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约翰·杜威,1915:
如果学习材料本身没有什么吸引力,那么……老师们将会要么力图赋予这些学习材料一些外在的吸引力,出个价钱或提供某种贿赂以让“课程变得有趣味”,进而抓住大家的注意力;要么转而采用低分数、留级、放学以后被留在学校……但通过这些方式所得到的注意力……总是依赖某些外在的东西……
而另外一方面,人所共知的事实是:思考性的关注总是包括判断、推理和探究。这也就是说孩子们会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会非常积极地去寻找和挑选相关的材料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动因的三大组成要素:合作、内容和选择。
孩子们不需要被激励。他们一开始就非常渴望理解这个世界。创造一种环境,让他们感觉不到被控制、鼓励他们思考自己所做的一切(而不是他们做得怎么样),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都会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并对挑战充满了渴望。
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创造一种让学习成为可能的环境。
如同两位心理学专家所说的那样,真正的挑战在于我们不是要“等待某个人开始对……感兴趣,(而是要提供)一种充满鼓励的环境,让学生们觉得自己拥有一些有趣的、有价值的选择,从而引发成功的学习过程和表现”。
组织大家讨论(当然那需要与学生们年龄水平相称)人们为何要学习以及真正有意义的回报是什么。
在一个让学生们感到安全的课堂里,学生们在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可以坦然面对并寻求帮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打分、考试、惩罚和奖励都极大地妨碍学生获得安全感。
同那些不看重成绩的学生比较起来,依靠成绩或其他奖励的学生在学习的劲头、思考的深度,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关心程度以及挑战自我的意愿等方面都稍逊一筹。
分数淡化了学生们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成就感,并鼓励考试作弊,还容易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
分数还会加剧学生们不能控制自己命运的感觉,导致他们对别人愿望的盲从——有时会严重到让他们忘却了自己的愿望,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
不仅是那些得到F的学生,也包括那些得到A的学生都会承受成绩所带来的这种种恶果。
几年以前,我有机会向全国最顶尖的预备学校的全体师生作了一次演讲,同他们一起讨论了这场令人心力憔悴的竞赛。他们已经学会了把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抛在一边以求为金榜题名冲刺。他们去参加一些自己毫无兴趣的社团,以求让自己的履历看上去更加优秀。他们也发现为了挤过常春藤这座独木桥,连自己的友谊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就算他们最终走进了大学校园,这所有的一切也并不会结束,并且又会在一个新的轮回中重新开始:他们将会仔细研究课程表以确认选那些会比较容易得A的课程,参加一些新的课外活动以丰富自己的简历,当教授告诉他们为了考试,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什么地方并放弃其他的一切时,他们也会非常感激而不是感到愤怒。他们会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准医生、准律师或准商人——这个“准”意味着除了那些对他们日后的事业有帮助的事,他们现在所做的其他一切都无关紧要。
大学毕业也并不意味着这种方式的中介。现在,他们必须为下一轮奖励而奋斗:获得最好的住所、最理想的工作岗位和最快速的职位升迁。接下来是为最好的任务委派、合伙人以及副总裁等等头衔努力工作。
那些对孩子学习很在意的父母和老师需要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让孩子们忘记分数的存在。
把成绩的种类减少到两种:A和未完成。
这种做法的理论依据是任何没能得到A的工作都还没有结束。它的前提假定是学生们应该做到最好。这种做法的另一优点就是能抵消成绩所带来的负面后果。最重要的是,它还原了事物本来的优先级次序:帮助学生们进步比对他们进行评估重要得多;先学习然后才能分级。
永远不要在学生们还没有结束某项学习过程的时候就开始进行打分。频繁地使用小测验之类的方法,将会阻碍学生们对整件事情的理解过程,因为它没有给学生们“尝试的时间”。如果您不能确定学生们是否已经准备好向您展示他们所学到的东西,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问他们。
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们参与评估的过程。和他们一起讨论,从而决定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他们的学习状况,并且让学生们尽可能多地参与实践评估的过程。
他们越是把自己的课堂描述成一个老师们强调理解、提高、尝试新事物以及冒险(而不是相反的强调成绩和竞争)的地方,他们就越喜欢这个集体、越是会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学习并且更愿意进行自我挑战。
布朗纳喜欢把老师的角色描述为:帮助孩子们以一种“探索”某事而不是一种“学习”某种知识的状态去对待自己正在做的一切。
给学生们“做得对还是错”的反馈将会使学生改进提高,老师们必须要让学生们得到足够多的此类信息。
如何开发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去探索、创造?建议:
允许积极的学习。
可以观察、接触、实践,而不是单调地听讲。
告知安排某项任务的原因。
点燃他们的好奇心。人们天生就对那些不知会产生什么结果、没有按预期发展的事情充满了好奇。这就是内在动因的核心。
树立一个榜样。
老师应该让孩子们听到自己谈论教育的快乐,并让他们看到自己也在阅读或专注于某项智力任务,并从中得到了快乐。老师还可以通过承认自己不知道某事、通过如何面对失败来展示坚强,通过质疑传统的智慧、通过展示自己是如何看懂一篇非常难理解的文章来树立榜样。
欢迎失败。
