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林清玄的散文,读来甚是让人觉得内心清净。在《云散》这篇文字里,我读到了胡适的一首白话诗《八月四夜》:
我指望一夜的大雨,
把天上的星和月都遮了;
我指望今夜喝得烂醉,
把记忆和相思都灭了。
人都静了,
夜已深了,
云也散干净了,
仍旧是凄清的明月照我归去,
我的酒又早已全醒了。
酒已都醒,
如何消夜永?
这首诗,是根据周邦彦的一阙词《关河令》改写成的,原词如下:
秋阴时晴渐向暝,
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
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
如何消夜永?
无论是胡适的诗抑或周邦彦的词,都透露着淡淡的孤单和寂寞的味道,让人心醉。一个人的夜晚,无论是清醒着还是酒醉着,望着只身的影子,看着窗外寂静的夜色,记忆和相思在这一刻,显得那么清晰那么透彻,这是多美的画面,美得让人心碎,在这凄清似乎永无尽头的寒夜。
“孤单和寂寞虽也有它极美的一面,但究竟不是幸福的。只是有时我们细细想来,幸福里如果没有孤单和寂寞的时刻,幸福依然是不圆满的。”
“最好的是,在孤单与寂寞的时候,自己也能品味出那清醒明净的滋味,有时能有一些记忆和相思牵系,才是最幸福的事。”
你曾听过“空巢青年”吗?在每个繁华的大城市里,他们大概是最孤单寂寞的一群人吧。在陌生的城市打拼,远离亲人,远离故乡,形单影只,既缺乏感情寄托,又无人陪伴,过着“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的生活,就像“美丽世界的孤儿”。
网上有无数帖在回应“空巢青年是种怎样的体验?”
——“我和Siri(手机智能语音)成了好朋友。在沙发上看电视睡着了,醒来发现一切如旧,没人给我盖被子,没人关电视。”
——“总是很晚才下班,反正回家也是一个人,一回到家,总是先将门反锁,把屋里的灯打开,把电视声音调大,然后玩手机。”
——“什么时候饿了,就吃什么,也不管那么多,冰箱里有什么就吃什么。”
……
甚者,孤独也被分成了十个等级,有人说,能达成前3级,就是自立青年,前5级就是独行青年,前8级就是空巢至尊宝,而10级全满,就是“好像一条狗”。
但这种生活又是自己的选择,罗曼罗兰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在这年少尚且可轻狂的时代,你青春年盛,你以梦为马,你想不负韶华,于是你走出“小的世界”,投身到“大的世界”以期实现自己。
在这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时代,你不希望被生活束缚,你想要闯荡天涯,你想要如万花筒般,变幻莫测,去体验不一样的世界,于是你跋山涉水,披荆斩棘,就算被称为“空巢青年”。
网上有人说,“如果有一天我死在了出租屋,可能谁都发现不了,除了来催租的房东……”这不好笑的玩笑,令人多么心酸,又透露多少无奈。
但你不会因为这种种黎明前的黑暗而停下步伐,也许你会想要放弃,但当你回头看看来时路,你会含着热泪,咬咬牙,继续往前走。因为你知道,一旦你放弃,以“失败者的姿态”离开,你会辜负你所付出的一切。
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若你孤身一人,那就把自己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人都是孤独的,但可怕的不是孤独,而是惧怕孤独。
在大城市里一个人生活,我们谁也拯救不了谁,谁也慰藉不了谁,所谓的抱团取暖,大概是害怕被人看出你的孤独,于是一群人狂欢着,火热的气氛中却暖不了冰冷的心。
曾看到过一句话:
曾以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独终老。其实不是,最糟糕的是与那些让你感到孤独的人一起终老。
每个人一生都会相遇无数的人,都在期许着能遇上那么一个理解你的人,一个能与你结伴而行的人,现实却往往是“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但这并不妨碍你心中的期待,一个人的时候,努力把自己打造成自己所理解的自己本该有的样子,也许那个人就在期许的前方等待着你。
一路走来,我们追逐的,是梦想;期待的,是成长。
“当我们从生命的烂醉醒来的时候,保持明净的心灵世界,让我们也欢喜独处时的寂寞吧!”
“在云也散干净的时候,还能在永夜中保持愉悦清明,那么,即使记忆与相思不灭,我们也能自在地坦然地走下去。”
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