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仅剩不到两个小时了。突然想着也来写点东西,算是对这不平凡的一年做个总结,聊以慰藉在孤独与落寞中坚持奔波了365天的灵魂。
一
参加工作二十年来,今年是请假最多的一年:断断续续加起来超过了两个月。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不全在单位,或者工作岗位——啥地方都可以没有你,唯独家里和家人离不开你,真的离不开。
现在回想,二十年的时间里,似乎没有周内回家的习惯,也几乎没有操心过家里,没有操心过孩子。把自己摆在岗位上,没完没了无休无止地处理着鸡毛蒜皮的事情。这完全是没有自我的状态,一切都在按部就班,一切都在为人作嫁,一切都在“贯彻落实”,一切都在“留痕迹”,一切都在“追求满意度”……
突然想问自己:这二十年你都在哪里?是啊,我都在哪里呢?在世俗的混流里,我被弄得东摇西摆,飘忽不定。我不但不清楚自己在哪里,而且,我连自己要去哪里也不是十分清楚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我的“初心”是什么呢?曾经那么喜欢老师,也喜欢当老师的感觉。可如今,怎么就如此的倦怠,如此的厌恶了呢?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硬是将美好的憧憬蹂躏得面目全非了。
突然就觉得,这个时代懂教育的人太多,玩教育的人更多。铺天盖地劈头盖脸的竟然全是关于教育的“说辞”。我终于觉得莫衷一是无所适从了。就如同走在荒漠里,又遇到了暴风雪。
于是,我很庆幸,庆幸自己硬撑到今天还基本保留着属于自己的良心:把生活当生活过着,把工作当工作干着,把学生当人教着……唯一的改变就是明白了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生命不仅仅需要工作。
所以,我发现自己入错行了:本应安安静静地站在讲台上的,却阴错阳差地坐在了主席台上。对我,这不仅是浪费感情,更重要的还是浪费生命。在一定的时候,坐在主席台上的人是需要具备特定的心态和素养的。有时候,还不止这些。
幸运得很,我终于“解甲归田”了,“复得返自然”的感觉的确很好。如今,怡然自得于自己的一亩三的地,心情好了,干劲足了,自信也有了。
二
出乎意料的是我被同情了。
的确,按照常理,人一般习惯于走上坡路,特别是走到一定的位子后就不愿意再下来了。而我却在“正当年”的时候“下来了”。这在大多数人看来就有点“被贬”的味道。于是,就有唏嘘感叹的,有耐心开导的,有积极鼓励的……有弹冠相庆的,也有幸灾乐祸的……
而我,确实是诧异于周边人的心态了。我知道,大家都很好的运用了一次“换位思考”,正真设身处地的替我想了一回。但是,我还是我,我有我的选择与追求,在我身上丝毫没有消极悲观落寞等“被同情”的因素。
只是,我真切地感觉到周围人态度的变化——当我和位子分开之后,我分明看到那些冲着“头衔”而来的人失落的眼神。我就在想,我到底是谁?离开“位子”我又是谁?
但我清楚地知道,我就是我:有我的思想,有我的追求,有我的爱憎,有我的选择,更有我的活法。也因此,从来就没把“位子上”的自己当回事。
写到这里,突然深感不适:就你那“位子”也算个官啊?可怜!你把这点“官”也当回事啊?可悲!
但,这分明就是当下的现实,也是某些人的选择与追求。好在我暂时还知道该往哪里走!