错误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学生们如何思考的信息,迅速而有效地纠正这些问题并不会对学习的过程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
合作:共同学习
正如思想家皮亚杰和杜威解释的那样,在最理想的状态下,学习是共享信息和想法、质疑别人的解释、重新思考自己的看法以及在一种互相支持的氛围下就某一问题进行探索的结果。(请注意,所有这些都要求交流。)理解能力和智力水平的提高不仅来源于学生同老师之间的关系、学生同课本之间的联系,还来自于学生们彼此之间的关系。
现代教育最令人激动的一大发展就是所谓的合作型学习,让孩子们两两结对或形成小组。许多研究都表明:参与组织良好的合作型小组将会使学生对自己、对同学以及对所学的课程都会有一个更加积极的态度。学生们如果能够彼此共同学习,而不是彼此竞争或彼此疏离,他们的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内容:值得知道的东西
所提供的信息都非常抽象,与孩子们日常生活也没有明显的联系。课程的主题依事先安排好的日程表而定,而不是某些孩子对此有特别的兴趣或者已经做好了开始学习的“准备”。
“对学生们来说,某个行动的目标一定要有意义,这样他们才会发现挑战这一目标的内在动因。”
整个讨论的前提是:除了学业,孩子们也是拥有生命和兴趣的人,他们带着自己的视角、观点和思维方式走进了教室。我们教什么以及怎样教都必须考虑到这些现实。这就是“建构主义”这一流派的基础。它认为:
人们通过积极地创建知识、把新信息同已获得的信息相比较、就(自身或者同他人的)不一致展开思考和行动,以及得到一种新的理解来学习。
在一个建构主义观点盛行的教室里,学生们将拥有许多机会去探索现象、观点和猜想,与他人一起分享设想以及修正自己最初的设想。
更佳的学习和记忆、更好的归纳和概括、日后对这一主题更浓厚的兴趣、自信心不断增强以及在真实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
选择:教室里的自主权
“我已经教了三十多年书了,要不是让我的孩子们参与课程的设计,我早就毫无热情了。我会对他们说:‘我们学习下一章的最令人激动的方法是什么?’如果我认为他们的第一个建议是不可行的,我就会说:’好,学习这一部分的另一种最令人激动的方式是什么?’他们总是能提出很好的建议,积极性也很高,因为我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同一种方法只用一次。”
学习的确要求我们努力付出,有能力的老师会在这一过程中焕发光彩。他让孩子们成为一个求学者集体中的一部分,在这个集体中孩子们彼此帮助,从而让每个人都做到最好。他们把任务隐藏在某个孩子感兴趣的问题或故事后面,他们还会解释清楚任务同这些问题或故事之间的联系。他们向学生们充分说明要完成某个任务的理由,并让他们自己决定如何来完成。
第十二章
孩子出生以后被抱来抱去、喂食并被照顾入睡,基本上被动地接受一切;到第二年的某个时候,他/她成了一个有自己观点的人。
我的看法是孩子的蹒跚学步期提供了这样一种机会:我们应该从对孩子们做些什么转到同孩子们一起做些什么。
他们并非天生就反对诸如应该几点睡觉、应该吃什么、什么东西不能玩以及什么地方不能去之类的“规则”和“限制”。我们可以通过限制的目的、限制的程度和谁来决定这些问题来进行取舍。
如果这些限制和规则目标合理(比如保护孩子不受伤害)、限制范围最小(比如不允许碰某几个抽屉而不是把孩子关在某个狭小的空间里),并且孩子也最大限度地参与了安排(比如说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完成作业的计划),那么这些限制和规则完全能够接受。
对待犯了错的孩子,我们可以将之看成是一个“教育的机会”,一个进行教育或者共同来解决问题的机会。我们的反应不该是“你犯了错误,现在这是我将要对你采取的措施”,而应该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就此能做些什么”。
对孩子来说,通过共同努力来解决问题就意味着一次自信的提高,一份信任的宣言。它表明:“我相信如果你理解了相关的道德问题、掌握了必须的技能,你就能负责任地做事。”这一信条将会导致我们称之为“良性循环”现象的发生:我们越信任孩子,孩子们越不会辜负这种信任。
解释是合作最初级的形式,也是我们必须向孩子们做的。解释必须要在欢迎孩子作出反应的对话性氛围当中进行,而不能将之变成孩子必须要保持安静的一场说教。
在我们通常所说的纪律问题面前,第一步应该是讨论这种行为是否真的是个问题,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为什么。
我们想帮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建立起符合社会道德准则的价值观,有一些通用的原则:
关心。如果孩子会自动啊有人关心他,他也就更可能成长为一个关心他人的人。如果孩子觉得安全,他们就能承担风险、提出问题、犯错误、学会信任、分享情感并不断成长。如果我们认真对待他们,他们也会尊重他人。如果他们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他们就有宝贵的时间去满足他人的需求。
示范。除了付出爱意外,几乎其他所有我们能为孩子做的事都比不上就我们所懊悔的事向他们道歉最重要、最困难。向孩子道歉是在告诉孩子“如果我说了什么让你感到窘迫或者伤害了你的感情,请告诉我”。这样的成人毫无疑问将会书里一个勇气和关爱的榜样。我们已经用事例表明了关爱的重要性,然而这种冲动必须要以让他们自己帮助自己并发现自己所拥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度。另外,冲上去帮助他们可能会阻止他们向同辈求助。我们希望成为帮助他人的表率,但我们不希望教导孩子相信成人们能够应付所有的局面而不需要一个同辈的协助。
解释。
归因于积极的动机。相信孩子其实非常希望让成人高兴,他们只是缺少达成这种愿望的技能,他们一般都会对充满关爱的环境作出积极的反应。把孩子的行为归因于与事实相符的最积极的动机可能就会导致另一个“良性循环”的产生,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提供关爱的机会。人们通过实践来学习,希望孩子们学会关爱的成人需要为孩子们提供一系列的机会以让他们进行第一手的实践:关爱宠物、照顾弟妹、辅导其他孩子、和同学合作以作出决定和解决问题。
强调换位思考。他们不仅要有对道德准则的理性理解,还应该同他人有情感联系。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一个人能够保持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感觉自己可以控制生命中所发生的事情。”研究发现,那些尽管面对很大压力还能保持身体健康的人,大都是那些觉得自己能够有效控制自己生活和工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