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因为蒋勋先生的书到了,大晚上睡不着,翻来覆去,最后还是决定再亮灯翻几页。我近半年对蒋先生的痴迷缘于听书,蒋先生细说红楼真正是在传达审美,传达文化,欲罢不能。而光看文字,让蒋先生的言辞传达只诉诸于眼睛还是蛮不适应的。
红楼还只听完一大半,免费听书就下架了,估计是听众太多,入迷者太多,发行商不满了罢。前些天躁动不安的我只能下单买先生的书了。未到书的日子去图书馆借了《平凡的世界》,我对这本书是有情结的,20来年前,向表哥借来《平凡的世界》,只记得讲的是文化大革命末期的人与事,除三五人名,情节早已忘记,忆及只记得作者文笔极流畅。再温书,老朋友见面的感觉,熟悉的情节人物又涌上心头,一翻开就不能丢下。早上一睁开眼,我就想孙少安去找润叶没,晚上睡前,我又思忖少平和小霞接下来怎么冲破羁绊,一翻开往往就过去了两三小时。几天痛快淋漓地读完,还意犹未尽啊。此时我不想说自己的思考。
想想自己这种杂草生长般的读书状态,真是痛并快乐着。我之读书,恣意妄为,乘兴而往。杂又散,从不专注,以致自己经常有无所得之感。就连我之教学方面书籍,喜欢王崧舟、窦桂梅老师,在教初中语文时居然会买彼时都在小学任教的两位的书(在教育界我一直认为此二人天纵奇才),陆续的,王君老师的整套书,于漪老师,李吉林老师,余映潮老师肖培东老师的书(横跨小学初中高中)只拣感兴趣的部分看,真是惭愧。但我知自己绝不可能毫无所得,曾特别感慨一句话: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生之涯?
不为愉人,只为愉己,且散漫且徐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