三
交往的圈子突然小了好多,随之而来的便是清净和消闲。这来得刚刚好,我可以重拾初心,在圆梦的路上再前行一程。
回想起来,摸爬滚打过来的这些年,接触了不少人:来来往往,热热闹闹,形形色色。结果怎么样呢?看看通讯录就知道,那么多名字在那里放着,有些没印象了,有些压根就没联系过,有些好久没有联系了……
我不知道当我打电话过去,并且自报家门之后还有多少人能记得我,还有多少人能跟我聊几句,还有几个人会听我说,还有几个人能有共同话题……但是,在我孤独无助的时候,的确从中找不出几个可以打个电话敞开了聊聊的。
或许,这就是中年吧!我突然明白,人活着,就图个舒服,而真正的舒服都是很简单的。因此,也就开始做减法了,自我为中心把纷繁复杂的都减去,只留个真实的自我就足够。
静心一想,四十多年,人生的二分之一还多一点,就这么匆匆过了。在时间的荡涤里悄然褪去的,自不待言;苍白无力地依附着的,自然就是生命的累赘;看似繁花似锦热闹非凡的,那便是泡沫。真正成熟的生命是安静的,沉稳的,低调的。
突然,电话少了,信息少了,乱七八糟的联系也少了。偶尔,一个熟悉的声音,几句简单的问候,便是一段久远的回忆和着融融的暖意,那么直接,那么真诚,那么舒心。
四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这不仅是写在书上的,现实中也有人(甚至很多人)这样问。
待在医院,感受到的不是寂寞,而是浸泡在无助里的孤独。这正好让我审视了自己的灵魂,同时,也真实地触摸到了生命的顽强与脆弱。
我一直觉得,人与人之间最好的交往莫过于灵魂的碰撞与共鸣。遗憾的是现在人都太忙,走得太快,把灵魂给丢了。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变成了“公交式”的,一站有一站的乘客,上上下下的,没几个能从始发到终点的。
这就注定,不乏寂寞时候的玩伴,却找不到几个孤独时候的聊友。所以,大家都习惯了浮光掠影海阔天空,到头来还是找不到灵魂深处的那个伴,最后连自己都迷失在了急着赶路的“客流”里了。
这算是我在孤独中对生命的另类感悟吧!
五
陪伴,多么简单的事情啊!但我要说的是,正如很多简单的事情一样,你要把它坚持下去确实很难,更不要说坚持做好了。
人到中年,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陪伴了。这是我在2018年最真实的感受,也是我最大的进步。
孩子需要我陪着长大,更重要的是不知不觉中我们能陪着她们的时间已经不多,而更应该由我陪着的时间被我以各种理由“变卖”了;老人需要我陪伴着打发孤独,这个时间同样在飞快地流逝着,而我依旧无暇顾及,用物质的满足代替了心灵的守护;妻子需要我陪着解忧,但她似乎早已成了我生命中可有可无的人,无数次的擦肩也难得潦草的牵手。
那天,女儿告诉我说:“有时间了你就好好陪陪我吧,三年后我去上学,只有寒暑假才可能回来。等我大学毕业,就只剩你等我回来陪你了!”听着我心惊,继而泪崩。
是啊,时间是最无情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太多的东西,一旦错过,就成一辈子的遗憾。好在我还没有错过太多,至少还来得及做点必要的弥补。
六
今年与医院有缘!粗略估计,在医院出出进进长达三月有余。且不说结果如何,就这过程,除了煎熬,就是顿悟。
面对疾病,我们是无能为力的。我的辗转于省城与首都求医治病的经历更让我看到,来自底层的人带着病痛想要寻找最佳的治疗是多么困难。有时候,看着触手可及了,但就隔着那么一层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无法跨越。这或许就是另类的“中国特色”吧!
2018的最后一个月同样是在医院,在生死的边上挣扎着的。我觉得最可怕的不是结果,而是前途未卜的等待。一天又一天的,等来什么结果谁都不知道,但你还得等待着。将绝望浸泡在死水一般的时间里,让其发酵着,迷茫中寻找着微茫的希望。这是怎样的煎熬啊!
唯一欣慰的,是在这最后一天逮住了一点希望的影子,虽然仅是一丝细微的涟漪,但它已经足够慰藉我的无望,让我在迷茫里触着了一丝暖意。
“这两天情况还好,孩子反应也灵敏。顺利的话,三天就可以完全停药,一周后就可以出院!”对于等在重症监护室外的人,还有比这更暖心的话吗?
有希望了,等待就有意义了,生命就有价值了。
七
人活着,就要有个追求。俗话说的,就是要有个奔头。有奔头了,生活就有盼头了,活着也就有意思了。
孩子今晚告诉我说:“今年咱们家有太多的大事……”她很认真地罗列着,也带着我回顾了这一年。
遗憾的是,我压根就不知道我这一年要干啥,所以,现如今也就不清楚我到底干成了啥。
但是,我还是要感谢生活给我的一切,感谢我遇到的所有人,感谢我及家人做过的所有努力。
旧的一年业已结束,我无需悔恨,毕竟努力了;新的一年才刚开始,我定将更加奋然前行,梦还在远方。
借此,祝福所有与我有关的人和事,祝福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祈福于我的小女贝贝。在新的一年里,在未来所有的日子里,我们都好好的,带着灵魂,带着温情,带着希望,健康而又满怀信心地奔波在通往目标的路上。
2018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