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人生学校“成长管理体验营”第一天课程分享#
《思维管理 — 撕掉标签,看清困扰你的人和事的真相》
一.为什么我们要贴标签?
1.碰到困扰,找不到合乎逻辑的理由的时候,我们倾向于自我合理化,自己赋于我们自己觉得合乎情理的解释。
2.贴标签:还是分类学上的一种行为。
标签:可以快速分类,减少思考,节约时间。是捷径,就当成唯一的路。用得太多、太顺手,我们就忽视了它的弊端。如:盲人摸象:摸着局部,就以为都是……看到孩子一点不好,就忽视孩子的成就、进步、闪光……
3.标签不是贴在别人身上,而是贴在别人的行为上,这种标签更加陷蔽。(也是改变自己的借口)
法国大哲学家萨特提到人有两种意识。一种意识是他在撒谎。 第二种意识是:哎,我说他在撒谎,我是在给他贴标签。第二种意识,萨特称为自反意识,是最宝贵的。
二.撕标签的方法
1.列出清单
想一个想要改变的人,可以是任何人,包括自己。
先写出五个词,代表你对这个人最深刻的几点印象。
从五个词中挑出一个最让自己头疼的词。
如:我对老公的标签是:暴躁、管我娘仨管的多、爱指责和孩子、不爱清洁卫生。
最深刻的标签是:爱指责我和孩子。
2.奇迹提问法
奇迹提问法:不是去猜 想奇迹是怎么发 生的,而是想像一下奇迹发生之后,具体的表现是什么。
如:老公指责我和孩子的一般都是我和孩子长时间拿着手机、或者吃饭时菜都端出来了,并叫我们几次还没有来到餐桌旁。 再有就是我没有在周末管教子时……
3.具体描述法
接上面奇迹提问法:我发现我说老公爱指责我和孩子,其实是说我们在具体行为上不够好,而不是说我和孩子们不好。
如:老公周末说我和孩子长时间拿着手机。具体描述法就是:周末,我吃了早餐后就拿着手机听课或者看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不停下休息,一看就超过2小时,老公嫌我看手机时间长了。
女儿和儿子也是周末看手机,一看2小时。
用客观的视角,具体的描述来代替主观上的评价。 就削减了标签的魔力。
他不是哪儿都不好,只是某此事上不好。我真正想改变他的是某一个行为。
4.例外观察法
平时,老公也很少指责我们哪做的不好,只是想着周末一家在家,先把要做的事做好,一家人说说话运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