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0号,做了一个自我感觉“蛮有魄力”的举动,把积蓄的1/3拿出来参与了一个书房众筹活动。
毕业3年多10万块都没有攒到,朋友圈已然有人在炫耀“人生的第一个100万了”,还是蛮羞愧的。
不知道自己这3年多做了什么。远离父母,背井离乡,没有去混北上广,但为了所谓的梦想亦不肯回到那个凑活过日子也蛮好的老家;偶尔还为买房结婚之类的事和女朋友激烈的争吵,抱怨社会的不公平,却明明知道就是自己不努力,上学的时候不好好念书,毕业了也没有好好工作,踏踏实实做事好像跟我绝缘一样;每天做着发财梦,不过是还躺在床上,三年不知道跟自己说了多少遍,我要辞职换工作,可是想到自己没有竞争力,又不知道打了多少遍退堂鼓。对于这种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心态,不知道该怎么吐槽。
万维钢得到专栏第一季的结尾,提到过一个破解个人自我设限的方法,就是找到一个“使命愿景”——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用一个更大的目标去解决和突破眼前的种种限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知行合一永远是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就像我参与这个众筹,考虑最多的其实还是回报率的问题(做投资不考虑回报不是圣人就是傻瓜)按照马斯洛的需求论,我连生理和生存需求都没有解决,就已经想着去做自我实现了,怎么看怎么像烧坏了脑袋。但公益的确是一个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的事。
觉得自己就像生活在《双城记》所描绘的那个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好处是感觉未来无限可能,坏处是不知道哪种可能才有可能。每次写到这种地方,我都会想到量子力学,想到不确定性,想到这个宇宙膨胀没有尽头,会有点庆幸,我为什么要追求意义呢?
叔本华关于幸福的智慧哲学指出,人生不应该追求幸福,而是应该去减少痛苦,只有当我们的痛苦降低,自然而然就收获了幸福。
从某方面讲,他的话不无道理,其实所谓的唯心主义也好,唯物主义也罢,这个世界并没有什么对与错,不过是我们人类自己给自己画了一张大饼,想象力构造出所谓的意义存在,赫拉利《人类简史》的这个想法不可谓不大胆。而人类也通过自我“赋能”最终问鼎食物链。反观其他物种,更多关注的是求存,我们却更在乎求“真”,因为有了“意义”,所以有了意义。
问了一圈亲戚朋友,有人反对有人支持,但最终还是掏了钱,入了伙。把这个众筹活动当做自己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就算我未能创造多少财富,积累多少资产,但我的行动如果能带来更多人的支持和改变,好像1/3的积蓄也没什么多大不了的啊!就算我前面辛辛苦苦忙活一年,但这个行为影响力放大到更多的人身上,应该内心真的会发出会心一笑吧。不去追求什么功成名就家财万贯,放下身段享受生活,灵台清静,一看就是得道之人啊。
嗯,最后这个白日梦,我给自己满分。
真的不知道该写点什么好,以前总是觉得学了很多东西,但真要写出来讲出来,都只剩下咬文嚼字的概念了。更何况受训于万维钢老师之后——“无痛呻吟的文字配不上这个时代”,再也不能像十几岁时那样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完全有点懵。面对这个不确定的社会,心里还是没什么底,学习也好,上课也罢,总还是恐惧未来,就算知道这是一个真切的“自我设限”,我还是害怕,害怕白日梦还是白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