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曰:审知生,圣人之要也;审知死,圣人之极也。知生也者,不以害
生,养生之谓也;知死也者,不以害死,安死之谓也。此二者,圣人之所独决也。
凡生於天地之间,其必有死,所不免也。孝子之重其亲也,慈亲之爱其子也,痛
於肌骨,性也。所重所爱,死而弃之沟壑,人之情不忍为也,故有葬死之义。葬
也者,藏也,慈亲孝子之所慎也。慎之者,以生人之心虑。以生人之心为死者虑
也,莫如无动,莫如无发。无发无动,莫如无有可利,则此之谓重闭。古之人有
藏於广野深山而安者矣,非珠玉国宝之谓也,葬不可不藏也。葬浅则狐狸抇之,
深则及於水泉。故凡葬必於高陵之上,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湿。此则善矣,而
忘奸邪、盗贼、寇乱之难,岂不惑哉?譬之若瞽师之避柱也,避柱而疾触杙也。
狐狸、水泉、奸邪、盗贼、寇乱之患,此杙之大者也。慈亲孝子避之者,得葬之
情矣。善棺椁,所以避蝼蚁蛇虫也。今世俗大乱,之主愈侈其葬,则心非为乎死
者虑也,生者以相矜尚也。侈靡者以为荣,俭节者以为陋,不以便死为故,而徒
以生者之诽誉为务。此非慈亲孝子之心也。父虽死,孝子之重之不怠;子虽死 ,慈亲之爱之不懈。夫葬所爱所重,而以生者之所甚欲,其以安之也,若之何哉?
民之於利也,犯流矢,蹈白刃,涉血抽肝以求之。野人之无闻者,忍亲戚、兄弟、
知交以求利。今无此之危,无此之丑,其为利甚厚,乘车食肉,泽及子孙。虽圣
人犹不能禁,而况於乱?国弥大,家弥富,葬弥厚。含珠鳞施,玩好货宝,锺鼎
壶滥,舆马衣被戈剑,不可胜其数。诸养生之具,无不从者。题凑之室,棺椁数
袭,积石积炭,以环其外。奸人闻之,传以相告。上虽以严威重罪禁之,犹不可
止。且死者弥久,生者弥疏;生者弥疏,则守者弥怠;守者弥怠而葬器如故,其
势固不安矣。世俗之行丧,载之以大輴,羽旄旌旗、如云偻翣以督之,珠玉以佩
之,黼黻文章以饬之,引绋者左右万人以行之,以军制立之然後可。以此观世,
则美矣,侈矣;以此为死,则不可也。苟便於死,则虽贫国劳民,若慈亲孝子者
之所不辞为也。
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