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新事物的出现,总被陈旧的思想框架所限制。新事物的用武之地,往往在于从没有想过的地方。
在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这是一场改变欧洲格局的战争,法国是欧洲最大的国家,却被普鲁士轻易击败,普鲁士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的指挥官——毛奇将军。
毛奇对当时战争的理解上,已经领先全世界了。功成名就后,人们把他的作战指导思想称为“毛奇式外线战略”。
要弄清楚什么是“外线战略”,首先得知道什么是“内线战略”。
首先,先问一个问题,如果敌方有10人,我方也是10人,一场战斗后,双方全军覆没。也就是战损比1:1。若将人数改成,敌方10人,我方8人。最后敌方还剩几人?
答案可不是10-8那样简单。利用“兰彻斯特平方率”可以计算出来,敌方还剩6人。
在游戏中也有兰彻斯特平方率的应用,比如这个:
从这方面就可以看出,战争中谁能集结优势兵力打敌方弱势兵力,哪怕只强于对方20%,不仅可以全歼对面的,还能留下六成实力。
当然,决定战争的胜负的变量绝不是一个“兰彻斯特方程”可以全部概括的,但依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内线战略的核心就是遵照“兰彻斯特平方率”的优势,集结兵力,以多打少。
在打游戏中,有很多人虽然不知道“兰彻斯特方程”是什么,但也经常用到它。比如,打团战前,要是能先秒杀一个敌方英雄,变成四打五的局面,就会非常好赢。按兰彻斯特平方率,四打五,五人的那一方在损失两人的情况下全歼对面。
拿破仑能在欧洲称霸一时,也在于他把内线战略发挥到了极致。
“内线战略”有优势,自然有它的弱点,比如军队集结很困难,后勤压力很大,队伍机动性差,行动迟缓。
知道了什么是“内线战略”,那么“外线战略”大致就明白了。
“外线战略”就是“内线战略”的对立面。
那它有何优势呢?
没有绝对的强与弱,在不同的情境下,会发生变化。
在十九世纪前,战场是“内线战略”的天下,“外线战略”没有丝毫容身之地。
最典型的例子就明末的萨尔浒之战,明军几十万大军分五路围剿努尔哈赤,结果被各个击破。这是典型的“内线战略”击败“外线战略”的案例。
明军败就败在通信不便,根本无法相互配合。如同“葫芦娃救爷爷”一般,倒在努尔哈赤脚下。
十九世纪后,发生了逆转。原因在于新技术的出现。
毛奇将军最早认识到,因铁路、电报的出现,部队的行军可以分散,会战再集结,对敌形成合为之势。电报解决了通信的问题,使各个部队的配合成为可能。铁路的出现使军队的行进速度数倍于以前。
两只部队完全可以在短时间集结,且不被各个击破。这便是“毛奇式外线战略”。
新技术的出现,会带来效率的提升。但仅仅使用新技术还是不够的,组织架构还得相应变更,来放大新技术的优势。
在“内线战略”时代,将领们出征前,开一个作战会议,制定一个作战计划,一旦出兵就完全靠自己的直觉与经验。原因在于缺少信息。所谓的“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没有人能知道战场的全部信息。
有了铁路、电报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所有的作战信息都被参谋、指挥掌握,从而对每支军队下达对全局最有利的指挥。以往的名将渐渐被“总参谋部”所取代。这便是新技术对组织架构的影响。
这种改变组织架构来放大新技术优势的例子还有很多。
在古代,训练弓箭手不是要他舍得多准,而是使弓箭手能将箭射在一个大致的范围内可以。只需要有足够多的人朝同一个范围射,便有很大概率射中敌方。在古代战争中敌方队伍是比较集中的,也更能发挥优势。
在火枪出现的早期,滑膛枪是战场的主流,因为技术不成熟,滑膛枪与现在的枪区别很大。它无法瞄准,且子弹是从枪管前填充进去的。为了应对这些弊端,放大滑膛枪的优势,两军交战都是一字拉开后相互对射,以我们现代人看来,这种战争简直匪夷所思。但这便是最高效使用武器的方式。
回到现在,新技术层出不穷,蒸汽机的出现代替了人力,人工智能的出现会取代工人,区块链的出现会有哪些变化呢?我的财富会脱离法币吗?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