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寻梦环游记》
寻梦
人为什么要有梦想?梦想又能给予我们什么呢?
看完电影,我一直在思考这两个问题,总认为自己是个没有梦想的人,浑浑噩噩也快到弱冠之年,事实上我依旧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讨巧的说,我的梦想就是寻到一个能让我付出一切去追求的梦想吧。
寻梦是电影的燃点,电影开篇就设置了韦里拉家拒绝音乐而少年米格热爱音乐的矛盾,并通过塑造对音乐恶劣对家人温柔的奶奶形象,借她之手砸坏米格的吉他而将矛盾激化,使米格踏上寻梦之旅。
物竞天择的淘汰法则下,万类霜天竞自由,可能想要成为更优秀的人也是一种本能吧,而位于金字塔顶的人类,更加可以自己选择去成为自己想要去成为的人。这是每个人的权利。
米格越接触音乐而越膨胀的梦想愈加感觉被整个大家庭所压迫,于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然而爆发总是有些盲目性的,被梦想与热血支配的少年,离开家人,将“抓住你的机会”当做人生格言,学会了不择手段,而去偷窃吉他。
这是电影巧妙的转折点,设想米格没有吉他没有参加才艺表演,最后的结果最可能的就是被家人找回去,对于梦想心灰意冷,而泯然众人于家中学习做鞋,可能会成为像祖辈一样优秀的制鞋匠;而换种假设,米格偷吉他直接被抓住了,哪怕真的拿着这把吉他参加比赛,被发现吉他是偷的也是一定的,这依旧是污点。
米格是知道后果的,所以被发现后米格表现出了巨大的恐惧。但电影毕竟是电影,将米格拉入亡灵的世界,再次利用强势的太祖母形象再次激化矛盾。米格再次逃离家人,毅然寻梦。
梦想给予我们勇气,梦想为我们指引方向,于是无惧前路漫漫长路迷雾荆棘,朝着心中的方向坚定走去。
对梦想热切渴望的人总是不愿被束缚,阻拦乃至拖后腿,所以总是处于一种逃离的姿态。
所以米格逃离家人;所以米格在埃克托的帮助下扮成亡灵,拿到了吉他,知道了怎么去找歌神,走上舞台找到了自信,却依旧抛弃了他;甚至他还一度抛弃了他曾经唯一的听众丹丹…
就像德拉库斯说的,成功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天道总是平衡的,为了获得或者哪怕只是追求我们想要的,我们也总会丢失许多或者主动抛弃许多我们当下认为不够重要的。
这并不是错误,甚至这是一种浅层次的清醒与理智,会权衡利弊,既然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就直接去选我们想要选的那份。认准了梦想,就一条路走到黑。
因为年轻,因为膨胀的梦想,因为梦想给予的勇气,我们只能看到眼前,顾不上其他。我们不去想逃离的我们会让家人多么担心,我们不去想自己有多么的自私,我们不去想失败的后果,我们甚至可以不顾自己的安危。
电影并没有用什么高深的技巧,而是选择十分简单朴实的利用矛盾,激化矛盾,通过一种递进的辩证的方法让观众去思考。
在米格身上,是梦想重要还是家人重要的辩证;埃克托和德拉库斯的对比出场又加上一层,追梦(音乐)是为了家人还是为了让自己站在世界面前。
当然电影输出给观众的价值观还是前者,并为了突出主题而将人性与世界的复杂性都尽量简化,而电影神奇之处也在此,通过恰当的节奏,使得正义战胜邪恶,一家人圆满团聚的美好结局并不让人反感觉得庸俗,反而觉得,本就该如此,而这种小确幸,真好。
——毕竟我们都是崇尚爱的人啊
环游
贾平凹在《自在独行》中有一段话我特别喜欢——
日月交替一年,树就长出一圈。生命从一点起源,沿一条线的路回旋运动。无数个圈完成了生命的结束,留下来的就是有用之材。
第一遍看《寻梦环游记》还觉得米格只是去亡灵城里走了一遭,都没走多远,也算不上环游。二刷后又觉得如果对于米格的寻梦之旅来说,还确实是环游,逃离家庭又圆梦于家庭。
人总沦陷于一个又一个轮回,周而复始,往复循环,就像树的年轮一样,一圈一圈,不断经历,不断外扩,而不断成长。
