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回到公司与老板进行了将近4小时的升职谈话。
谈话是其次,重要是深度对话,这也是老板在常用的管理风格。
本以为会是正常的风平浪静,
结果却出乎意料,老板对我肯定的同时,
也提出了一个似乎是在我认知盲区里面的东西。
你的目的性太强,却不太重视别人的感受。
老板举出了两个我从来没有想到的可能:
有同事反映说,“我膨胀了”......
有同事反映说,“我在工作时间比他们短”....
实话而言,我并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评价。
而且当下,我竟然对老板的所讲的东西,竟然可以完全的不认同。
作为我个人,从来都是讲求实证主义,而且讲求的是证据,
但同时,我也明白每一个人都有认知盲区,
对于这种出乎意料的类批评的评价,我更多的部分是在好奇,而且当中可能深藏非常有价值的观点。
于是,在顶住了表层的愤怒之后,我开始与老板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对于问题1:膨胀了。
老板给出的提示是:“你确实是在认知上,比团队里面的同事高出比较多的水平,
对于一个给出的问题,你一眼就可以看出当中的本质是什么。
而且在你的风格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你不在意别人评价。
别人对你的评价是好的,你会忽略,因为你知道没有营养。
别人以你坏的评价,你会批判地去接受,也会对别人那些无理的假设,低级别的假设没有兴趣。
以上种种,可能都是你性格的优势。”
但是,这当中就有一个问题了,
你不在意别人的肯定,你没有给出足够的交互反馈给别人,只认为别人是过誉。
你不在意别人对你那些错误的批评,比如别人说你“膨胀了”,
但是你在这里,就有了一个编译相同的误差,因为同一句话,哪怕别人批评与中伤你,
你都不予以回击。可能我能够理解你,但是很多时候,别人可能就会误会。
这样别人因为你的不回击,就会总是以为你自己比他们更强,哪怕我知道你是没有这个意思....
前一秒种,我其实还是将精力集中在别人的评价之上。
后面,却突然明白到了自己的认知盲区所在:
(1)你假设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然后就从来不在乎别人对你的好/坏评价
(2)不区分工作与社交场景,因为Keep Real,不希望将自己隐藏起来,
只是希望将快乐给别人。
(3)一般面对别人的评价,不论好与坏,我都是非常功利地逆向思考,
好的,我直接PASS,因为我不需要别人肯定。
坏的,我就听我认为对的部分,忽略没有用的部分。
这样归结下来,就会有以下问题:
(1)别人会因为经常得不到反馈,然后就会将这种东西解读为“膨胀”。
(2)我的工作其实比其它人有要累多了,但是我从来不喊累,这件事情反过来说,不一定是好事。
因为,你不喊累,别人就会以为你很舒服。
你太真实,你正常休假,带女儿去拍百日照,打疫苗,你把这些事情在群里说了,
但别人就从来不会看你那天是否请假了,而是只是认为你不忙。
最后,别人会误解你一直没有把时间花在客户那里,因为你效率高出别人一截。
6点起床,同时下午3点就搞定事情,错峰出行。别人休假,你回公司加班。
这些东西,你不去说,根本没有人知道与相信。
这再次说明了一点,你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苦与累,
某程度上来说,并不是一件做得聪明的事情。就算你让老板很放心,但是同事们却会因此觉得你
有问题
(3)最后,就是对于别人的回应,平时群里的一些小道和八卦,各种无聊的事情,
你都不喜欢跟他们去讨论,而且一旦你一讨论就直击核心,最后反而会别人觉得你不合群。
实话而言,以上这些想法,从来没有在自己的朋友圈里面被人所提及。
而我自己,也从来没有意识到以上这些东西的存在。
教训1:人言可畏,如果不是老板对我了解的话,可能别人就会趁机在这里大做文章。
无论你平时心多大,还是要注意到别人对你的交互,哪怕多不愿意,你也要和他们多配合一下,
因为,你无论能力多强,你强不过一个集体。你再强,你也要跟别人进行协作。
而在每一个团体里面,个体强并不是最重要的,你更加要注重到集体的力量。
这一点,是我原来没有认知到的盲区。
再推广一下,其实自己是有英雄主义的影子存在的,总是有挑战就接下来,从不畏惧。
但是,你总不是神。
在家庭,你再强大,需要不同的分工去将一个家庭协调好。
在公司,你再强大,你除了自己要强,还要承担团队更强的部分,
而团队作战的部分,才是管理者更重要的技能,而不是只是一个专家所独有的。
如是你想成为专家,这部分你可以坚持自己而不必听老板的建议。
问题就是:你在团队里面的定位是什么?
