于情感的亲密程度,学龄前的儿童有着强烈的渴求。
父母的爱是孩子依恋的终极法宝,能给他们的心灵带来最强的力量和安慰。
因此,和父母亲近的孩子,在依赖父母的同时,也能忍受和父母分离,而且这种分离不会影响关系的亲密程度。
成熟的成年人也是如此,可以很好的活出自己,同时和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和很好的链接。
第六种:渴望被理解。
让对方理解自己,是实现最深层次亲密感的一种方式。
一般来说,这会在孩子入学后表现出来。
为了维护和父母的关系,孩子会主动诉说自己的心事,表达自己对于父母的亲密感与信任感。
如果发展顺利的话,以上六种依恋形式能够相互交织,拧成一条坚实的纽带。
即便身处最糟糕的情况,也能对亲密关系起到维护作用。
3 如何更好地维系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神圣且可贵的。
在孩子独立之前,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一定是排在第一位的。
身为父母,我们一定要努力维系这种关系,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被看见。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的需求。
哪怕孩子让我们失望,所做之事违背了我们的价值观,或者让我们气得暴跳如雷、失去理智,我们依然要让孩子明白,我们在意的不是他具体的行为,而是亲子之间的关系。
要想纠正孩子的行为,就必须先和他建立起稳固的关系。
越是难管的孩子,就越要抓紧他。
如此一来,他才会反过来抓紧我们。
在满腔愤怒的时候教训孩子,很容易引发他的焦虑感。
有些父母可能会觉得这样不行。
他们害怕若不及时指出孩子的错误行为,孩子就会得寸进尺。
这种担忧大可不必。
通常来说,在孩子内心深处,他们知道父母的期望是什么,也明白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孩子做不到,属于成熟方面的问题;而孩子不愿做,一般是依恋感出了问题。
除非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十分稳固亲密,否则当我们说出“我不能接受某事”的时候,孩子很容易就理解成“他不喜欢我”。
如此一来,亲子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孩子想要变好的动力也会减弱。
其次,不给别人取代自己的机会。
在心理上依恋父母的孩子,如果感受不到温暖和疼爱,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冷落,从而对父母心生嫌隙。
因此,父母永远都不应该向孩子撒谎。
即便是善意的谎言,也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当孩子觉得只有自己被蒙在鼓里时,会产生一种被孤立的感觉,并且会因此变得愈发焦虑。
总之,父母有义务和孩子保持足够紧密的关系,不给他人取而代之的机会。
因为他人有可能是负能量的人,只是表达了对孩子的爱和关怀。
这也是为什么,好多人说要富养女儿恶心缘故。
其实是担心,如果女儿和父母链接不深,将来随便一个男的对她好她就跟着走了。
不过男孩也需要富养。孩子们都需要被富养,值得被富养。
真正的富养就是指父母能够看见孩子,和孩子有很好的依恋关系,满满的爱给到孩子。
这是时间和精力还有心思,不是金钱物质所能完全代表的。
更何况现在有网络游戏,快手抖音,它们很容易就会钻空子,替代你在孩子心中的位置。
最后,即便处于分离状态,也要和孩子保持心灵上的联系。
亲子分离的原因有很多种,如父母要工作、孩子要上学、分床睡等。
无论是哪种,父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孩子的需求。
当必须要分离时,父母仍旧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技巧与孩子保持联系。
比如让孩子佩戴装有照片的项链、给他们留一些便条、把自己的个人物品留给孩子等。
当空间分离时,我们更要关注到心灵联系的重要性。
特别是对于沉默寡言的孩子,我们需要细心观察,看到他们内心隐藏的想法与渴望。
只有在依恋中,孩子才能被看见。
不管父母多么爱自己的孩子,若亲子关系不够牢固,还是会衍生出种种问题。
因此,父母应努力培养与孩子之间的依恋关系,让爱能够有效传达。
你和孩子的关系怎样?
能看见他们吗?
他们对你依恋吗?
你不在时,你能保证他会按照你的价值观行事吗?
他有问题会找你询问吗?
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不能保证是肯定的,那么更要好好学习,提升自己爱的能力,成为更好的父母。
有能力去爱孩子,然后再说现在流行的一个词“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