如果说梦是远方,而家便是圆心;梦是离心力,爱便是向心力。兜兜转转走了一圈我们总会回到原点,而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有经历所有成长又让你跃迁向下一个轨道继续环游。
电影通过先树立一个“音乐会毁了家庭”的荒唐悖论最后通过米格的努力以及家人间本身的爱来打破这个悖论而突出“我们相亲相爱,生命不熄不灭”的主题。
电影中亲情是最大的泪点,米格带着哭腔为太奶奶可可唱《Remember me》几乎触及了所有人心中最柔软的一块。
这首歌并不是写给世界的,而是写给最爱的人的。埃克托如是说。
永远不要忘了家人有多爱你。梅尔达如是说。
又近期末年关,虽然气温很低,长春却出奇的天天放晴,几乎没怎么下雪,只偶尔飘一些细腻的粉尘似的雪沙,混在寒风里,被呼出的白汽同化。
我很少给家人打电话,偶尔接到父母亲给我打的电话,通话时间也不长。前段时间大大姨过生日那会儿还梦到过几次外婆和大姨舅舅,情节都记不清,看了电影却愈加怀念外婆,也真的有些想家了。
直接买好了回家的机票,虽然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但并没有什么急迫的情绪。习惯了顺其自然,不急不缓,不慌不忙。
不知不觉离家这么远已经快三年了,每次回家离家又回家又何尝不是寻梦环游呢。也许梦还未寻着,至少游也还算开心。也许在某种意义上蹉跎了岁月,至少打磨了浮躁。
父母总是会给我发些推送,有鸡汤,有社会现状,还有各类可能工作生活学习上用的到的知识等。除了标题真的很让我感兴趣的我很少看。
我也总给我副部长干事会员们分享着推送,其实也很少人看。
心态将自己衰老成过来人,看着低年级的孩子们总觉得怀念而又回不去的美好。也患上了自己父母的望子成龙而且话痨的毛病,总和他们说些过来人的经验,希望他们的人生能走的更远更好。
因为相比于寻梦,可能还是更喜欢环游吧。在梦与爱之间做着圆周运动,不急不缓,慢慢成长,自在独行却又不忘了发现一个个有爱的家。
——毕竟如果自甘堕落一点的说,我只是个普通人罢了。
后记
童话总有大人才看得懂的深意,动画电影总有孩子无法体会的深情。我的泪点其实还挺高的,但第一次看依旧泪水直淌而再次看也还是酸了鼻尖红了眼眶。
少年总是向往远方,似乎哪里拥有自由和一切美好。而当你义无反顾的离开,蓦然回首,恍然发现,家也成了远方。
我是个早熟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在火车上尝到了乡愁的滋味。而到了如今的年纪,这种乡愁却愈发平淡了。并非是消失削减了,也许只是习惯了。
又或者是,四海为家。
我从来不孤独,因为有爱便有家,在这个远方,我也有我想爱和爱我的人。
失去才愈加懂得珍惜存在的,感受过死亡才更懂得生命的意义。
被这个世界遗忘称为终极死亡,世间再也找不到关于你存在过的证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历史的洪流下,人何其渺小。
既然总会被遗忘,所以抢占先机,先忘了自己。
忘了自己,才能记住更多想要记住、值得记住的人;而已经忘了自己的人,又怎会害怕被世界遗忘呢?
死亡其实也没那么可怕,害怕的却是辜负了别人的记忆。
其实对于歌神德拉库斯我还想再说几句,生活中像他这样为了成功不择手段的人不在少数,身居高位外表光鲜亮丽的公众人物背后可能存在的肮脏也如同看似平静的海面下暗涛汹涌一般广泛存在着。
但话说回来他也不过是个为了得到所谓的成功,倾尽全力抓住机会,付出了众多代价的可怜人罢了,而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被世人唾弃再次被镇压在大钟下的下场并不让人同情和意外。就像他自己所说,没有人能够逃脱命运的安排。
我对于歌神的没有太多的褒贬,即便他成功后他的形象多么的正面,向世界输送了多少正能量,激励了多少音乐追梦者也无法改变他是个卑劣的人的事实;而无论他用了什么手段,他成功了,也许最后被揭露,但成王败寇,功过也不过他人评说罢了。
所以越来越愿意做个普通人,没有什么固定的梦想,能让我开开心心的环游,安安静静的成长,就已经很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