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情绪其实是烟幕弹。高明的人,他们放出情绪烟雾弹的时候,是为了要扰乱别人。不高明的人却用情绪的烟幕弹扰乱了自己。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
我们在路上遇到塞车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抱怨“都快来不及了,车子还这么塞。”这样抱怨的立场是“我要前往某个地方,可是这场交通阻塞阻碍了我。”我们很少会想“我本人使用车子,就是造成这场交通阻塞的因素之一。不管我自己开车,还是坐在其他的交通工具上面,我都是这场交通阻塞形成的原因之一。”
可是我们抱怨的态度,仿佛就是“有人恶意地布置了一场交通阻塞,让我去不了我想去的地方。”
一样的,当我们说一件事情引起公愤的时候,我们的态度也好像是,就是“其他人都已形成了共识,大家都很愤怒,我只不过是加入大家一起愤怒。”我们很少会觉得“我的愤怒就是形成这场所谓的公愤的其中一个原因。”
所谓的引起公愤的“公愤”,无非就是很多人把TA的私愤累积在一起,大家堆成了一个公愤。
如果你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件事情实在是引起公愤”,你只不过是加入了大家,一块儿感觉到愤怒。那需要提醒的是,这很可能是你的私愤。而这个私愤是怎么来的?一件公众的事情,为什么你会发出私人的愤怒呢?
第一个要提醒的是,我们很多人只是借由这件事情,来解决我们自己情绪的问题。
我们不是在讲道理,我们是在发泄情绪。因为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可以用力骂的对象很少,值得骂的事情也没那么多。而且,最重要的是,骂别人代价挺大的。
可是愤怒对我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情绪,如果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很难宣泄出愤怒,我们不敢骂同事,不敢骂同学,更不敢骂老师,不敢骂长辈,这时候我们可以去骂谁,来宣泄我们的愤怒呢?如果能够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攻击对象,攻击TA不会招来什么反弹,我们应该就会用力地攻击。
愤怒,是属于高唤醒的情绪,一旦唤醒,能够高速传染。历史上很多君王,当他们无法处理好国家的内政的时候,他可能会倾向于在外部找一个敌人来宣战。当全国的人都感觉到“外部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敌人,要对自己不利”的时候,大家就会转移焦点,忘记了内部发生了什么问题,而一致对外。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小王国的国王,所以我们也是一样的。当我们内部有很多情绪,混在一起无法处理的时候,我们很希望去外面找一个可攻击的对象,把愤怒发泄出来。我们可以暂时转移焦点,忘记自己内在有多少的问题。
所以,所谓的公愤,恐怕是我们在处理各种私人的情绪,而不是真的所谓的“大义凛然”。
第二个要提醒的是,当我们很容易被这种与自己不相干的事情挑起愤怒的时候,我们要理解,这是一种共情力很弱的表现。
当我们听到其他人是小三,我们会丢石头,叫这个小三去死;可是当我们自己的姐姐、妹妹是小三的时候,我们却又很多委屈,很多不得已的苦衷要告诉别人。别人是小三就该死,自己的亲朋好友是小三,就有好多可以原谅的理由。
当我们看到别人欠钱不还的时候,我们觉得“这个人真是太无耻了”;可是当我们自己欠钱没有办法还的时候,我们却有好多的苦衷,好多的委屈,希望别人能够体谅。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越容易为了自己不相干的事情而感觉愤怒的时候,我们其实恐怕就是一个共情力越弱的人。
孔子说,“若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意思就是,如果你想到了其中的种种人情,你会感觉到悲哀,而不是感觉到见猎心喜,抱着一颗看好戏的心情。
第三个要提醒的是,当所谓引起公愤的事情发生,而我们义无反顾地参与了舆论,成为所谓的公愤的其中一份子的时候,我们会产生一个误会。我们误以为我们所信赖的价值观很可靠、很坚固,不会动摇。
而这种价值观是黑白分明,是世界运行的原则。当我们大义凛然地责备“这些事件的当事人是变态”的时候,意思是他们不应该出现。世界有所谓的常态,而他们产生了变化,他们是变态。而世界的常态是什么呢?就是黑白分明,非常坚固,非常可靠。
可是其实任何成熟的人都知道,现实生活是妥协的结果,世界充满了各种不确定。
我们越是相信这些所谓引起公愤的事情是值得愤怒的,这就表示我们越想要接受根本不存在的价值观,把世界当成了一个童话世界。
如果把这种误会当成了真正的信仰,我想我们在真实的世界里会遭遇到重重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