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对做一个指南针进行了第二课时的拓展:用更多其他的材料做一个指南针。不仅限于水浮法,也可以是悬挂法和支撑法。
1.自己思考设计一个指南针材料,只要是能找到的都行。(以记录单为载体)并且要求说明每一个步骤步骤要清楚到,如果有其他同学想学习你的方法,能够完美的复刻出一个来。
2.小组讨论。在分享的过程中,发现只有极个别同学自己发言,而没有调动全班兴趣(这个时候我就想到我们在规培的时候,遇到没有老师分享的时候,刘老师会让我们进行小组讨论。)果不其然,这个方法非常奏效,会给一些没有新方法同学灵感,同时也会因为会指出对方的一些不足引起激烈的讨论与思想碰撞。
3.落实:因为考虑到磁针这个材料在家里做,很多没有家长的监护比较危险。所以就告诉他们把方案确定后可以带一些材料,除了磁针外(老师提供)在自由体锻的时间到科学教室来现场制作。
一、作业设计“3+1”基准+增色
1.系统性原则(内容重组整合)
2.难度适切性(作业分层:自选超市、提供持续而具体的指导、搭建任务脚手架、设计巧妙有效的记录单、增加综合性)
3.形式多样性原则(桌游、调查、手账、栏目)
4.趣味性原则(任务开放、标题激趣、情景创设、评价多元)
二、优秀案例分析
1.石笋街小学:与家长交流的模板(有目的内容、分点描述需要提供、鼓励式语句调动参与)。
2.锦西小学:作业设计的内容可以来源于真实学情,我关注到他们的作业单当中进行纸笔测评的题目,选用的某一个组图片和题目编写就是孩子们在建塔中发现的问题或是需要引导思考的。
收获:真实世界的问题并非分学科产生的展现的,所以要学科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