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因公出差,在香港短暂停留一天一晚。三十多岁才来香港,觉得自己有点“土”。在一个“高知”、小白领的圈子里,有这种感觉的人屡见不鲜,虽然不知道也不曾想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如果你还没有去过,你会有这种感觉吗?去过了呢?
香港印象之影视业
看过为数不多的港剧和好些香港电影,印象中她处处繁华,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水马龙,豪车随处可见,地面干净,人们着装讲究,彬彬有礼,遵守规则。
仔细回忆,这些印象最初源自哪里?应该是一部电影——《中南海保镖》和一部电视剧《陀枪师姐》。
因为这部电影,作为一个生活在偏远小镇的孩子,我看到了香港的繁华,高楼大厦,第一次知道出租车是个什么东西。我看过对李连杰谈这部电影拍摄过程的采访,那是在1993年左右,香港还没有回归。虽然在电影里李连杰功夫了得,但在实际拍摄期间,有六七个香港警察保护他,随时随地跟着他,也蛮有意思。
《陀枪师姐》作为电视剧,内容更多,让我看到香港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面。给我的印象是香港警察的制服特别帅,师姐特别美。想想内地那时一身绿的警服,你肯定会认可我的想法了。
8月24号逻辑思维的节目主题是《行业和命运》,详细谈了香港的影视业,特别提到了《香港影视业百年》这本书。如果你想了解香港影视业的发展,可以听听这期节目。80后熟知的香港演员,从郑少秋、周润发、赵雅芝、袁咏仪到后续的四大天王,影响了一代人。他们有些人还活跃在屏幕上,成为不老神话,比如华仔,有些人已经淡出江湖,比如郑少秋、赵雅芝等。香港的影视业在2000后开始没落,大量的香港导演、演员开始北上到内地发展。
我看到的香港依然有其繁华的一面,相较内地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昔日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雄风已经锐气不再。
香港的货币发行
初到香港,同事从口袋里拿出一沓港币,足足让我惊奇。为什么?如下图: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同样是500元的钞票:
- 长得很不一样啊,会不会有假币?
- 为啥有三家银行呢?
- 为啥纸币上还有签名呢?
在搜索之后才知道港币的发行方式,简单整理如下:
- 香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发行局,纸币大部分由3家发钞银行即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中国银行(香港)发行;
- 港币的历史可追溯到1845年成立的东藩汇理银行,这家总部在印度的银行是首家香港发钞行;
- 19世纪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倒闭了3家较大的发钞行,直到1895年《银行纸币发行条例》发布才收紧对纸币的监管;
- 1994年5月2日,中国银行正式发行港币钞票并在市面流通;
- 美联储是美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的央行,与此对应香港金融管理局为香港的中央银行;
- 三家发钞行所发行的货币其实是“银行承兑汇票”,港币上有“凭票即付”字样;
- 纸币上有发钞行董事长签字,这点跟人民币截然不同。
所以在市面上流通的港币,来自于三家不同的银行,都是合法的。
香港的地铁
路线覆盖广。虽然地下线路比较复杂,但是提示牌设计很合理,因此不太容易迷路。让我意外的是,地铁的报站有三种语言,英语、粤语和普通话。去之前我还担心因为听不懂粤语可能会吃不少亏。另外,在地铁里面问路,遇到了六七个人,他们基本都能用普通话交流,这也是让我意外的。足可见,回归二十年来,内地对香港的影响之大。香港的第一条地铁线是1979年开通的,比北京的地铁还晚了8年,但是在80,90年代发展迅速,十来年时间已覆盖香港绝大部分地区。
车厢比较小。相比内地的地铁,车厢不够高,也不够宽,跟我在伦敦坐地铁的感觉类似,也许还是受到英国影响的结果。
酒吧文化
兰桂坊,对于酒吧文化的爱好者来说,到了香港一定会去的地方,我也不例外。跟同事从旺角坐地铁过去,5站路,从中环出来,二十来分钟就到了。同事还闹了个笑话,步行在兰桂坊,他一个劲地问我:“咱们不是过来吃饭吗?这家是兰桂坊吗?”,“哦,不对,这家是兰桂豪庭”,“兰桂坊是哪家?” 殊不知,兰桂坊只是位于香港中环区的一条呈L型的上坡小径而已,他却认为是一家餐馆。
兰桂坊酒吧街缘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一位意大利籍商人在这里开设了一间意大利服装店及餐厅。部分在中环上班的“优皮士”,下班后想找一个地方吹水,这家餐厅便成为他们欢乐时光的聚脚处。其后,兰桂坊渐渐成为一处有品位的消闲之地,酒吧、食肆及娱乐场所越开越多。
我们到的时候是晚上9点多,熙熙攘攘的人群,各种肤色。每家店的门口都会有一个桌子和服务生,可以提看菜单和酒单,再做决定是否在这里消费,菜名是中英文的,而且服务生比较喜欢用英文打招呼。随便找了一家店坐下,点了两杯生啤,脆皮薯条还有蒜香牛肉粒,聊起天来。
环顾四周,外国人居多,其间有打扮时髦的女性或者着正装的男性,看起来是在周围上班的白领,因为当天是周二。当然也不乏像我们这样过来满足好奇心的闲散游客。
闲来仔细翻了翻菜单,还是有大英帝国的影子,比如英国老百姓喜欢的炸鱼薯条,我去UK的时候在Brighton吃过,那分量,即使饭量大的国人,吃完一份也会撑肠拄腹。
后来跟一个香港土著聊天,他虽然在兰桂坊附近上班,现在也很少去了,因为觉得价格太贵。比如我们这顿,两杯啤酒,两个菜,接近400港币,其中有10%的服务费,这是必收的。看起来,香港的年轻一代,生活压力的确不小。
市民生活
香港的市民,无论走在大街上还是地铁里,我跟同事的感受是老龄化比内地严重。出行带着购物袋的人也不在少数,我们下榻的酒店旁边就是一个很大的菜市场,蔬菜的价格也算合理,跟国内一线城市差不多。
香港的支付方式比较传统。大家还是习惯使用现金,刷信用卡,或者使用八达通卡,电子支付很少见。在香港使用人民币不方便,虽然有些店家也能接受。比如20号中午去吃饭,饭钱75港币,因为没有足够的港币,尝试用人民币支付,店家只能接受1兑1,最后我们用50人民币加25 港币支付,显然不划算。不过可以在有银联标志的ATM机上直接使用储蓄卡取港币,1港币合0.84人民币左右。
好消息是,一些商店开始支持支付宝,推广力度很大。比如香港随处可见的屈臣氏,第一次使用先减掉50港币,然后再打85折。
结语
去香港之前,想象她非常高大上。想着应该衣着光鲜过去,免得给内地人丢脸。实际发现,并非如此。为什么没去过香港会觉得自己“土”?细细想来:
其一,从众思维。周围的同事,朋友时不时就有人提去香港扫货,甚至有个土豪朋友,为了吃香港何贤记的炒河粉,晚上9点多还从深圳坐车过去铜锣湾。
其次,觉得香港比内地发达。无论是人民的素质、教育、医疗、还是工作机会。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山看比那山高。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出去走走看看,对事物的判断才能尽量不偏不倚。
此番去香港,不禁感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事轮回,我们的时代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