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说他是在听到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之后,决定写《活着》。民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富贵——是《活着》主人公的名字。富贵代表着传统中国大众对人生最真切的盼望以及对子女最赤诚的期许。而无论你甘与不甘,世界给予大众的往往是——平凡乃至苦痛。
纵观富贵的一生:富家少爷出身,少时享尽清福,吃喝嫖赌,活脱脱一败家子;待赌博输光家产,贫困潦倒,才想要好好活着,此时父亲突然离世,怀着孕的妻子家珍被岳父接回娘家,只留老母亲、幼女和他三人相依为命;好在他们的儿子半岁时,家珍从娘家回来了,富贵想这个家总算全了。不料他的母亲却病重,富贵带着家珍从娘家带来的仅有的两块银元去城里请郎中,途中却被国民党抓去拉大炮,在残酷的战场上他一直想活着,活着跟他的亲人团聚。两年后,他回到梦寐以求的家,母亲早已离世,女儿因为一场病发烧成了哑巴;他并不气馁,因为他还有儿子有庆,有庆是个好孩子,懂事、善良、勤劳,他有妻子家珍,永远给他无限的包容和爱,他有女儿凤霞漂亮、孝顺、能干,一家人幸福的过了十年苦日子。有庆十三岁那年因献血过多而死,富贵亲手埋葬了他的儿子;妻子家珍在失去儿子后生命亦汲汲可危,在富贵为她准备棺材的时候,她却奇迹般的好了,且队长为他们的女儿凤霞说了门好亲事,善良的女婿二喜待他们像亲生父母,与凤霞恩爱有加;好景不长,凤霞在生儿子苦根时难产大出血而死,家珍也于不久之后撒手人寰,富贵送走了他的妻子和女儿,从此与他的女婿外孙相依为命;苦根四岁那年,二喜在干搬运活时被两排水泥板夹死了,用富贵的话说“想想从前热热闹闹一家人,到现在只剩下一老一小,我心里苦得连叹息都没有了”,可是生活仍要继续,苦根七岁那年因吃豆子撑死,至此富贵送走了他的全部亲人,这世上只剩下他孤零零一个,他买了一头老牛做伴,一直乐观的活着……
富且贵时的富贵,是一个为人不耻的浪荡二流子,贫穷困苦时的富贵却是一个时刻想着关心家人的汉子,他平凡却不再卑微,在岁月的层层磨难中,他表现出的爱、宽容、坚忍都由衷让我们钦佩。富贵代表了生活于20世纪初至70年代末的千千万万普通民众,在今昔不知明昔的时代洪流中努力活着,那是历史赋予他们的命运。
21世纪的生活相比那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生活的本质没有变——好好活着。对于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我们,压力、琐碎、平庸依然如影随形,多少求不得,多少爱别离,多少冷眼与嘲笑,而让我们闪闪发光的是不屈、努力、乐观、坚持,如果不能反抗,那么至少我能承受。何谓苟且?每一个认真活着、珍惜现在、憧憬未来的人都值得尊重和赞赏。
对逝者最大的爱莫过于像富贵那样带着对他们的回忆好好活着。体验生命,感悟它的欢乐悲喜,我们可以脆弱的掉眼泪,但更要坚强,不逃避,不退缩,勇于承担历史的选择,生命的重量。盖棺才可定论,没到进入坟墓的那一刻谁也不能说比谁幸福,活着才有希望。《活着》是一味自我激励的良药,希望每一个读到这本书看到同名电影的人都从中获得勇气、力量,不向困难低头,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