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玉杰(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周末受邀参加了由极客邦组织的技术社群大会,难得和一群做社群的朋友聚在一起,听了几场不错的分享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社群文化。从唐巧身上看到了技术人的粉丝经济,做社群应该多和范凯同学交流如何赚钱,王欣把社群的理念用在教育革新上,谁说未来颠覆微软的一定是一家公司呢?或许真的可能是社群。
不过个人最关心的还是国内开源社群的发展现状,结合我个人的经历以及跟几位嘉宾的交流分享一下我的收获。首先感觉到现在国内的开源项目越来越国际化了,社群运营也越来越成熟了。另外一点感触就是社群的商业价值也越来越凸显,包括国内的企业对于开源的投入也越来越理性。
开源项目和基金会
对于一个开源社群来说首先离不开的是项目,这次大会专门介绍了几个国内的开源项目,例如温铭分享的OpenResty项目,韩卿分享的Kylin项目。和很多开源项目一样,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面临很多的挑战,尤其是社群运营方面的,我曾经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向很多社群和朋友学习如何从零构建一个社群,还和朋友们一起组织过“社群经理沙龙”,温铭和韩卿的探索给国内的开源项目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参考。
和温铭还是在去年架构师大会上结识的,当时作为开源分会场的出品人负责服务好我们的演讲嘉宾是我的主要职责。温铭是当时的讲师之一,所以对于这个项目印象很深刻,会后没多久温铭还私下找过我咨询过开源的相关问题。记得大概五六年前我和章文嵩还有国内的一些朋友们曾经尝试过在国内发起成立一个开源基金会,甚至还和禅道,RtThread等一批国内优秀的开源项目发起人一起讨论过如何把各自的项目捐赠给拟成立的基金会。当时也咨询过法律界专家,甚至和政府有关部门也进行过沟通,可惜最后还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成立起来。所以最后给到温铭几个建议,一是可以考虑在香港注册成立一个基金会,另外一种就是以社会化型企业来运作。没想到是如今温铭已经在香港提交了申请,这对于国内开源社群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如果能够顺利通过申请,今后其他项目或许可以借鉴参考,甚至可以直接在这个基金会的基础之上成立一个范围更广的组织,而不仅仅只是一个OpenResty,更有可能像Apache、Linux一样发展成为一个开源的生态。
而韩卿的Kylin项目也是我来到华为之后接触到的,那时他刚巧来华为交流。可喜的是如今他刚刚开始加入创业的大军,并且已经孵化成为了Apache顶级项目,这又给国内的开源项目提供了另一种参考模式:挂靠国外的开源基金会组织。由单独的个人或团队开源项目逐渐的向更专业的开源基金会靠拢,不仅说明了项目发起者的国际眼光更是他们实力的最佳证明。
社群经济与粉丝经济
Tim Yang在大会上分享了技术者如何利用社群突破平台期,唐巧同学更是通过现场的粉丝展示了大V的号召力,郭蕾同学对于社群的理解已经被开源所同化,我跟他开玩笑说把你的演讲里的“编辑”一词直接替换成“Maintainer”就可以去讲开源了。作为第一届会议能够邀请这么多有实力的嘉宾,并且短短的几天时间就因为名额有限而不得不关闭报名入口,确实已经非常成功了。但既然是技术社群大会,以培养更多社群、服务更多社群为目的,个人认为对于社群经济和粉丝经济还是有必要加以区别的。
David Weinberger在其《知识的边界》一书中非常精辟的指出了到底什么是社群,什么是社群经济。社群经济的基础就是人与人的连接,最重要的是这些人聚在一起共同成长,而不是通常的以产品为中心。因为产品终将会被淘汰,但只要社群在还可以再创造一个未来。但粉丝经济非常依赖于那个明星式人物,不可以持续,没法与维基百科式的创造力相提并论。社群发展到一定程度能够形成自组织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例如豆瓣早期创始人杨勃威望极高,后来慢慢的主动退居幕后,整个豆瓣才完成了从“粉丝”到“社群”的转变。还有很多项目因为创始人的离去而分崩离析,根本原因还是没有建立所谓的社群,难逃五年一个周期的魔咒。
回到社群大会本身,我倒是觉得的真正的社群大会也应该是人人都有发起议题的资格和能力,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发起和传播议题,所以作为一个社群大会应该多多利用社群的力量,多培养些社群领袖而不仅仅是大V。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社群的运营能够吸引成百上千人加入一个项目,甚至更多企业在人力物力上的投入,你的感觉一定是不一样的。另外EGO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尝试了,为什么不多请会长们来分享一下他们的社群理念呢?
开源与企业
午餐时候和崔宝秋老师一起聊天,崔老师问我你们怎么不分享一下,我开玩笑的告诉他我们玩的跟国内大多数互联网企业不一样,没法交流啊!这几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主动拥抱开源,甚至开源一些他们的项目出来,但对于非互联网企业来说还是有很大不同的。用一句来说,互联网企业的核心在于他们的上层业务和数据,相比而言对于所选择的技术栈来说没有太大的依赖性,所以我们会看到阿里可以完全用开源技术来替代他们之前所依赖的IOE技术,但非互联网企业就没那么容易了,其中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开源选型问题。我一直在企业从事开源工作,遇到很多这方面的问题,例如一些早期的开源项目,性能可靠性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很多企业在选型时往往选择闭门造车,而不是积极的参与贡献融入生态,或者急功近利选择一个技术相当成熟的项目,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企业开源的商业策略不够成熟,另一方面是开源生态布局投入较大。所以对于这类企业首先要搞懂开源技术,理解它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处于什么阶段,还有项目依赖关系,许可协议等;其次,还要分析主要玩家及投入情况,搞清楚商业竞争力如何构建等;甚至还要考虑商业认证、集成及互操作,未来演进方向,以及竞争对手分析,综合这些才能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设计相应的开源策略。
这两年国内容器技术一片火热,大有赶超OpenStack的趋势,我来华为之后有幸负责容器开源技术生态建设的项目。当时基于对OpenStack社区五年左右发展的了解给公司提出了一个开源项目生命周期能力模型,试图基于不同阶段的特点来设计相应的开源策略,并在去年的容器技术生态建设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例如去年年初我在公司内部立项时提出要考虑推动容器技术基金会化以降低未来选型风险从而提升社区影响力的目标,当时还有很多同事认为是不可完成的任务,结果我们看到一年之内OCI,CNCF基金会陆续成立了。另外在成立OCI的时候我们团队就预测到社区将来一定会需要有兼容性测试认证项目,当时很多人也不以为然,现在我们已经培养出了自己的OCI测试任认证项目的maintainer了。可以看的通过开源策略的设计与选择,对于企业在社区中发挥更大影响力,包括在为企业在开源选型时能够提供更多的有力支撑。
任何值得做的事情都需要多年的努力
社群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长起来的,所以如果没有准备好花五年时间去做它,那么请不要轻易去尝试它。对我来说做接近五年的时间里如果还没有成功,或者还没有预测到成功,那么就是时候重新评估了。毕竟学习需要时间,搞定一件事需要时间,你所做的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你每次重复的过程都会有一些改变和进步,那么迟早你会做的更好。
最后借用极客邦的宣传文案,希望2016年真的是社群元年,不知你是否准备好了拥抱社群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