由于目前这几年我的发展重心都不在本职工作,所以,对于工作的定位,
我就是完成自己的任务即可,而不是带动团队前行。
但是,我这种过去专注的行为,某程度来说,是不利的,我需要就一部分时间放在这种交互上面。
或许效率可以慢一些,但是不要忽略了带领团队提升的能力提升。
教训2:在工作中,还是要适当的划定出一个特定的自我。不要把所有的同事都当成是你的兄弟。
你不去评价别人,不代表别人不会去评价你。
所以,发而不要将太多的自己生活的片段与同事在公司群里面分享。
你以为你对别人没有怨恨,但是不带代别人不会对你有怨恨并在老板面前大做文章。
某程度上而言,有的人自己不愿意提升,也不愿意你超车。
这次而言,实在是让我见识到这样的事情,虽然我不知道是谁,也不在意是谁。
但是,只要问题出现,肯定就说明了自己有这样的假设不对。
对于你没说出来的任何事,别人就会对你进行猜测,不管对不对。
好也猜,坏也猜,无论对错。而且不负责任。
你总是假设评价是有失公正的,自己不会去评价别人,别人就不会去评价你。
但事实却出乎你的意料,有这样的现实存在,你就要去规避。
教训3:要学会叫累。在是因为毕业时问,曾经有过连续29.5天连续出差熬夜的工作。
这样的高压工作我坚持了两年。所以,无论现在或者未来,我都不习惯在字典里面出现累这个词。
特别对于工作,我从来没有说过累。
但是,某些同事,明明做事慢,还要天天说累。奇怪的就是,老板竟然相信了,还反过来问我,
你是不是在偷懒,否则你为何不累?
最后,当我把我每天12点睡,6点起床,周六日一样回办公室加班的事情告诉老板。
他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因。
某程度上,你不说,别人就会按照默认的假设去分析你,并且对你进行评价。
综上分析:
我在认知上有以下偏差:
我认为每个人的编译器与世界观是不一样的,而每一个人都像我一样容忍并接受人的多样性。
当你认知到这此特性之时:
你不要选择用认知去规避这样人性,“大智”是我的追求,
但是“若愚”部分,我真是做得非常非常差,因为你要去与别人做交互,
你首先就需要融入大家,而不是远离大家。
平心而论,这样去选择做一个平衡,又可能与你身处的环境是关系的。
有些团队,要求的平均水平,认知深度不需要大突出,但是群体协作十分重要。
有些团队,要求你个人有很强的单兵作战与决策的能力,强人与强人之间的PK,才能更加激发起对方的能力。
而我自己而言,身处的环境,似乎不是最适合自己风格。
但至少,在我有能力离开这个环境之前,我无法左右自己环境,只能适应。
这就是自己的反思,真的很感谢老板的提点,
让自己又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思维盲区。
我总是认为,这些啪啪啪打脸的地方,就一定有自己的问题,
也有一些,可能是别人的自己的错误解读。
最重要的,不是分辨别人说的对与错,而是这些评价本身激发起你自己什么样的反思。
让你自己对未来,对自己的认知有什么样的补充。
我对这些评价,只会批判的接受。
全盘接受,就是为别人所控制。不接受,就是你对自己的盲区视而不见。
骂你的,那些反对的声音,某程度上才最有营养,也有很多毒素。
学会广开言路,排毒润肤,才能更好地认知自己,认清环境,认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