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不知不觉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必需品。
每天精心地拍下图片,修图,斟酌图片的排序,精心编撰文字,精心插入表情。发表前,你心里便开始有些小忐忑,我说的得体吗?不是太张扬吧。一旦发出,便有了一个小小的期待,会有谁关注你?于是,你时不时的拿起手机,打开微信,密切关注“发现”处是否有了数字的更新。10,20,30,你心里有了小窃喜。还有人留言,一句简单的玩笑,一个翘起的大拇指,一个小太阳,一个小拥抱,你和朋友虽隔山隔水隔墙隔椅,却有了穿越时空的交流。微信,就是这样神奇,悄悄地牵引你的生活,让你嘴角上扬,让你留连缱绻。
是谁为你点赞?细想一下,点赞其实是你人际交往的一个缩影。
无论你发的是什么,逢更新必点的,应是你的哥们、闺密,四个字概括:“至亲好友”。他对你没有功利与私心,你要说的,就是他要听的,快乐、忧伤,你愿分享我愿听。他是你的“朱元思”,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他也必与你同舟,“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还可能是你的下属,你走了一万步,你吃了美食,你转发了一碗“鸡汤”,都是必须点个赞的。还可能是你的下属,讨论领导热衷的话题,自然容易让领导发现。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家长也自然成为为你勤力点赞的生力军,虽不一定非得有求于你,但你的一言一行他需要了解,可以通过微信了解你的动态,与你交流越频繁,可以表明与你关系越紧密,他需要与你的这一份紧密。当然,昔日学生也属于这个群体,毕竟曾经的朝夕相处,师生的情谊不需掺杂任何功利。
偶尔为你点赞的,是你的同事,不常联系的朋友,或是昔日同窗。你们有工作的交集,或在某个饭局邂逅相遇,或有共同熟悉的圈子。对你的更新感兴趣,点个赞,一般不细看文字,浏览图片,点个赞告诉你,我路过,知道了。可能还会为你留个言,但极少,可能是这条微信特别地触发了他的兴趣点。这一圈子,是你关系圈的潜力股,可以发展为密友,只要有一定的契机,一点火星就能燃起熊熊大火。当然也可能长年不温不火,有一份清淡的维系。对于这一拨,你也同样报之以时不时的赞,告诉他,我在;或者也为他留个言,虽然,他并不一定回复。
还有虽然与你是好友,但基本不为你点赞的。你们有共同的圈子,他只频频的为他人点赞,与他人留言,但从不为你留下片言只语。这一类,其实,他跟你的距离不只一点点。可能你们日日碰面,但是,你不在他朋友发展之列。也许是身份的悬殊(一般他的地位比你高——世俗意义上的),也许是心理的距离(加微信也可能只是因为工作或及时的需要)。要与他交往,要么,你孤傲地维持自己的自尊,同样地忽略他;要么,你殷勤地献出你的大拇指,每点一次有种尊严被贱卖的小酸楚,不过,如果你要在他眼前刷出存在感,自尊就不那么值钱了。
就是这样,点赞,其实是交际的哲学。
如何看待?我想,作为一个小老百姓,日子可以过得简单,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更新自逍遥。当然,如果你想在人际交往上迈出更广阔的步伐,那么,来吧,伸出你的食指,点开那个会弹出“赞”与“评论”的方框,开始你的表演!
……
其实,谁也跳不出社会的藩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