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现风
组内分层取号的风波(六)
在小组内分层的前期的思想工作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小组内每一个层次的名字的取法我自然还是老办法交给组长来取。因为一贯我的班级小组化管理中的原则是:“民主、尊重”。
下午放学后,我马上在办公室召开组委会会议。会议刚刚宣布主题:为小组内每一个层次号取个有意义的名称。突然有一个意料之外的声音冒出来。
“老师,我们组内的分层是依据这一次学校六年级的摸底考试为基准吗?”转过头一看,组委会中的一个组长有点担心地问。
看来组长的这一问应该是心中有自己的想法,我说:“谈谈你的想法和看法。”
其中组长A有点不服输地说:“我认为这一次的六年级的摸底考试自己没有考好。”
“我也感觉自己没有考好。”组长B说。
“我整个假期都玩疯了,把有些知识点都忘记了。”组长C说。
“这一次摸底开始并不能代表我们自己真实的能力。”组长D说。
“不仅是我们,班级内的好多同学们都有这样的情况。”组长E说。
其他几个组长也在附和着不断地点头。
我在心里默默地想:“都把班级内的其他同学搬出来了,其他组长也跟着点头,这说明孩子们是多么的在意自己在组里的排序号的位置啊!看来班级小组化的管理即将引进的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还没有开始,孩子们在心里就已经拉开了序幕。”我心里流淌过一阵小窃喜、小温暖。
但是我并没有发表自己的见解,我想应该抓住时机继续让孩子们说出他们内心的意愿和想法。因为孩子们的学习动机马上就要打开了,因为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要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必须强化其积极的学习动机。大家知道,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是人的本性之一。倾听孩子们的内心,既是对孩子们的尊重,又是对孩子们的期望,从而满足孩子们尊重的需要,进而达到激发学习动机的目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真正体会到自己活在世上的价值。想方设法不辜负所信任的人对自己的期望,并以实际行动去争取进步。我本着尊重孩子们的意见的前提,进行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我征求意见地问孩子们:“那么你们认为怎么办好呢?”
组长A继续说:“既然分层取号对班级内所有的同学们都有好处,能不能给我们一个努力为自己争取组内号数的机会。”
“这个想法我支持,具体怎么操作好呢?”我继续引导着组长们说。
“给我们一个月努力的时间,一个月后我们进行一次月考,以月考为基准来分号,老师,你看这样可以吗?”组长A继续说着自己的想法。
我心里有一阵窃喜,仅仅组里的一个层次号数,就把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给调动了起来,意料之外的一个小惊喜呀!
我默默不做声,用征求意见的眼光,看看组委会其他的成员。组委会的成员一致点头表示赞同组长A的说法。
我马上脱口而出说:“好的,老师尊重大家的意见,给大家一个月努力的机会,国庆节过后我们进行一次月考,也给每一个同学争取自己在组内号数的空间。那么自己到底在组里能占到几位号,那就需要通过大家的努力来取号,记得回去给组员们讲,这个号数是自己争取的哟!而不是老师或组委会赋予大家的,老师期待大家的好消息哟!”
组委会非常满足地说:“我们一定不会辜负老师的期待的。”
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也是一种信任,一种鼓励,一种爱。日积月累之后学生会被感动,对老师更加信赖,作出更大努力。从而使师生之间造成一种默契,因而取得期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