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异的女主李玩,正值13岁的青春期,由于父母离异,她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通过隔代教育来培养的她,由于与大人之间的价值观差异她在家中倍感孤独。父亲送来的一条叫爱因斯坦的狗给她孤独的心灵带来了安慰,也因为狗的出现使她和大人之间的价值观冲突更加得明显。在狗来狗去,狗来狗去中,她与大人们的价直观不断的发生冲突、对抗,但最终大人们通过暴力镇压使棱角分明的李玩逐渐变得圆滑与伪善。
如何教育好一个孩子这是每一个家长都要面临的问题。
究竟是应该让孩子保持自己的个性去发展,还是强迫孩子去适应成年人那虚伪的价值观?家长究竟是应该给孩子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还是应该更多的帮孩子做决定?在教育方式上是更多的诉诸暴利还是更多的通过讲道理来教育?
青春期的孩子正在探索他周围的世界,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电影中李玩与爱因斯坦的关系在李玩的价值观看来是互相尊重、彼此平等。但是大人的价值观却告诉她狗是畜牲,就是低人一等。她奶奶说“畜牲怎么能养在家里”,她爷爷总是叫爱因斯坦狗怂(杂种坏东西的一起),她爸说“狗没有爷爷奶奶重要,丢了就丢了”。在这些价值的冲突中,大人们总是以强权暴力的形式将李玩的价值观给镇压了。可能就像大人们不能理解李玩为何会对一只丢失的狗闹出这么大动静一样,李玩也不能理解为何一只狗丢了大人们却没人去找,反而强迫自己去接受这个事实。难道具有血缘关系和不同价值观的家长与孩子就不能友好的沟通吗?
在电影的开头出现了家长帮助孩子报课外辅导班的一幕。
李玩的兴趣爱好是物理想上物理辅导班,但是她的英语成绩比较差,老师建议她报英语辅导班。这时她父亲在与李玩交涉未果的情况下,擅自自作主张给她报了英语辅导班。这其中有一个细节,就是她父亲连她老师姓什么都不知道,可见李玩成长过程中父爱的缺失有多严重,但是父亲却凭借着监护权擅自做了决定。就像李玩在爱因斯坦走丢时进行的反抗以失败告终,同样英语辅导班的反抗也以失败告终。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最终李玩获得报送的名额是通过物理竞赛一等奖而不是英语。可能导演要告诉我们在孩子有更多选择的时候要更多的尊重孩子的天性,而不应该按自己的意愿进行一刀切。
在成年人的世界似乎永远只有怎么做而没有为什么,而青春期的孩子更多的是想知道为什么。
继母买了一条新狗并告诉李玩这就是爱因斯坦(实际不是),然后全家人就强迫她接受这样一个结果,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对李玩好。可李玩很困惑为何自己要接受这样一个虚假的谎言,但是她不仅没有得到答复,而且她的困惑也被家长的舆论给镇压了。还有一个关于喝酒的片段。李玩本来是不喝酒的,可是父亲却在宴席上要求李玩给叔叔敬酒,她无奈的敬了酒。喝酒前还有一个喝牛奶的细节,和她一起生活的奶奶不知道她不喝牛奶,生养她的父亲不知道她不喝牛奶,可见李玩在家庭中并不受重视,或者说并未得到家庭的关爱。可是当父亲看见李玩自己在酒吧喝酒时,父亲问道“是谁教你喝酒的”,李玩反问道“不是你让我喝酒的吗?”。这句反问是多么的讽刺,一个不关心自己女儿的父亲,却对女儿进行着各种管束。而且他也从不会告诉你为什么会这样管束你。真正的关心与教育子女不是机械的告诉他们该做什么,而是应该理性德分析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是在李玩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强权的镇压。
在不同价值观的冲突、对抗中败下阵来的李玩,开始明白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以后这样的事,还多着呢”。败下阵来的李玩真的完成了她13岁成长的蜕变了吗?变得伪善的她,喝了她讨厌喝的牛奶,吃了它讨厌吃的狗肉,接受了她有点不喜欢的弟弟,拒绝认出那个真正的爱因斯坦。她也学会了隐藏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成为了一个懂事的孩子。虽然这不是我们自己真正想要的成长,但这这真的是我们真实的成长故事。在强权下的成长,我们自己杀死了曾经真实的自己,然后在伪善的面具下开始新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