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电阻型应变片的测量原理是材料形变会对其电阻产生影响,不妨先从数学计算和仿真模拟的角度分别研究一个简单问题,同时也可以为我们后面建立更复杂的仿真模型做一个铺垫(通过有理论解的问题验证仿真的可行性、合理性和精度)。
最简单也最基础的问题莫过于当一根金属丝被拉长时,它的电阻是怎样变化的。假设金属丝的长度方向是方向,电阻率是,泊松比是,初始长度和半径分别为和,那么其两端间的初始电阻为
当金属丝沿方向(长度方向)的正应变为时,其径向的正应变为,形变后金属丝的长度和半径可以写作
and
此时金属丝的电阻值变成
泰勒展开一下
因为与1相比,通常是一个非常小的值(1%以下),因此我们可以写出这根金属丝电阻变化量的一阶近似表达式
而电阻的变化率,是一个只与应变和材料泊松比相关的值。
当然,此处的推导中隐藏了两个假设,需要强调:
1)金属丝是线弹性材料,且变形发生在弹性范围内,实际上这个条件限制了应变片的量程上限。
2)形变没有改变金属丝的电导率。事实上电导率是有变化的,弹性变形意味着原子偏离了平衡位置,电子云的变形自然会对自由电子的移动产生影响,不过通常这个变化量非常小。
下面可以通过仿真来验证一下电阻变化率与应变和泊松比的关系式:
假设我们拉伸一根原长20mm,直径1mm的金属丝,轴向最大应变为0.005,同时在0至0.4之间改变金属丝的泊松比。假设通过金属丝的电流为1A,我们可以通过监控两端的电势差来计算电阻的变化。此处的图片展示了我们如何在模型中加载位移,以及如何监控电势差。最终的结果则总结在表格中,可以看到电阻变化率确实随应变线性变化,且斜率等于。
基于这个符合理论预期的结果,我们便有能力去仿真结构更加复杂的箔式应变片了。
(待续)