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现在的年龄,谈恋爱正好,谈婚姻太早。可是就是想谈谈。(可能是冬天太冷了?)
何以琛说:“如果世界上有那个人出现过,那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所以,他等了赵默笙七年。
李荣浩在《不将就》里唱到,“谁能逼我将就,他们不过将就”。
昨天,参加完婚礼之后,我一直在想什么是“将就”呢。
(一)
我的朋友和我说,在家里她妈妈时不时念叨的一句话就是,“你这样怎么嫁的出去。”
进她的房间,看到她的床,她会说“你这床怎么乱,怎么嫁得出去。”
某天,她偷懒不想烧饭,她妈妈会说“你这么懒,怎么嫁得出去。”
看到地板上有一根她的头发,她妈妈会说“你这么不爱干净,怎么嫁得出去。”
......
她说,她过了二十岁之后,这话越来越多的充斥在她的耳边。
她妈妈真得怕她嫁不出去吗?也不见得。
她可能只是想让她女儿更好一点,更无可挑剔一点。想让她某一天真的嫁人的时候,起码不会因为这种事情而发生家庭矛盾。
妈妈的想法总是现实可笑。她说她压根没想过要结婚,好么。
我的很多朋友,都产生过可能这辈子都不会结婚的想法。
我将原因归咎于我们还相信爱情,哪怕这虚无缥缈,无法言说。
但因为相信,很多事情在我们的眼里就会成为将就。
我们更相信自然而然的缘分,街角的咖啡店、下雨的屋檐、热闹的演唱会、寂静的夜跑路上,设想过很多个与爱情相遇的方式,但绝对不是在父母的监视下,面对面的如谈判般僵坐,应聘般的自我介绍。
但,年纪就像是一把垂在你头上的闸刀。过了二十,每一次过年,就慢慢放下一点,直到你被救出,或者就此身首异处。
你的父母、你的朋友、你的亲戚,就是控制着这把闸刀的人,让你不想法设法救出自己。
真的很想说,你的将就还是不将就,在大多数人那就是一场饭后的谈资,一个八卦。
但是,这是八卦吗?这是终身大事。
(二)
昨天婚礼,我到得很早。到了没多久,就开始了彩排。
那时,我就在想,我们的生命里有无数次的彩排。拿一次奖要彩排、一次演出要彩排、一场婚礼要彩排、高考也要彩排。但,我们永远无法确定,真正上演的那一天、那一次,是否就是心中最完美。最满意的。
结婚的是远方的哥哥,今年三十好几。有一个长达数年的前女友,但最终败给现实。
之前我每次在朋友圈抱怨单身的时候,他都会让我珍惜单身。以至于我一直认为他的这场婚姻是无可奈何的结果。他还在怀念过去的那个人。
婚礼上,他说,“很感谢我的妻子,每次在我做饭的时候,都在餐桌上等我。很感谢我的妻子,每次都帮我盖上踢掉的被子,以至于自己都有了黑眼圈”。
我突然觉得,幸福。
他们相识于平淡,但也忠于平淡。
是不是将就只有他自己才会最清楚。
(三)
今天回到回校,突然想起,自己《最好的我们》的最后两集一直没看,原因是什么已经记不清。
剧里最后,耿耿成为了一个摄影家,自己回到家乡开了一家摄影工作室。有名气、有作品、有钱。余淮最终还是没有去北京,在家乡读完大学,一直照顾重病的母亲,家庭拮据。最让人心疼莫过于是路星河了。似乎每一部剧里,总要有个完美男配。他一路陪你、爱你、宠你,但还是无法让你心甘情愿地为他带上戒指。
耿耿问余淮“你喜欢我吗?”余淮当年的数独答案却是“你是白痴啊!”
现在的余淮说,你不要再等我了,我配不上你。
“曾经你喜欢那么平凡的一个我,现在轮到我了。”
是,就像开篇说的: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可是就很久很久以后的我,才是最好的我。
但无论如何,只有在一起,才是最好的我们。最后的晚秋高地,一如既往在那里。
将就与不将就,难于定义。不遇到,不奢望。希望婚姻简单点。
Don't try to please two people at o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